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最正统的中医自学门径(无需任何基础)

yiao8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4/04
帖子
36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学中医固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儿,但也不是没有顿悟门径可循。可是,有很多人把中医看得太玄,误导初学不浅,学习门径一错,终身皆错。我把学习中医的门径之路公布出来,供初学参考。我目认为,这是最快的学习正统中医的方法。学习这些书籍无需古文基础(学习这些书的过程也是提高古文水平的过程),具备中学学历既可。但一定要持之以恒,一定要多思多悟,最好能摆脱其它爱好,一定要相信“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这句话,全身心投入到中医的学习中。好了,闲话少说,下面就是我的学习书目。(以下书目皆需按序精读):

(一).先学《伤寒论》:《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刘渡舟伤寒论讲稿》,陈亦人《伤寒论译释》

(二).再学《金匮》:《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李克光《金匮要略译释》

(三).接着学各家温病名著:《温疫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温病纵横》

(四).然后学综合性著作:《医宗金鉴》,《医学衷中参西录》,《黄元御医学全书》,金元四大家各家医学全书

(五).大量读医案:《全国名医类案》,《临证指南医案》,《经方实验录》,《名医经方验案》

(六).大量阅读《内经》、《难经》著作:

把以上各书精读完后,自成大家。中医并不玄,学起来也不难。看着书很多,实际上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若真把最前面的六本书读精了,再看后面的书可以一目十行,读起来就非常容易。看上去书很多,实际上并不多。前六本书是《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刘渡舟伤寒论讲稿》,陈亦人《伤寒论译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李克光《金匮要略译释》。这六本书要拿出2-3年的时间来精读。

看完全部书籍只需要5年时间,因为只要把仲景书(前6本)弄熟了,后面的书记起来非常容易,就可以一目十行了,你像《医宗金鉴》一半内容都是在论仲景书,而这些内容,前6本书中都有引用过,你都记过了,这一次只是系统的看一看,其它书中的内容与前6本书也都有这样那样的重复,记起来都比较容易,所以都不难。看起来都是很厚的大部头,实际上内容都不出仲景书,前面都打好了基础,这些大部头根本就是小儿科了。因此,只需5年就可以了。
这样做就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会大有发展。以后再读什么书,看一遍就能把全书的内容及作者的创见全部吸收。
只要把前6本书认真看完,提到一个知识点,头脑中都有清晰的印象,相关条文都能脱口而出,也大概知道在书中的哪一页;提到一个条文,立刻想到各家是如何论述的,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提到一个病机知道用哪个方;提到一个方就知道药物组成、用量、用法等内容;提到一味药就知道书中各家(刘渡舟、胡希恕、陈亦人、李克光、连建伟)是怎么论述的,到这个时候,你的水平就高于一般的中医大夫了。以目前中医的整体水平来说,你的水平就相当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以后再能够多临床,多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兼取百家之长的话,成为上等中医的日子指日可待。
 
学好中医,首先对中医学要兴趣,其次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再者需水滴石穿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
 
楼主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啊
敬仰
 
余以为楼主本末倒至了,学习中医未有先不习内难两经的,稍有高中学历的古文基础,再参以白话本,已可大致参详内难,中医各家之殊多起于内经理解上的差别,后学岂可不先学内经,而后知各学之殊。
 
不要多少功夫的,书虽多,内容重复的也不少。

功夫还是要下的,你都看了这么多书,花了这么多时间,还叫没下功夫?
重要的是读过书后,在实际案例中辩证下药。书嘛,谁都会读。理解了几分,要在实战中检验。正规院校培养出来的,书读的都不少,还有名师指路,可最后不了了之的不在少数。
 
学习了,按楼主的意思办!
 
谢谢了!好方法…可惜如此者少矣!
 
我也想自学中医,治病救人。看到师兄的文章,收益颇多。开始去找书学习。
 
余以为楼主本末倒至了,学习中医未有先不习内难两经的,稍有高中学历的古文基础,再参以白话本,已可大致参

且没有基础还是难吧。
 
时下刘志杰的书很受推崇,不知各位意见如何?
 
今天去书城买了基本的书回来背诵。先把伤寒背下来。
 
元芳,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楼主表达不清,应该直接了当滴说,学他十年就入门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