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9/01
- 帖子
- 8846
- 获得点赞
- 47
- 声望
- 0
哮喘以呼吸急促、喘鸣有声、甚至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常为某些疾病的主要症状。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将喘、哮分而为二者,认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但临床上哮与喘有时又常并见,病因病机也大致相同,故亦有主张不予分别者。本病有因外邪侵袭,致肺失宣降者;亦有因痰浊内盛,或脾肾虚弱而致者。
宽胸理气是推拿治疗本病的总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可配合锻炼少林内功以扶正祛邪,在临床治疗时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
基本治法
1.头面及项部 :1推桥弓穴(位于人体脖子两侧大筋上):先推一侧桥弓穴,自上而下20~ 30次,再推另一侧桥弓穴。2分推法:自额至下颌用分推法向左右两侧操作,往返2~3遍。3扫散法:先在一侧头部胆经循行区域,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10余次,然后再在另一侧治疗。4拿法:从头顶部至枕部用五指拿法,自枕部到项部转为三指拿法,重复3~4遍。
2. 躯干部 :1横擦前胸部:沿锁骨下缘开始到十二肋,往返2~3遍。2横擦肩、背、腰部:从肩背部开始到腰骶部,往返2~3遍。3交换方向后再横擦前胸,然后再横擦肩、背、腰部。4直擦:从大椎到腰骶部督脉部位。
3. 上肢 :1直擦上肢内外两侧均用擦法。2拿上肢:自肩部拿至腕部。3理手指,最后搓、抖上肢。先操作一侧上肢,完成后,再操作另一侧。
4. 重复头面部操作,结束治疗。
总共时间约15分钟,在用擦法治疗时,均以透热为度。
辨证加减
1.风寒袭肺:1直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2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背部两侧肺俞、膈俞治疗,每穴约2分钟。
2. 风热犯肺:1直擦背部膀胱经,以温热为度。2用三指拿法及按、揉颈椎两侧,往返5~6遍。时间约3分钟。
3. 痰浊阻肺:1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2按、拿两侧尺泽,内关,足三里、丰隆,以酸胀为度,每穴约1分钟。
4.肺虚:1重点横擦前胸上部及背部心俞、肺俞区域,均以透热为度。2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两侧肺俞、脾俞、肾俞治疗。每穴约1~2分钟。
5. 肾虚:1直擦背部督脉及横擦腰部肾俞、命门,均以透热为度。2按、揉两侧肾俞、肺俞、手法宜轻柔,切忌刺激太重。
6. 哮喘发作较甚者: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两侧定喘、风门、肺俞、肩中俞治疗,每穴各1~2分钟。治疗开始时用轻柔的手法,以后逐渐加重,以患者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度。在哮喘缓解后再进行辨证论治施治
宽胸理气是推拿治疗本病的总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可配合锻炼少林内功以扶正祛邪,在临床治疗时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
基本治法
1.头面及项部 :1推桥弓穴(位于人体脖子两侧大筋上):先推一侧桥弓穴,自上而下20~ 30次,再推另一侧桥弓穴。2分推法:自额至下颌用分推法向左右两侧操作,往返2~3遍。3扫散法:先在一侧头部胆经循行区域,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10余次,然后再在另一侧治疗。4拿法:从头顶部至枕部用五指拿法,自枕部到项部转为三指拿法,重复3~4遍。
2. 躯干部 :1横擦前胸部:沿锁骨下缘开始到十二肋,往返2~3遍。2横擦肩、背、腰部:从肩背部开始到腰骶部,往返2~3遍。3交换方向后再横擦前胸,然后再横擦肩、背、腰部。4直擦:从大椎到腰骶部督脉部位。
3. 上肢 :1直擦上肢内外两侧均用擦法。2拿上肢:自肩部拿至腕部。3理手指,最后搓、抖上肢。先操作一侧上肢,完成后,再操作另一侧。
4. 重复头面部操作,结束治疗。
总共时间约15分钟,在用擦法治疗时,均以透热为度。
辨证加减
1.风寒袭肺:1直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2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背部两侧肺俞、膈俞治疗,每穴约2分钟。
2. 风热犯肺:1直擦背部膀胱经,以温热为度。2用三指拿法及按、揉颈椎两侧,往返5~6遍。时间约3分钟。
3. 痰浊阻肺:1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2按、拿两侧尺泽,内关,足三里、丰隆,以酸胀为度,每穴约1分钟。
4.肺虚:1重点横擦前胸上部及背部心俞、肺俞区域,均以透热为度。2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两侧肺俞、脾俞、肾俞治疗。每穴约1~2分钟。
5. 肾虚:1直擦背部督脉及横擦腰部肾俞、命门,均以透热为度。2按、揉两侧肾俞、肺俞、手法宜轻柔,切忌刺激太重。
6. 哮喘发作较甚者: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两侧定喘、风门、肺俞、肩中俞治疗,每穴各1~2分钟。治疗开始时用轻柔的手法,以后逐渐加重,以患者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度。在哮喘缓解后再进行辨证论治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