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9/01
- 帖子
- 8846
- 获得点赞
- 47
- 声望
- 0
[导语]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丹毒“范畴。病因病机是感染毒邪,或内有蕴热,内外合邪而发。临床上常见三种证型:1外感蕴毒:皮损发于头面部,局部红肿痛热,头痛头胀,伴发热恶风,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2肝郁化火:胁肋红肿,热痛,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3湿热内盛:下肢红肿、热痛,按之痛重,肢体困重,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选穴】
身柱、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外感蕴毒加风池、外关、曲池、风门、血海;肝郁化火加大椎、风池、阳陵泉、阿是穴;湿热内盛加三阴交、曲池、阴陵泉、血海、委中。
并在患病部位直接外涂孟氏拔罐擦剂,每日3次。
【注意事项】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出现败血症症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丹毒“范畴。病因病机是感染毒邪,或内有蕴热,内外合邪而发。临床上常见三种证型:1外感蕴毒:皮损发于头面部,局部红肿痛热,头痛头胀,伴发热恶风,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2肝郁化火:胁肋红肿,热痛,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3湿热内盛:下肢红肿、热痛,按之痛重,肢体困重,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选穴】
身柱、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外感蕴毒加风池、外关、曲池、风门、血海;肝郁化火加大椎、风池、阳陵泉、阿是穴;湿热内盛加三阴交、曲池、阴陵泉、血海、委中。
并在患病部位直接外涂孟氏拔罐擦剂,每日3次。
【注意事项】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出现败血症症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