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天麻丸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白附子(炮)1两半,白芷2两,芎?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2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独活(去芦头)1两,白僵蚕(炒)1两,桔梗(炒)1两,马牙消(研)1两,丹砂(研)3分,白龙骨1两,牛黄(研)1分,麝香(研)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八。

主治: 大风癞。

用法用量: 每服7丸至10丸,温酒送下,空心、日午、临卧服。治一切风要出汗,即炒豆淋酒送下,厚衣盖覆。

制备方法: 上药除另研外,捣罗为末,次将别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两,地榆1两,没药3分(研),玄参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麝香1分(研)。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

主治: 中风手足不随,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皮肤(疒帬)痹。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药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钱,白僵蚕(炒)2钱,干蝎(去土,炒)2钱,白附子2钱,牛黄(研)半钱,丹砂(研)半钱,麝香(研)半钱,雄黄(研)1钱。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

主治: 小儿慢惊,神识昏塞,时发时省,手足搐搦,目睛直视。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独活1两,人参3分(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麻黄1两(去根节),细辛2分,当归3分(锉,微炒),白术3分,羚羊角屑3分,薏苡仁3分,干蝎3分(微炒),牛膝3分(去苗),芎?2分,茯神3分,牛黄1分(研),天南星3分(锉,醋拌,炒令黄),朱砂半两(细研),龙脑1分(细研),乌蛇肉1两(酥拌,炒令黄),麝香1分(细研),白僵蚕3分(微妙)。

出处: 《圣惠》卷五。

主治: 脾脏中风,身体怠惰,四肢缓弱,恶风头痛,舌本强直,言语謇语,皮肤顽痹。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温酒送下,加至15丸,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研了药,更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酒浸1宿,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附子(新罗者,炮)1两,芎?1两,当归(切,焙)1两,乌药(天台者)1两,荆芥穗6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七。

主治: 头面风,及暗风仆倒。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酒嚼下,1日3次;如不喜酒,薄荷茶嚼下亦得。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分,朱砂1分(细研),白芥子1分(细研,微炒),龙齿1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铅霜1分(细研),天浆子20个,天竹黄1分(细研)。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五。

主治: 小儿天钓,眼目翻上,手足抽掣,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薄荷酒研下。稍急者,加至3丸或5丸,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黄米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半两,芎?2两。

出处: 《本草纲目》卷十二引《普济方》。 功效: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

主治: 心忪烦闷,头运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

用法用量: 每食后嚼1丸,茶、酒任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南星(炮)2钱,白附子(炮)1钱,牙消1钱,天麻1钱,川灵脂1钱,全蝎(焙)1钱,轻粉半钱,巴霜1字。

出处: 《直指小儿》卷一。

功效:利惊下痰。

主治: 钓肠,锁肚,撮口。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姜钱泡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天南星(炮)半两,半夏1分(汤浸,生布挪洗7遍,入姜1分同捣,焙),干蝎(酒炒)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六。

主治: 中急风。

用法用量: 每服5丸至7丸,空心薄荷酒送下;小儿丸如大麻子大,每服1丸至2丸,薄荷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豮猪胆1枚为丸,如小豆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半两,干蝎1分(微炒),没药1分,麻黄3分(去根节),地龙半两(去土,焙干),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川乌头半两(去皮脐,生用),防风1分(去芦头),乳香半两。

出处: 《圣惠》卷二十三。

主治: 风证,四肢筋脉拘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薄荷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研入朱砂、麝香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白附子1两(炮裂),天南星半两(炮裂),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腻粉1分,牛膝1两(去苗),白僵蚕1两(微炒),干蝎半两(微炒),羌活1两,槐胶1两,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蝉壳半两,麝香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白花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

出处: 《圣惠》卷二十一。

主治: 中风,角弓反张,口噤不语,四肢拘急,并肾脏风毒攻注,手足顽麻,一切急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生姜汁、薄荷各少许,入热酒2合相和研下,不拘时候频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附注: 朱附丸(《杨氏家藏方》卷一)。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芎?1两,乌药1两,白附子(生用)1两,荆芥穗8两,龙脑(别研)1钱,麝香(别研)1钱。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一。

主治: 风客皮肤,瘙痒麻痹。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临卧温酒嚼下。

制备方法: 上药除别研外,为细末,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白僵蚕2分(微炒),干蝎半两(微炒),白附子半两(炮裂),五灵脂半两,羌活1两,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防风1两(去芦头),雄雀粪1分(微炒),牛黄1分(细研)。

出处: 《圣惠》卷七十八。

主治: 产后中风,恍惚语涩,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薄荷汁和酒研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糯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半夏(姜制)、防风、羌活、胆星、僵蚕、全蝎各等分。

出处: 《冯氏锦囊·杂证》卷三。

主治: 胎风。

用法用量: 钩藤煎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生用)5两,麻黄(去根节)10两,草乌头(炮,去皮)5两,藿香叶5两,半夏(炮黄色)5两,白面(炒)5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主治: 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茶、酒嚼下,1日3次,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丹砂为衣。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两,木香半两,元参半两,地榆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血竭1钱。

出处: 《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博济》。

功效:润颜色,乌髭鬓。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芎?1两半,羚羊角(镑)1两,干薄荷叶2两,人参1两,干蝎(炒)4钱,白僵蚕(直者,微炙)1两,天南星(牛胆制者)半两,龙脑2钱(研),麝香2钱(研)。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八。

主治: 胸膈风痰,头目旋运,时发昏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茶、酒任下,食后服。

制备方法: 上11味,先将9味捣罗为末,入龙脑、麝香同研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以丹砂为衣。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半两,地榆半两,木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乌头(去皮,生用)半两,丁香半两,丹砂2钱(研),麝香(研)1钱半,龙脑(研)1钱半,牛黄1钱半(研),自然铜半两(火煅红,以米醋浸,又燃,凡10余次,水洗去灰,研)。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六。

主治: 丈夫妇人卒中恶风,热涎潮壅,手足麻痹,齿噤不开,语言不得;或暴风搏于腠理,浑身壮热,头目昏眩,心躁烦热;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日午、晚后用薄荷熟水嚼下。

制备方法: 上药除丹砂、自然铜、麝香、龙脑、牛黄别研外,6味焙干,为细末,同前药拌匀,炼蜜为丸,捣治得所,新瓦合盛贮,旋丸,大人如樱桃大,小儿如豆大加减。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两,川芎1两,天南星3分(炮裂),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乌蛇2两(酒浸,炙微黄,去皮骨),桑螵蛸3分(微炒),槐胶1两,桃胶1两,酸枣仁1两(微炒),麝香1分(细研),当归半两(锉,微炒),干蝎半两(微炒),独活1两,荆子1两,朱砂半两(微研)。

出处: 《圣惠》卷三。

主治: 肝脏风,筋脉抽掣疼痛,舌强语涩,肢节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薄荷汤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两(酒浸2宿,焙干用),防风(去叉)半两,甜瓜子半两,威灵仙(去苗土)半两,玄参(洗净,焙干)1两,地榆(洗净,焙干)1两,乌头(去皮脐,生用)1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

主治: 肝风。头目瞤动,筋络拘急,或肢体弛缓不收。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茶、酒任下。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用蜜4两,河水4盏,同熬至4两,将药末1两半,入在蜜内,更熬3-5沸,候冷,入余药拌合为丸,如鸡头子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