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天麻丸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蝎(全者,炒)1两,白僵蚕(直者,炒)1两,芎?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

出处: 《普济方》卷九十五引《博济》。

主治: 中风軃曳,手足不收,口眼不正,语言謇涩,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半两,蝎梢(微炒)1分,没药1分(研),麻黄(去根节)半两,地龙(去土,炒)半两,丹砂(研)1分,麝香1分(研),防风(去叉)半两,乌头(去皮脐,生用)半两,乳香(研)半两,自然铜(煅,醋淬)半两,安息香1两(酒化,入蜜,同熬成膏)。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

主治: 中风。四肢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薄荷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药除安息香外,捣研为末,再同研匀,以安息香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加减: 素有热人,减乌头一半。

附注: 有人患手臂不随,又有息腿膝无力,行步辄倒,服之并效。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地榆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玄参1两,胡蜂蛹子30枚(焙干)。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

主治: 中风手足不随,肢体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食前薄荷酒嚼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龙脑薄荷叶1两,荆芥穗(去子)2两半,天麻2两半,甘草(炙)2两半,川芎1两半,羌活1两半,白芷1两半,马牙消1两半,玄参1两半,川乌头2分半(炮制,去皮脐)。

出处: 《御药院方》卷一。

功效:凉膈明目。

主治: 肺脏风热,鼻塞不通,头昏脑闷。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至2丸,食后细嚼,茶清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3钱,川乌(生,去皮)3钱,草乌(生)1钱,雄黄1钱。

出处: 《卫生宝鉴》卷九。

主治: 破伤风。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半夏1两,南星1两,雄黄少许。

出处: 《保命集》卷下。

主治: 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至100丸,煎淡水令沸,下药煮10余沸,漉出,食前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以白面2两,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1分,芎?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八。

主治: 偏正头疼,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及头目旋运,起坐不能。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渐加至10丸,茶清送下,1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乳香和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5钱,牛膝(酒洗)1两半,萆薢1两5钱,玄参1两5钱,当归2两5钱,羌活1两5钱,独活1两,生地黄4两,杜仲(酒炒断丝)1两5钱,附子(制)5钱,知母(盐酒炒)1两。

出处: 《古今医鉴》卷二。

功效:滋阴抑火,行荣卫,壮筋骨。

主治: 中风先兆,风因热而生,热胜则风动。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

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空心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踯躅花1两,独活1两,麻黄2两(去根节),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附子1两(炮裂),晚蚕蛾1两,乌蛇肉2两(酒浸,炙令黄),防风1两(去芦头),道人头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麝香半两(细研),桂心1两,当归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

出处: 《圣惠》卷二十二。

主治: 刺风。皮肤如针刺,或顽痹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麝香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钱,蝉退1钱,僵蚕1钱,人参1钱,川芎1钱半,甘草2钱,硼砂5分,辰砂2钱,天竺黄1钱,雄黄1钱,白附子1钱,金箔5片,南星2钱(胆治)。

出处: 《袖珍小儿》卷四。

主治: 小儿未满百日,咳嗽不止,名乳嗽。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

附注: 按:《保婴撮要》有砒一钱。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两,秦艽(去芦)1两,川续断1两,防风(去芦)1两,独活1两,威灵仙5钱,桂枝3钱,片芩5钱(炒)。

出处: 《扶寿精方》。

主治: 诸痛属火,兼受风寒湿热之气,发动于经络之中,以致肩臂手膊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滚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蝉壳1两,皂荚(去皮,酥炙令黄焦,去子)3两。

出处: 《普济方》卷二十八。

主治: 肺脏风毒,外攻皮肤,瘙痒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荆芥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精羊肉研烂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芎?1两,荆芥穗2两,鸡苏叶2两,白附子(炮)半两,甘草(炙)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二。

主治: 风循经络,肌肉瞤动,头目昏眩,手足麻痹。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破,茶、酒任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牛黄、天麻、天竺黄、铅霜、南星、胡黄连各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三六一引《傅氏活婴方》。

主治: 痰涎壅盛,迷闷。

用法用量: 荆芥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鸡苏1两,独活(去芦头)1两,人参1两,芎?1两,荆芥穗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草(炙)半两,犀角屑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八。

主治: 肝心壅热,目睛疼痛,牵连眉额。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细茶清送下,食后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钱半(去苗),栝楼根1钱,郁金1钱,防风(去芦头)1钱,马牙消1钱,天竺黄1钱,甘草(炙)1钱,黑参0.5钱,川乌头(炮,去皮脐尖)半枚。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一。

主治: 男子、妇人卒暴中风,口眼喎斜。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细嚼,煎紫苏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加麝香、脑子少许,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2两,玄参1两,防风(去叉)1两,干浮萍(紫背者,洗,焙)1两,地榆1两,干薄荷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不蛀肥皂荚5挺(就地坑内烧成黑灰,以瓷碗合定,候冷,用半两细研,入诸药),牛黄1钱,龙脑1钱(别研入)。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

主治: 风气瘫缓。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酒嚼下。

制备方法: 上药除别研外,为细末,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两半,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巴戟1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菖蒲1两,石斛1两半(去根,锉),蛜(虫祁)1两(微炒),萆薢1两(锉),肉桂1两(去皱皮),牛膝1两(去苗),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独活1两,丹参1两,当归1两(锉,微炒),杜仲1两(去皱皮,炙微黄,锉),肉苁蓉1两半(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黄),磁石2两(烧令通赤,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

出处: 《圣惠》卷七。

主治: 肾脏气虚,风邪所中,腰脚缓弱无力,视听不聪,腰脊痠痛,脐腹虚冷,颜色不泽,志意昏沉。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钱,防风1钱,川芎7分,羌活7分,人参1钱,远志1钱,柏子仁1钱,山药1钱,麦冬1钱,枣仁1两,细辛1钱,南星曲8分,石菖蒲1钱。

出处: 《傅青主女科》。

主治: 产后中风,恍惚语涩,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清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辰砂为衣。
 
名称: 天麻丸

别名:天麻丸

组成: 天麻1分,蝎梢1分(炒),天南星(生,去脐)半两,白僵蚕(炒)半两,白附子(炮)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丹砂(别研)1分,麝香1分(别研)。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六。

主治: 卒中诸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破,茶、酒任下。如牙关紧急,用少许揩牙,即开。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