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医籍里的发热与西医的体温升高不能划等号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陈某某,男,十四岁,一九九四年二月三日初诊。
主诉:干咳伴嗓子疼一月。
病史摘要:一月前,患者流涕,干咳,嗓子疼。多项检查未见异常,二月一日出院,今来就诊。患者干咳,不分昼夜,几乎不停,夜间较甚,无呕吐,无流涕,每天十点左右感觉发热,但是体温计显示在三十六点七度,腹痛欲哭流泪,心烦。咽部微红,口腔未见斑点疱疹。舌质偏红,苔薄。脉象浮数。
诊断:麻疹
辩证:疹前期
治疗原则:辛凉透疹 解读利咽
方剂:自拟
药用:升麻10克 葛根10克 西河柳10克 射干8克 炒牛蒡子捣8克 二楂各20克 。
两剂。
注意:避风,忌大油。
二诊:二月五日,耳后出现红疹,口腔出现克氏斑。原方加淡竹叶三克,甜地丁10克。
 
老手,怎么就知道是麻疹前期了呢?给个分析推断过程吧
 
竹叶柳蒡汤加减是耶。
 
季节-冬末春初。
年龄--儿童
接种史-不详
当地有散发病例。
特殊的临床表现。
 
主要讨论中医的发热与西医的体温升高的异同,所以对病史简述,
 
患者一月前,发热(但是体温不升高)咳嗽,流涕,嗓子疼。若再考虑季节,年龄,接种史,流行史。诊断为麻疹前期?。
 
容易被忽视的是患者自觉发热,但是体温不升高,实在是特殊病例。当时是许多医生被迷惑了,大量使用抗生素清热解毒,液体大量输入滋阴,风邪未避,油腻未忌。以至于迟迟未出。
 
虽然患者咳嗽剧烈,但是肺部并无阳性体征,完全证明该病的病理改变不在肺脏,而在经络。脉象不滑,脾脏也没有功能失调,运化正常。
 
古代医学家认为,患者的主观感受发热是处于第一位的,就是发热。当时是没有体温计的,所以总结出麻疹前期必然发热。而现在医生而是以客观的读数为依据,违背了疾病的发展规律。本例就是一个极好的病例。
 
古代医学家认为,患者的主观感受发热是处于第一位的,就是发热。当时是没有体温计的,所以总结出麻疹前期必

老师能够每一个病例都这样讲解就好了,我们可以能够更多的去理解这个病。
 
36.7℃,加上患者的感觉,已经确定发热了。有的人基础体温还没36.5℃,若到36.6℃已经感觉不适,肯定是发热无疑了。
 
辩证准确,用药有方。高!
 
老师好方法!在疹未出之前,是机体排疹毒之表现,不能盲目退热,盲目退热,是硬生生把欲出之疹压回去,无端延迟病程,当用此辛凉发散,散热出疹,缩短病程。
 
医海之水源于泉; 说:
医海之水源于泉 发表于 2012-5-15 18:56
古代医学家认为,患者的主观感受发热是处于第一位的,就是发热。当时是没有体温计的,所以总结出麻疹前期必

同意老师的说法,
本来,中医上说发热,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自身的感觉,一种是他人可以摸到的发热,老师对发热的提醒,很及时周到
虽然现在有了体温计,也经常看到有不少这样的患者,体温计没有发烧的温度,但是患者自身感觉高热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另,现在时节,听闻北京有一些麻疹患者了啊,绝迹多年的麻疹,又卷土重来了啊!
 
同意老师的说法,
本来,中医上说发热,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自身的感觉,一种是他人可以摸到的发热

发热分为:生理性发热
病理性发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