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真正的中医在民间---兼论学习中医的方法

wangcheng15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3/31
帖子
226
获得点赞
12
声望
18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为炎黄子孙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时间进入到了20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西医也进入了中国,国人体验到了西医的疗效之后,感觉中医确实存在问题,不科学,不能普遍适用,效果时好时坏。于是对中医产生怀疑,到底是不是科学,能不能治疗?连伟大的鲁迅先生都对中医的效果产生怀疑?不能不说是中医界的悲哀啊。
中医的疗效问题,是肯定的,但是有些人说,我们怎么没有体会到?主要问题是现在社会上的中医师很大一部分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医水平。就像你有患了一种疾病,到了县医院,找了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并没有把你治好,你就说西医效果不好。别人听说这件事后,介绍你到协和一类的医院去,结果,就治好了。这时候,你才感觉到,不是西医有问题,是你找的哪个医生的水平有问题,那个医生不能代表现有西医的水平。你再进一步想一下,不是中医有问题,是你找的哪个中医师的水平有问题。你可能会进一步的问,西医有像协和之类的医院能代表西医的水平,中医哪些医院能代表中医的真正水平呢?国家办的各省的中医院校的附院能代表中医的水平吗?有些院校能代表,但大部分院校是不能代表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回想一下,现在的中医院校大部分是1956年左右成立的。这个时候,中医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学没有现成的经验,但是要办大学,要像西医一样,最快的办法就是像西医一样,学习西医,所以,当时的人就按西医院校的整体架构,编写教材。由是就有了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的学科。基本上是按照西医的课程进行设置的,没有一点中医的特色。然后,各院校也设立了附属西医,设想是非常好的,这也是中医发展最重要的地方:理想中的老师就是临床中的医生,这样,老师把自己的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的心得,就完全可以传授给学生了。学生也可以一边学习理论,然后再从临床上看到老师运用中医治疗一个一个的病人,这样对中医的信心越来越充足,学习就兴趣越来越大,就能学好。但是在实际中出现了问题,主要问题出在,现在的中医医院基本上都不用中医,有经验的病人都知道,去中医院看病,治疗和西医院一模一样的,所以现代的中医附属医院,根本就不能代表真正中医的水平。而且,按这样教学,学生根本不会对中医建立信心。
说到此,有人问了,那么,真正的中医在哪里呢?在民间。民间有真正的中医大师,治病效果非常好的。那么,民间的中医大师是怎么学习的呢?基本上是师带徒。这样,师傅知道中医需要学习哪些内容,负责任的师傅都会让学生学习经典的(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说到这里,现在的现象很奇怪,各大中医院校的学生基本上不学经典,他们认为没有用处,所以不学。可惜啊!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下来的东西,他们说没用处。这些经典的东西,在过去就是秘籍,不外传的,现在印刷术发达了,大家都可以学习了,反而大学都不学了。大家认为不过如此,没什么新奇的,没什么必要了。而且,建国以后的人,接受的都是马列教育,认为传统文化里面有好多糟粕的,所以不如学后人经过马列改良的教材来的好,认为这才是科学的东西,经典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了。可悲啊。经典永远是经典,是价值最大的东西。有些东西是与日俱进的,而有些东西却不是的。比如绘画技术,能说现代人画的就比古人好吗?书法,现代人写的就比古人好吗?有些东西,在一定时期已经达到顶峰,后人不法超越了。就像唐诗,在唐代已经达到高峰了。宋人就不再做诗了,而改作词,所以也形成了高峰。但是,你如果要学作诗,肯定要学唐诗啊!你说我不作诗,我做词,可以。但是,对于中医,你如果要学,只能从经典入手,才能学到真正的中医,最好,是看原文,别人的注解就像是一个人的画像,画的再像,也不能代表本人,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学经典,学习经典一定要学习原文。学习原文后再看注解,这样,理解就非常深刻。那你说我不说中医了,我学西医,那你就按西医的要求来学,肯定能学好,现代教学的问题是,把中医当做西医也学习。科研的问题是,把中药当作西医来研究,从中药中分离了几种有交成分了,提纯纯度达到多少了,有什么现代药理作用了,完全是按照西药的思路来研究的,对不对呢?如果是要搞新药开发,作为天然药库来说,这样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是作为中药来说,这样研究是不正确的,后人还美其名曰,中药现代化。如此现代化,越现代化越没有中药,可怕不可怕。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怎样学习中医呢?
学习经典(内经、难经、伤寒、金匮)
掌握中药。
提高诊断技术。工巧神圣
勤于临床。
要拜师,要有师承。


个人见解,有感而发。不正这处,请指正。
 
学经典,做临床,走传统中医成才之路!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今的大学也不是不学经典,现在的教材其实都是在经典剖析的基础上写的,并非另外发明,里面引经据典的不都是古代典籍。问题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这个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总体问题,从小学的就是死记硬背,到了中医这种非常要求独立思维,灵活运用的学科上,不要说学生,连老师自己不少都搞不明白。把经典分析透彻是一回事,能够拿来给人治病又是另一回事,纸上谈兵在中医领域是很要不得的。
中医教育的改革有待于教育的全面改革,有了思维独立灵活的学生,才能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当年复旦大学的校训是:思想独立,学术自由。试问当今哪一所大学能够正在到?
 
学经典,做临床,走传统中医成才之路!
 
中医中药要走自己的药理和制药理论。其实洋人很重视草药的,看看我发的洋人草药课程中的一段,会很受启发。
 
我虽然也是一个中医业余爱好者,但是我对中医却充满着极大的热情,现在自己自学黄帝内经,要是有什么问题,还要问问你们这些对中医有独特体会的人,是呀,不过怎样,公道自在人心,我相信中医会一直都下去,而且会越来越流行……
 
是觉得从小就对国学没有教育也是一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现在的中医不代表中医的真正水平呢。这个也要国家正视才行。
 
昨天看中基教材,感觉是在唯物主义指导下编写的,根本没有按中医的实际来编写,其实,编教材的人可能根本不想这样写,但是国家要这样写,只能适应国家的要求了。所以,我们这些人,就被误导了,成了教材的牺牲品了。但是,只要心里有激情,自己去找经典去学习,效果也不错的,但是要正确的看问题,不能先一切否定了,就没办法研究了。
 
问题是中医经典太深奥了,象我这样的中医盲人一看到那些古文就不知所云,即使背下来了也领会不了,更不谈能应用于临床了。象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上来就读唐诗宋词,没有老师指点难度塂比登天。
 
是的 中医大师确实在民间 我的中医学习是祖传的
 
学习中医经典,最好,是看原文,别人的注解就像是一个人的画像,画的再像,也不能代表本人。
认同!
 
谢谢分享,学习了,,,,,
 
现在的中医院校教材基本都来源于经典。
 
是的 中医大师确实在民间 我的中医学习是祖传的

哪有自己的发展吗?这个很重要,不然就是固步自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