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9/01
- 帖子
- 8846
- 获得点赞
- 47
- 声望
- 0
[导语]胆囊炎、胆石症在中医学中属于“肋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以至肝胆郁结,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熏蒸肝胆而形成。拔罐疗法对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有很好的疗效。
胆囊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胆囊炎临床表现是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肩背部放射,伴有发热、黄疸、恶心、呕吐,右上腹腹肌紧张、压痛明显。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转变而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嗳气和厌食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右上腹部有轻度压痛。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内有结石而言,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绞痛为主,伴有寒战、高热、黄疸、恶心呕吐、厌油腻、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胆囊炎、胆石症在中医学中属于“肋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以至肝胆郁结,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熏蒸肝胆而形成。临床上常分为三型:1气郁型:右上腹隐痛,时作时止,口苦咽干,不思进食,可伴有轻度黄疸,舌苔薄白,脉弦;2湿热型:起病急,右上腹持续绞痛,阵发性加剧,腹痛拒按,伴寒战、高热、黄疸、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3脓毒型:持续性上腹剧痛,右上腹或全腹肌紧张拒按,高热寒战,黄疸,出血,神志淡漠,,甚则昏迷,舌红绛,脉弦数。
【治疗选穴】
气郁型选穴胆俞、天宗、胆囊穴、阳陵泉、期门、日月、章门、太乙;湿热型选穴肝俞、胆俞、阴陵泉、大椎、曲池、合谷;脓毒型选穴肝俞、胆俞。
【注意事项】
病情严重者应住院治疗。
胆囊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胆囊炎临床表现是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肩背部放射,伴有发热、黄疸、恶心、呕吐,右上腹腹肌紧张、压痛明显。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转变而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嗳气和厌食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右上腹部有轻度压痛。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内有结石而言,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绞痛为主,伴有寒战、高热、黄疸、恶心呕吐、厌油腻、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胆囊炎、胆石症在中医学中属于“肋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以至肝胆郁结,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熏蒸肝胆而形成。临床上常分为三型:1气郁型:右上腹隐痛,时作时止,口苦咽干,不思进食,可伴有轻度黄疸,舌苔薄白,脉弦;2湿热型:起病急,右上腹持续绞痛,阵发性加剧,腹痛拒按,伴寒战、高热、黄疸、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3脓毒型:持续性上腹剧痛,右上腹或全腹肌紧张拒按,高热寒战,黄疸,出血,神志淡漠,,甚则昏迷,舌红绛,脉弦数。
【治疗选穴】
气郁型选穴胆俞、天宗、胆囊穴、阳陵泉、期门、日月、章门、太乙;湿热型选穴肝俞、胆俞、阴陵泉、大椎、曲池、合谷;脓毒型选穴肝俞、胆俞。
【注意事项】
病情严重者应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