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1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细研)1分,麝香(细研)1分,黄连(去须)1分,胡黄连1分,芦荟(细研)1分,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蟾头1枚(炙令焦黄)。 出处: 《圣惠》卷八十六。 主治: 小儿五疳羸瘦,毛发干黄,吃食不恒。 用法用量: 每岁1丸,以新汲水送下,1日3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细研)1分,麝香(细研)1分,黄连(去须)1分,胡黄连1分,芦荟(细研)1分,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蟾头1枚(炙令焦黄)。 出处: 《圣惠》卷八十六。 主治: 小儿五疳羸瘦,毛发干黄,吃食不恒。 用法用量: 每岁1丸,以新汲水送下,1日3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2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两,郁金1两,巴豆半两(去皮心膜,研如膏),生面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主治: 风热气壅,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3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同研细,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两,郁金1两,巴豆半两(去皮心膜,研如膏),生面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主治: 风热气壅,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3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同研细,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3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两,丹砂(研)1两,礜石(煅)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膜,麸炒,研出油尽)1两,藜芦(去芦头,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蜈蚣(去足,炒)1条。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 主治: 五尸瘕积,及中恶心痛,蛊注鬼气。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米饮送下,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两,丹砂(研)1两,礜石(煅)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膜,麸炒,研出油尽)1两,藜芦(去芦头,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蜈蚣(去足,炒)1条。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 主治: 五尸瘕积,及中恶心痛,蛊注鬼气。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米饮送下,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4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分,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桂(去粗皮)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槟榔1枚,鹿茸(酒炙去毛)1分,干姜(炮)1分,防风(去叉)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天南星(炮)1分,黄耆(锉)1分,半夏(洗去滑)1分,白附子(炮)1分,白僵蚕(炒)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二○。 主治: 风齿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酒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分,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桂(去粗皮)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槟榔1枚,鹿茸(酒炙去毛)1分,干姜(炮)1分,防风(去叉)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天南星(炮)1分,黄耆(锉)1分,半夏(洗去滑)1分,白附子(炮)1分,白僵蚕(炒)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二○。 主治: 风齿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酒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5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牛黄1钱(细研),朱砂1钱(细研),腻粉2钱,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半夏2钱(汤洗7遍去滑),天浆子10枚(内有物者),水银1钱(用枣肉研令星尽)。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五。 主治: 小儿急惊风,牙关紧急,筋脉抽掣,腰背强硬,口内多涎。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以温酒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水银膏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牛黄1钱(细研),朱砂1钱(细研),腻粉2钱,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半夏2钱(汤洗7遍去滑),天浆子10枚(内有物者),水银1钱(用枣肉研令星尽)。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五。 主治: 小儿急惊风,牙关紧急,筋脉抽掣,腰背强硬,口内多涎。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以温酒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水银膏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6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3分(细研),人参1两(去芦头),安息香1两,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川大黄3分(锉,微炒),铁粉半两(细研),沉香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薯蓣3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白茯苓半两,朱砂3分(细研)。 出处: 《圣惠》卷二十。 主治: 五脏风虚,六腑邪热,风热相搏,令人寐即惊恐忧恚,寤即恍惚怔忪,忽恐忽喜,恒怖如狂。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人参茯苓汤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3分(细研),人参1两(去芦头),安息香1两,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川大黄3分(锉,微炒),铁粉半两(细研),沉香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薯蓣3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白茯苓半两,朱砂3分(细研)。 出处: 《圣惠》卷二十。 主治: 五脏风虚,六腑邪热,风热相搏,令人寐即惊恐忧恚,寤即恍惚怔忪,忽恐忽喜,恒怖如狂。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人参茯苓汤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7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半两(细研),麦门冬1两(去心焙),天门冬1两(去心焙),皂荚半两(去黑皮涂酥,炙微黄焦,去子),莽草半两(微炙),鬼臼半两(去须),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出处: 《圣惠》卷五十六。 主治: 转疰绝门,族族尽,转逐中外,复易亲友。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半两(细研),麦门冬1两(去心焙),天门冬1两(去心焙),皂荚半两(去黑皮涂酥,炙微黄焦,去子),莽草半两(微炙),鬼臼半两(去须),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出处: 《圣惠》卷五十六。 主治: 转疰绝门,族族尽,转逐中外,复易亲友。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8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独颗蒜10枚,雄黄1钱,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 出处: 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四。 主治: 鬼气。情志好悲,或心乱如醉,如狂言惊怖,面壁悲啼,梦寐喜魇,乍寒乍热,心腹满,短气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心以粥饮送下。静坐少时,鬼毛自爪甲中出矣。 制备方法: 上研为丸,如麻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独颗蒜10枚,雄黄1钱,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 出处: 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四。 主治: 鬼气。情志好悲,或心乱如醉,如狂言惊怖,面壁悲啼,梦寐喜魇,乍寒乍热,心腹满,短气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心以粥饮送下。静坐少时,鬼毛自爪甲中出矣。 制备方法: 上研为丸,如麻子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49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砒霜半分,雄黄半钱,雄黑豆47个(拣小者,去皮研之)。 出处: 《鸡峰》卷二十二。 主治: 瘰疬疮。 用法用量: 看口大小,用药入在疮口内;或未破以针剔见血,贴药丸在上,以膏覆之。 制备方法: 上药同研匀,滴水为丸,如黄米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砒霜半分,雄黄半钱,雄黑豆47个(拣小者,去皮研之)。 出处: 《鸡峰》卷二十二。 主治: 瘰疬疮。 用法用量: 看口大小,用药入在疮口内;或未破以针剔见血,贴药丸在上,以膏覆之。 制备方法: 上药同研匀,滴水为丸,如黄米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0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南星1钱,雄黄1钱,半夏1钱,巴豆一半(去油)。 出处: 《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 主治: 小儿咳嗽,气粗有痰。 用法用量: 3岁10丸,生油浸过,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丸如芥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南星1钱,雄黄1钱,半夏1钱,巴豆一半(去油)。 出处: 《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 主治: 小儿咳嗽,气粗有痰。 用法用量: 3岁10丸,生油浸过,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丸如芥子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1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半两,丹砂(研)半两,牛黄(研)半两,天南星(牛胆内制者)半两,白僵蚕(生用)半两,天麻(生用)半两,麝香1分,金薄15片,银薄15片(与麝香同研)。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 主治: 心脾中风。舌强不语,涎潮昏塞,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温薄荷汁化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半两,丹砂(研)半两,牛黄(研)半两,天南星(牛胆内制者)半两,白僵蚕(生用)半两,天麻(生用)半两,麝香1分,金薄15片,银薄15片(与麝香同研)。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 主治: 心脾中风。舌强不语,涎潮昏塞,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温薄荷汁化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2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细研)半两,鬼臼(去毛)半两,莽草半两,丹砂(细研)半两,巴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半两,獭肝(炙令黄)半两,蜈蚣1枚(炙微黄),蜥蜴1枚(炙黄)。 出处: 《圣惠》卷七十七。 主治: 妊娠是鬼胎,致腹中黑血数下,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日再服。后当下利;如不利,加至3丸。初下清水,后下虫如马尾状无数,病极者下蛇虫,或如假卵鸡子,或如白膏,或如豆汁,其病悉愈。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细研)半两,鬼臼(去毛)半两,莽草半两,丹砂(细研)半两,巴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半两,獭肝(炙令黄)半两,蜈蚣1枚(炙微黄),蜥蜴1枚(炙黄)。 出处: 《圣惠》卷七十七。 主治: 妊娠是鬼胎,致腹中黑血数下,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日再服。后当下利;如不利,加至3丸。初下清水,后下虫如马尾状无数,病极者下蛇虫,或如假卵鸡子,或如白膏,或如豆汁,其病悉愈。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3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钱,郁金1钱,巴豆14枚(去壳),麝香少许,皂角1钱,全蝎1钱。 出处: 《医学正传》卷六。 主治: 疔肿。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茶清送下,亦看大小虚实斟酌加减丸数。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钱,郁金1钱,巴豆14枚(去壳),麝香少许,皂角1钱,全蝎1钱。 出处: 《医学正传》卷六。 主治: 疔肿。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茶清送下,亦看大小虚实斟酌加减丸数。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4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5钱,半夏1两,神曲1两,白曲1两,巴霜49粒(另研)。 出处: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主治: 癖积痰嗽呕吐。 用法用量: 每服7丸,加至10丸,呕吐,姜汤送下;痰嗽,齑菜汁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用米糠拌炒赤色。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5钱,半夏1两,神曲1两,白曲1两,巴霜49粒(另研)。 出处: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主治: 癖积痰嗽呕吐。 用法用量: 每服7丸,加至10丸,呕吐,姜汤送下;痰嗽,齑菜汁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用米糠拌炒赤色。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5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半两,兔粪3两,天灵盖1两(酥炙黄),鳖甲半两,木香半两,轻粉1钱。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三七引《仁存方》。 主治: 传尸痨。 用法用量: 五更初服,以童子小便同酒1盏,化1丸服之。如人行20里久,吐出虫如灯心,或如烂瓜李,或如虾蟆,未效再服,以应为度。虫红火烧之,又用油煎。 制备方法: 上为末,法酒1升,大黄半两,熬膏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半两,兔粪3两,天灵盖1两(酥炙黄),鳖甲半两,木香半两,轻粉1钱。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三七引《仁存方》。 主治: 传尸痨。 用法用量: 五更初服,以童子小便同酒1盏,化1丸服之。如人行20里久,吐出虫如灯心,或如烂瓜李,或如虾蟆,未效再服,以应为度。虫红火烧之,又用油煎。 制备方法: 上为末,法酒1升,大黄半两,熬膏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6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半两,凝水石(烧,研)半两,白矾(枯,研)半两,水蓼(锉)半两,丹砂(研)半两,砒霜(研)半钱,铅丹(研)1分,鸡子皮(烧灰)1分,大黄(炒,锉)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主治: 小儿疳痢,经年不止,进退不定,状如白胶。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石榴皮汤送下,生姜汤亦得,早、晚食前各1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匀,以蟾酥和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半两,凝水石(烧,研)半两,白矾(枯,研)半两,水蓼(锉)半两,丹砂(研)半两,砒霜(研)半钱,铅丹(研)1分,鸡子皮(烧灰)1分,大黄(炒,锉)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主治: 小儿疳痢,经年不止,进退不定,状如白胶。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石榴皮汤送下,生姜汤亦得,早、晚食前各1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匀,以蟾酥和丸,如绿豆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7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分,铅霜半分,蟾酥半钱,乳香1分,朱砂1分,熊胆半分,牛黄1分,蝎梢半分(微炒),麝香半分,白矾灰半分。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五。 主治: 小儿急惊风,四肢抽掣,牙关紧急,头热足寒。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温水化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分,铅霜半分,蟾酥半钱,乳香1分,朱砂1分,熊胆半分,牛黄1分,蝎梢半分(微炒),麝香半分,白矾灰半分。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五。 主治: 小儿急惊风,四肢抽掣,牙关紧急,头热足寒。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温水化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8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分,朱砂1分,黄丹半两,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麝香1钱。 出处: 《圣惠》卷七。 主治: 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气欲绝。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热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粉,用软饭和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分,朱砂1分,黄丹半两,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麝香1钱。 出处: 《圣惠》卷七。 主治: 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气欲绝。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热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粉,用软饭和丸,如绿豆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59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两。 出处: 《鸡峰》卷十一。 主治: 肺痨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杏仁汤送下。 制备方法: 入瓦盒内不固济,坐盒子于地上,用土培之,周匝令实,可厚2寸,以炭1斤,簇定顶,火煅之,三分去一,退火待冷,出之细研如粉,用蟾酥和丸,如粟米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两。 出处: 《鸡峰》卷十一。 主治: 肺痨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杏仁汤送下。 制备方法: 入瓦盒内不固济,坐盒子于地上,用土培之,周匝令实,可厚2寸,以炭1斤,簇定顶,火煅之,三分去一,退火待冷,出之细研如粉,用蟾酥和丸,如粟米大。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1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2/01/25 #60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5两(细研),朱砂5两(细研),雌黄5两(细研),苍术1两,虎头骨1两,鬼督邮1两,鬼箭羽1两,鬼臼1两,羚羊角屑1两,马蹄1两,川乌头1两,天雄1两半,芜荑1两,菖蒲1两,皂荚1两,芎?1两,麝香1两(细研)。 出处: 《圣惠》卷十六。 功效:消除恶气。 主治: 时气瘴疫。 用法用量: 晨昏烧1丸,辟气毒,以绛袋子盛1丸带之,及悬于门户上。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以蜜蜡1斤,青羊脂3两,和丸如弹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5两(细研),朱砂5两(细研),雌黄5两(细研),苍术1两,虎头骨1两,鬼督邮1两,鬼箭羽1两,鬼臼1两,羚羊角屑1两,马蹄1两,川乌头1两,天雄1两半,芜荑1两,菖蒲1两,皂荚1两,芎?1两,麝香1两(细研)。 出处: 《圣惠》卷十六。 功效:消除恶气。 主治: 时气瘴疫。 用法用量: 晨昏烧1丸,辟气毒,以绛袋子盛1丸带之,及悬于门户上。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以蜜蜡1斤,青羊脂3两,和丸如弹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