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

董兴辉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08/10/28
帖子
20890
获得点赞
220
声望
68
读各家医案,治疗肩周炎多以寒凝血瘀论治.效果极为缓慢.
我也曾试过多种方法,皆不尽人意.偶翻<<医学心悟>><肩背臂膊痛>一章,云:肩臂痛,古方以茯苓丸,谓痰饮为患也,而亦有不尽然者.于是,重新翻开<<方剂学>>,找到茯苓丸一节.才恍然大悟,"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玄滑."乃是 "痰停中脘证".
于是,拿来试用,为加强疗效,本人加用理中汤以温化痰湿;加姜黄引诸药达肩部.效如桴鼓.共治疗五例,皆不过五剂.
例:徐莫,女,70岁,左肩周炎,肩部明显萎缩 。平举不超过30度,疼痛致夜不能寐,舌淡苔白浊,脉滑。病程半年有余,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
处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水煎服,五剂, 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出现过腹泻)
我的病例暂时很少,发表在此,希望各位朋友和前辈,共同探讨和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经典的方剂有许多神奇之处,初学的朋友不要总想着淘一个秘方,其实许多秘方就是最原始的经典方剂.看看<<串雅>>就会明白.
载于他人,分享大家,如果有缘,不妨试试。
 
有经验,拿来大家共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很好。
 
有经验,拿来大家共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很好。
 
有经验拿来与大家共同学习,利己利人,很好。谢谢了。愿你的医技水平节节高升,生活万事如意。
 
用了除痰、清火药物,提前交待患者,可能会出现拉肚症状,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药如果用对,出现拉肚的伴症,是好事(排毒、排痰反应)的,不用慌。如何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很简单,如果拉肚同时,人变得少气无力;那是病态,如果拉肚之后,人变得精神、轻松,好事情了。中医素有汗吐下的方法,只是要提前交待就是了。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学习学习谢谢楼主
 
好东西、、、、、、、、哈哈、、、、、、我身边这样的病人很多、、试试了、、
 
谢谢楼主,有了机会试试。
 
谢谢分享!
学习了!
 
讀各家醫案,治療肩周炎多以寒凝血瘀論治,效果極為緩慢。

我也曾試過多種方法,皆不盡人意。偶翻《醫學心悟·肩背臂膊痛》一章,雲:肩臂痛,古方以茯苓丸,謂痰飲為患也,而亦有不儘然者。
於是,重新翻開《方劑學》,找到茯苓丸一節,才恍然大悟。“兩臂疼痛,手不得上舉,或左右時複轉移,或兩手疲軟,或四肢浮腫,舌苔白膩,脈沉細或玄滑”乃是“痰停中脘證”。

於是,拿來試用。為加強療效,本人加用理中湯以溫化痰濕,加薑黃引諸藥達肩部,效如桴鼓。
共治療五例,皆不過五劑。

例:徐莫,女,70。左肩周炎。
肩部明顯萎縮,平舉不超過30度,疼痛致夜不能寐。舌淡苔白濁,脈滑。病程半年有餘,中西藥、膏藥都試過,沒有明顯效果。

處方:
茯苓12克,炒枳殼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黨參15克,白術25克,幹薑10克,炙甘草6克,薑黃10克。
五劑。
只服用四劑,肩關節就恢復了正常。(出現過腹瀉)。

我的病例暫時很少,發表在此,希望各位朋友和前輩,共同探討和探索,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教訓。

經典的方劑有許多神奇之處,初學的朋友不要總想著淘一個秘方,其實許多秘方就是最原始的經典方劑。看看《串雅》就會明白。

《指迷》茯苓丸歌訣:

一:指迷茯苓丸最精,風化芒硝枳半並,臂痛難移脾氣阻,停痰伏飲有嘉名。

二:指迷茯苓丸半夏,枳殼風硝姜湯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氣行痰消痛自罷。





茯苓丸治上臂抬舉無力驗案分享!!

2007年10月期間在廣州大學城給本科同學上課,課間休息,一女同學上臺求醫:主訴:右手陣發性麻痹無力,不能抬過肩膀,腰背肌肉酸痛,其餘無特殊不適,舌淡紅稍胖,苔白潤,脈弦。自訴每有中醫老師上課,即上臺求醫,服藥甚多,症不見減!!餘尋思良久,本病似無症可辨,但怪病多痰,女同學舌淡胖、苔白潤為中焦脾虛痰濕內蘊之象。痰濁留滯經絡,故致肌肉、肢體酸痛麻痹無力。於是處方指迷茯苓丸加減如下;

枳殼15、 芒硝5沖、茯苓15、 生薑15、半夏20 羌活10 蘇葉10 炒白術30

甘草6 桔梗10 丹參10

囑服3劑。服藥後彙報反應如何。

結果:春節後接女同學短信告知:服藥後症狀明顯緩解,3劑後諸症悉除。至今數月余未見復發。





附: 指迷茯苓丸
處方來源: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類方,第二冊茯苓丸。
藥物組成: 枳殼、芒硝、 茯苓、 生薑、 半夏
指迷茯苓丸的功能主治 :
燥濕和中,化痰通絡。用於痰飲留伏,筋絡攣急,臂痛難舉。



指迷茯苓丸
茯苓(五錢)、風化硝(三錢)、半夏(三錢)、枳殼(一錢)



比較差異之處



處方1:
茯苓12克,炒枳殼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黨參15克,白術25克,

幹薑10克,炙甘草6克,薑黃10克。
處方2:

枳殼15、芒硝5、 茯苓15、 生薑15、 半夏20 羌活10 蘇葉10 白術30

甘草6 桔梗10 丹參10
 
此是化痰一法,治疗肩周炎的还有补气、补血、活血、祛湿、温经等方法。不可拘于一病一方。
 
抄下来试试。谢谢共享。
 
方剂极妙。妙在抓住痰湿凝聚和是否夹风的病机基础上,分别予以温散和益气祛风除湿的干姜,姜黄,炒白术苏叶等药,更妙之处在于芒硝的运用。
 
病机是什么,脾胃主四肢,受湿困化生气血不足不能通达四肢。对吗?
 
有无人试过行不行呀?
 
很好。谢谢了。愿你的医技水平节节高升,生活万事如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