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复方合方思想

薛东庆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9/12
帖子
1770
获得点赞
77
声望
38
复方合方思想,在古今许多医家都有体现,如《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但系统地、规范地、大量地使用,则是本书的特色。

事实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复方合方思想已经成熟,本书之所作,只是穿针引线而已。笔者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进修时,看见陈绍宏教授就是将仲景“葛根汤”与“麻黄汤”合为一方,名葛根汤加杏仁(成药名“散寒解热口服液”),对于复杂的病机,陈教授多以复方合方治之,疗效显著,在此笔者受到极大启发。

很多医者临床多以某某方剂为主,进行随证的加减变化,但深入考察,则发现对此疾病本质(病因病机)的认识尚未能完全把握,以致疗效并不高。临床上经得起重复的方剂并不很多,经过随证加减,原方多已面目全非。这一点若不加以深刻反思,往往会让使用某些名老中医经验处方的医生感到纳闷:名老中医用之有效,而我们用之却疗效不佳,甚至无效呢?一个优秀的经得起重复的处方方剂是来之不易的,不宜以“灵活加减”为由而灵活加减。最好使用复方合方。

随着社会自然环境及人们思想意识等的复杂变化,疾病的种类和性质等也在随之变化,使用复方合方也属形势所迫,而且复方合方将扩大其单个方剂的作用范围与功效,形成新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大热之名方,若合以阳和汤,则疗效更好更快,并且此二方合用,大大地拓宽了单独使用此二方各自所治疾病的范围,形成新的适用范围。说明古今单个方剂的巧妙合用,形成复方合方,有着相当大的前景。

复方合方,并不是某几个方剂的简单相加,而是对疾病规律与本质深刻认识上的病因病机的紧密相扣。笔者主张照抄照搬原方,不宜加以粗暴的更改。古今许多大医家都有过人的智慧,不是一般人之所能及,如李时珍能反观经络的存在。如补中益气汤,去掉升麻或柴胡,则很难称之为补中益气汤了。所以,对于久经考验的名方,不宜随意地加减更改。再有,美其名曰加减化裁,实则也不便于临床经验的总结提高,到时,你自己也不清楚这类病人是用什么方法治好的。笔者在一九九八年前,也曾向名书名著名中医学习“加减化裁方”,随意自制方,结果被陈教授呵斥,现在看来,师恩难忘,若不遭遇呵斥,难有今日之作为。

笔者临床使用得最多的、频率最高的,有如下复方合方:

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

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

葛根汤加杏仁;

葛根汤加杏仁合吴茱萸汤;

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

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半夏泻心汤;

补中益气汤合阳合汤少腹逐瘀汤;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阳和汤少腹逐瘀汤;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少腹逐瘀汤;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桂枝汤甘麦大枣汤;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膈下逐瘀汤;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济川煎;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丁萸理中汤;

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

补中益气汤合桂枝甘麦大枣汤;

补中益气汤合济川煎;

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

阳和汤合身痛逐瘀汤;

桂附理中汤合丁萸理中汤;

香砂六君子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

或者有读者会说,这些组合药物太多太杂,像开大包药,下大包围。但你若结合病情与疗效来看,不难发现它恰好都是“谨守病机”的。笔者在使用这些复方合方时,除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外,还包含有西医思想在内,已含盖着广泛的疾病种类和不同性质的疾病了,治疗范围早已远远超出了这些单个方剂各自所主的范围了,这是对中医疾病认识与治疗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作出的大胆探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