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接骨丹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2
声望
0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七气罂口(古屋上广汉前上层生瓶,年深者良,用纯钢锉生锉末,研之无声,水飞)1钱,古文钱(约500年者良,火煅,醋淬7次,研之无声,如尘者佳)5分。

出处: 《古方选注》卷下。

功效:接骨理伤。

主治: 折伤。

用法用量: 每服7厘,先用甜瓜子仁(去壳)3钱,嚼烂吐出,再服下,清酒过口。

制备方法: 上和匀。

各家论述: 罂,能透骨入髓,理伤续绝;古文钱,功专腐蚀坏肉;甜瓜子仁,开肠胃之壅遏,通筋骨之机关,因丹药厘散甚微,助以入胃转输,为丹药之向导也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没药、木鳖子、自然铜(烧7遍,醋内蘸7遍)、骨碎补、水蛭(炒)、乳香、无名异、天茄子、松明节(炒为黑色)、半两钱(烧,醋蘸)、地龙(去土,炙)、补骨脂、细辛、川当归、川乌头、朱砂、麝香、蒴藋根各等分。

出处: 《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医林方》。

功效:补缺唇,取箭头,止痛。

主治: 打扑损伤。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加至100丸,细嚼,温葱汤送下,日进3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煮粥为丸,其面糊不可熟,可以生者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年久碎瓦片(取路旁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黄透者佳)1块。

出处: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功效:理伤续断。

主治: 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好酒调下,饮醉无妨,伤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洗净,火煅红,入米醋淬凡5次,刀刮细末。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半两钱(火煅醋淬)、自然铜(火煅,醋淬)、当归尾、生川乌(面包煨,去梗)、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顶上血竭各等分。

出处: 《集成良方三百种》。

主治: 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每服3-5分,黄酒冲服。

制备方法: 上各为细末,除半两钱末另行存贮外,将其余6味,调合极匀,瓷瓶收贮,用蜡封口。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人参减半,官桂1钱,青皮1钱,陈皮1钱,麻黄1钱,苍术1钱,丁香1钱,青木香1钱,乳香1钱,没药1钱,沉香减半,血竭减半,儿茶1钱,甘草1钱。

出处: 《古今医鉴》卷十六引许昌宁方。

主治: 折伤。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好酒调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大矾6个,腊月猪脂(去膜净,熬过)4两,黄蜡2两(熬净秤),蜜陀僧2两(别研,秤),自然铜2两(如荔枝皮者,细研和),黄丹(细研,秤)2两,血竭半两(别研,秤),没药半两(别研,秤),滴乳香(别研细,秤)半两。

出处: 《普济方》卷四○一引《卫生家宝》。

主治: 小儿攧扑伤折筋骨。

用法用量: 每1大丸,治2人,大人可治1人;或作小丸,乳香酒下,空心服。但不可多吃,恐生骨耳。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先将猪脂再熬成汁,次下蜡搅匀,次下蜜陀僧及大矾等6味,皆逐旋下,只留乳香末下,用微火,不得住手搅,火才猛,即药无力矣,将欲成膏,取下,一茶少顷,候药不至大热,投乳香搅匀,众手乘温热急为丸,如弹子大。以新瓷罐子收之,须厚盖扎之。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独科栗子1两(去皮),桑根白皮1两(过道妙),雄黑豆1两(去黑皮),当归1两,破故纸半两(微炒),没药半两,乳香半两,金系水蛭(新瓦上慢火微炒黄色)半两。

出处: 《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烟霞圣效方》。

主治: 打扑落马坠车,一切伤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醋1大盏,熬至7分,入麝香少许,温服;如人行5-7里地,依前再服,日进3服。其痛立止,30日骨接全无碍。如病大者可加至6钱服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半两钱1文(烧红,醋蘸淬,如无,以古老钱代),当归1钱,藿香叶1钱,水蛭3钱(同糯米炒紫色为度),血竭1钱,虎骨1钱(酥炙),绵2钱(烧灰),血余2个(微炒焦,即孩儿胎头发也),乳香1钱,麝香1钱,没药1钱。

出处: 《杂类名方》。

主治: 损折。

用法用量: 若损折甚者,每服3钱,轻者每服2钱半;如无损折者,除蛭、钱,服药时,令病人先饮好酒3-5盏,服后更饮2-3盏,次用纸裹,以绳穿板子缚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另裹。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纯黄丝1两(烧灰),虎骨1两(烧存性),古铜钱1两(火煅醋淬数10次,钱酥为度),鳖甲1两(烧灰存性)。

出处: 《普济方》卷三○九。

主治: 折伤。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热酒嚼下,随病上下服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淬钱醋煮和为丸,每1两作24丸,以朱砂为衣。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归尾4两,乳香1两,没药1两,自然铜1两,骨碎补1两,桃仁1两,大黄1两,雄黄1两,白芨1两,血竭5钱,地鳖虫5钱,三七5钱,赤芍5钱,红花5钱,儿茶5钱,麝香5分,朱砂2钱,冰片2钱。

出处: 《中医伤科学讲义》。

功效:接续断骨。

主治: 骨折,骨碎。

用法用量: 每服5分,每日服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附注: 夺命接骨丹(原书)。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五灵脂1两,茴香1钱。

出处: 《儒门事亲》卷十五。

主治: 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于极痛处掺上,用小黄米粥涂了,后用2味药末掺上,再用帛子裹了,用木片子缠了。少壮人2日效,老者5-6日见效。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另研乳香为细末。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自然铜2两(火烧,醋蘸7次),白芍药半两,血竭3钱半,甜瓜子半两(麦麸炒黄),木鳖子5个或3个(去皮油甚净),水蛭2钱或3钱(石灰炒),胡桃仁5钱(去皮油、净),当归5钱,半两钱3两个(烧红,醋蘸3-4次),血余灰3钱,没药半两,乳香半两。

出处: 《医方类聚》卷一八七引《经验秘方》。

主治: 损折。

用法用量: 每服1铜钱,好酒调下,唯可食1服。如左边损折,用纸炒黑豆1颗,嚼试之,如能嚼破者,则髓不断,不能者,髓必断矣,然服之神效。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当归(切,焙)2两,甘草(锉、炒)3两,没药(别研)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乳香(别研)半两,泽兰1两,自然铜(火烧红,醋淬7次,研)1两。

出处: 《御药院方》卷八。

主治: 从高坠堕,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日进3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研者药再研令匀,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骨碎补(去毛)1斤,败姜1斤,生地黄(去土,洗净)1斤,蒲黄半斤,白面2斤。

出处: 《瑞竹堂方》卷二。

功效:逐湿气,定痛疼肿疾。

主治: 湿气。

用法用量: 用隔年好米醋熬热调药,敷于痛处;如药冷再用热醋调敷,如此7次,用绵包之。此1料分7服,7日用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拌匀。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当归1两半(酒浸),黄耆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牛膝1两半,肉桂1两半,白芷1两半,紫金皮4两(童便浸),川乌1两(炮),乳香半两,没药半两(另研,3钱醋淬)。

出处: 《普济方》卷三○九引《德生堂方》。

功效:接骨。

主治: 折伤。

用法用量: 每服25丸,老人15丸,量虚实加减酒下,病上食后服,病下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没药、乳香、当归、川椒、自然铜(醋淬)、赤芍药、败龟板(炙)、虎骨、白芷、骨碎补(炙)、千金藤(郁李仁是也)各等分(又方加龙骨、川芎)。

出处: 《元戎》卷十。

主治: 折伤。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好酒半升化开煎,用东南柳枝搅散,热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化蜡半两为丸,如弹子大。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自然铜(生用,别研)、川楝子(锉、研)、黑牵牛(炒)、川乌头(生用)各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三○九引《卫生家宝》。

主治: 筋骨折损。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伤损在上,食后服;伤损在下,食前服,日进2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防风1两,牛膝1两,当归1两,虎骨(酥炙)1两,枸杞子2两半,羌活1两,独活1两,龟板1两,秦艽1两,萆薢1两,松节1两,二蚕沙1两,茄根1两,苍术4两。

出处: 《赤水玄珠》卷十二。

主治: 诸风及鹤膝风。

用法用量: 空心服。

制备方法: 酒糊为丸。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防风1两,牛膝1两,当归1两,虎骨(酥炙)1两,枸杞子2两半,羌活1两,独活1两,龟板1两,秦艽1两,萆薢1两,松节1两,二蚕沙1两,茄根1两,苍术4两。

出处: 《赤水玄珠》卷十二。

主治: 诸风及鹤膝风。

用法用量: 空心服。

制备方法: 酒糊为丸。
 
名称: 接骨丹

别名:接骨丹

组成: 乳香2两半,没药2两半,川椒2两半,半两钱5文(醋煅7次),马蔺花2两半,白芷2两半,川乌2两半,自然铜2两半(醋淬7次),白胶香2两半,当归2两半,广木香2两半,赤芍药2两半,草乌2两半,蜜陀僧2两半,川芎2两半,红豆2两半。

出处: 《普济方》卷三○九。

主治: 折伤。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捣碎,好酒化开,吃了,再吃酒数杯。须令护好患伤处,良久药性行,病人惊,勿令转动,其骨响时,是自正矣。此药有力,打扑跌折腿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如不折者服半丸。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好酒打面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作100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