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真气运行法精粹

第四,练功不能混乱。咱们真法强调呼气,人家气功大多讲吸气,这样一来,混杂了就必然会乱,所以练咱们的功法就不能同时练其它功法,这不是排斥其它功法,是有原则区别。为了保证练功效果,就得有生理依据。早年我在老家有个同学同乡,为练功呼吸的事,约定一个在家乡访,一个到外地寻,谁找到了好方法,互相交流拉一把,结果还是被我找到了。那时我就在西南地区多少年,就在一个道观的藏经楼里寻到一个本子,人家里面把“炼丹”的各个方面都讲到了。还有就是老子讲的“呼接天根”,天根就在下丹田、命门的部位。现在听来很简单,却不容易得到。《内经》也说:“呼三吸一”,显然是重视呼气,强调呼气,这个注意呼气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沟通了。咱们这个东西看起来很简单,却是从复杂的内容中得到的真东西。所谓返朴归真,由博返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要强调,咱们的功法到高级阶段,功就是法,只要守住中丹田,就能使功力越来越高。古经上有云:“多处守宫,不如守中”。希望辅导员同志们也能懂得这一点。
 
真气运行法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机”
自学真气运行法大部份人炼到“通督”,就以为完成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其实才完成了真气运行法初级阶段前四步功,对第五步功法很少有人掌握。就是有人入静好,在静定中出现的一些高级境界,反而因恐惧不理解而消失,致使功力徘徊不前。为此,将第五步功练功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境界作一简介,为深入修炼真气运行法者指点路径。 “元神蓄力育生机”的含义是,高度入静“恬淡虚无”的精神意识状态,即元神,可以使生命的物质和动力“精气神”蓄集化合,从而孕育出旺盛的生命机能。真法第五步是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进行的。以此,在炼第四步功时,学者对通督和气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督只是入门的标志。炼气功气感仅仅是初级阶段的产物,随这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力的增加,气感稳定而转入胎息到虚空,进入光的境界•••••。这就要求在通督阶段,千万不要被变化不定的气感所缠绕而复生杂念,更不要在气感稳定时意念导引追求气感,一心在“静”上下功夫,就会自然出现以下四种层次的练功境界。
一、因势利导运周天
方法;当通督以后,即可重按第一步功意守心窝部。当心窝部的气感在练功过程中自然向下丹田运动时,可因势利导按第二步功将真气推进下丹田,然后再按第三步功意守下丹田。当真气进入督脉时,可按第四步功修炼,当真气活跃于头部时,不要急于向下导引,静以待之,真气自然会通过印堂,沿鼻部向下运行,此时,可顺其自然复炼第一步。这样前四步功随真气的自然运行因势利导,动静互化,运转周天,完成于一次功中。通常一次功中可自然运转周天数周。反应:随着真气的旺盛,经脉的调通,局部的反应渐趋稳定,而出现全身整体的暖,凉,大,小,轻,重等感觉。所谓暖,指练功入静时,全身如春日沐浴,温暖舒适,心情愉悦;所谓凉,指练功入静时,如漫步皎月下,心胸开阔,清爽宁静。所谓大,指练功时感觉到身躯高大无比;所谓下,指练功时感到形体缩小。时机:在因势利导运转周天的修炼过程中,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有时在练功中出现呼吸极其细微缓慢的现象,此为胎息产生的征象,可保持此时入静之佳境,寂然处之。如果念头稍动,元神即化为识神,入静的佳境即受破坏。胎息是通督以后入静程度加深后的自然反应,产生胎息的时间,每个人不同,谁入静好,谁的胎息就来的快。
 
二、静守胎息化虚空
方法:当练功中自然产生胎息现象时,可以不再守丹田,顺其自然保持入静的佳境。 反应:初起出现胎息的时间短,次数少,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出现胎息的次数就增多,时间也会自然加长,随每次功中胎息时间的增长,练功时就会出现感到自身虚空不存在的现象。初时是局部的虚空,功力增加后就会出现整个身体不存在的感觉,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时机:进入“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
三、打破虚空现光明
方法:当练功中出现“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不可复求丹田,或产生追求的念头,破坏高度入静的佳境。 反应:随着虚空境界的稳定,此时,一般的慢性病可治愈,并已具备内气外放的能力,但最好不用。一心静定,直指上乘。时机:当练功中出现印堂有明光闪现时,说明功力进入中等层次。初起明光闪现,一晃而过不稳定,随着静定纯熟,丹光自然稳定,就可于光明境中进行修炼。
四、祥光深处觅真身
方法:当练功中印堂显现有明光稳定时,可定守于明光之中心。明光之中又会凸显出明光,继续定守明光之中心,又会凸现明光,再继续定守。或者,当印堂明光显现时,将明光送入下丹田。在下丹田定守明光中心;或者将明光定于中丹田位置。
反应:光是气功修炼的中高级层次。在修炼光的初级阶段,由于心念不纯静,明光易于幻化,或化山水草木,或化人物形态,种种幻景,随心念变化,干扰静定,总要见如不见,一心静定,守住明光,幻景就会消除,而现赤,白,绿,蓝,黄,紫等祥光。一心定守于祥光中心,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光中会有自身的形象显现出来,道家叫“赤子”,佛家谓“法身”,其实质是自身的生命信息高度集中的反应。
时机:光的修炼是气功修炼的中高层次,属性功范围。功力愈高,越讲究悟性,越讲修德,在修德中提高悟性,彻悟练功之机。
 
丹道筑基中的注意事项(以真气运行法为例)妖怪前辈从上海回武汉后闲在家中,无事时常翻书,偶见南怀瑾先生数十年前就在书中自言没见到几人认真完成百日筑基的,妖怪心有同感。遂作此文写给那些还在坚持练习的朋友,并略谈些丹道的其它内容。
丹功筑基过程中,常出现三个毛病,导致无法完成。
1.练习中,欲念旺盛无法自制,导致无法进步。
2.不明身心反应,或自我要求不严格,而轻易放弃。
3.气足但不纯,且通督而不通任,无法形成循环。
此外尚有腹痛、腹胀、阴气重、身凉、头痛等诸多流弊。
所以妖怪弄了这个帖子出来,基本上该要注意的都谈到了。有兴趣的朋友看看吧(有兴趣就给我看认真点,难得妖怪今天写的比平时的容易懂很多。)
忠告:
1.没必要把真气运行法看得太难,要知道现代人身体很差,经络也很脆弱,所以气通经络反而很容易。
但也别太在意身体上的种种感受(尤其是不太会指导自己的,别乱掉了),要知道反应越多越强越特殊,反而说明身体越差。
2.筑基完成,视努力程度看效果。除非绝症缠身,否则身体肯定很恢复得比较好。用工勤的,身心气质都会适度发生变化(但能否稳定住就要看自己了)。所以,切勿偷懒。
3.切勿胡乱修改,也不要自恃有基础而直接从第三步开始,不然会后悔的,请勿自欺,一切照原方法进行就好。至于一些注意事项,妖怪下面说得很清楚了,有些没有说明原理,信得过就照作。
妖怪以李少波老先生的“真气运行法”为“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的高效方法。并认为女性练法和男性相同【仅在月经来当日不可意守丹田和命门,只呼气到胃而已】。
真气运行法五步中,依次可能会出现的生理感觉(不一定全部出现,但可以拿来客观衡量进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算是妖怪及朋友这几年来的小结):
 
一二步中:
1.心窝温热(心窝是胃部。注意心口也无妨,但当心口发紧不适时,改为往下呼气注意胃部)
2.心窝沉重(连续两三天都稳定出现后,开始进入第二步,往下呼气注意小腹)
3.肠鸣放屁(正常,别在意,肚子响也很好玩。放屁就放吧,不要憋,应该不臭的,也没听说放屁放死过人)
4.小腹温热(感觉稳定后开始第三步,但意守时要把丹田位置偏后,切记切记不可在腹前,不然容易腹胀腹痛或欲望强烈,别忽视)
此时脾胃功能有明显改善。胃口可能会变大或变小,但精神很好。
【此二步绝对不可以忽视,千万不可自认为有基础就跳过】
三步中:
5.丹田开合
6.丹田运动
7.丹田饱满
8.丹田蕴珠(5-8,意守而已,别乱添花样比什么都好)
9.会阴跳动(或阴部发痒。有时会出现快感,克制欲望别乱想,不行就去看玄幻小说,那可是超强的纯YY),此时可以转守尾闾,每次用意点下小腹,然后是会阴,然后转守尾闾。也可依然守丹田(位置偏后)。
四步中:
10.尾闾气动(炼气过程中欲望来时可能尾骨附近微胀,只是不知道初学者此时是否会有此现象,没摸过)
11.命门气动(可以开始转守命门)
12.两肾汤煎(5-12中,有的人可能小腹内部形成一个循环,任其自然)
13.项背强急
14.玉枕阻遏
15.环头拘紧(13-15中,可以帮助呼气加压,呼气到小腹,依旧守命门。之前一直守丹田者,此时一定要开始改守命门。坚持)
16.玉枕通气
17.玉枕轰隆
18.头箍松解(初步通督)
19.头皮奇痒(恨不得把头皮挖去,坚持,勿挠,痒死也要忍)
20.百会灵动(到此督脉初步通,然后转接到任脉上形成循环)
21.印堂拘紧(之前任脉没通的,到此就辛苦了,要么从前额开始散开,要么气滞于头而种种不适)
22.舌尖颤麻(顺接任脉,从此如环运转)
此时任督循环,身心感受明显,始知以前种种用意不过虚妄。数日后新鲜感渐去,缓缓趋于平淡。
五步中:
23.津液甘醇(有时顶上如聚水珠,然后流下来,口水清甜无沫。此着甚紧要)
24.头微昏晕(神智很清醒,微晕但很舒服)
25.如痴如醉(身心舒畅,初遇到者此时不欲言语行动思考。但此不过是气机顺畅的初步反应而已)
26.内息偶现(循环虽然不如最初几日那么感觉强烈,但转得很明显、很稳定,有时甚至会突然出现逆转,有时呼吸也会暂停,或者吸气或呼气变得很长。切勿刻意追求,一切任其自然)
 
7.额前闪光(到此可以开始还丹)
这五步在正常情况下,就算是病人也应该可以在百日内完成,身体健康者应该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的。也有极个别的人一两周内即可到第四步初步开通任督循环,但要么是身体很好,要么是人病体虚,无论何种都需要继续练习直到稳定下来。
此五步完成即完成丹道第一步“运子午”,然后可以速速下手“小还丹”,片刻内神水还丹,然后就算是摸到丹道的边了。还丹之后内视可以见到有物,神气稳定后将身体内部放松,丹光反照上映于眉心,自然见到白光,即流行所谓“性光”(只是流行概念而已,其实离本来尚远)。至此可知,身心现象不过是一线之隔。
然后炼气,经过“凝神气、转卯酉、操八卦、大还丹”,乃至“合四象,现虚空”(乱起名字而已,无需在意,先做好可以作的再说,流程和方法还是看原来的帖子)。后天渐转至先天,归根复命,元气显现,才有资格真的炼丹(炼神炼形)。若有机缘见到本来,甚至元神显露,方可算真的入修行之门。
常见自称方法高明者,却说数年无进步,仅仅停留在身心感觉上却不起变化的方法真的对吗?方法正确,过程中少走弯路的话,从第一步开始到上面说的有资格,约需一年。如果有基础或很勤奋或体质好的,也许六个月就能搞定。但懒人肯定是没药医的(妖怪懒得该乱棍打死)。
有遇到不少做梦的,自说“元神”“婴儿”可化身万千,只可惜都是自己长相;知道对方错了还不敢乱说,免得对方不高兴。那些东西还差得远呢,不过是自我意识的缩影,依然是识神用事。元,就是本来,而不是玩弄意识造出来的。
也有遇到不少苦修的,很辛苦的见到本来,练出了真实“元婴”,并随着功力提高而成长。只是可惜了点,归根复命,不是老树发新芽。但这不算错,这本来也是丹道的一个特点,自己造一个真实的生命来保证不生死流转。只是当初能生出这生命的那个,在此肉身成形前在哪里,又是谁呢?呵呵,现在很多人喜欢这样认为的。
 
注意:
1.筑基中最难过的不是欲望一关,而是坚持。虽说是否遗精确实对生理上有影响,但此时才是初步,影响并不大,只能说当日所练消耗掉了而已,并无退步之说。妖怪认为丹道并非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似登山,坚持爬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可以歇脚了。关键还是在坚持上,时间是最基本的保证。方法正确,时间花的并不太多。根据妖怪几年来的经验以及和朋友的交流来看,筑基过程中每天约需一次一小时或二次40分钟或三次30分钟,是最基本的时间要求。(试究其原因,可能是现代人营养好,也可能是身体差架子轻容易立起来。)
2.筑基完成,算是初步精化气,任督的通也只是初步。如同小学生大学生都在学习数学,层次上有区别而已。一条排水管,每分钟流5吨水是通,每分钟流500吨水也是通。任督循环在生活中的初步验证就是感冒、鼻塞、打嗝,噎住等,转个几圈就没有事情了。任督循环就是所谓“小周天”,是最初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直到后面都要用到这个,切勿轻视。
3.通常情况下小周天通且还丹之后,性能力会提高很多(仅通小周天而不还丹,则不清楚,妖怪没遇到这样的例子)。无论是朋友自炼,还是有神修基础的人转开小周天(不还丹,但上丹田本来有光团),有妻室女友的多人都出现一些状况,在名副其实的“不耻下问”后得知平均性行为时间(有效接触期)在45分钟到3个小时之间,而且似乎可以更久,不过多人说中途体力不支提前释放了(名字就不说了,不想被殴死)。
听他们说开始几天时虽然时间长,但比平时软很多,几天后才正常。晕哦,一直不明白。在上海时查房中术资料,“宗筋,心气至则热,肾气至则刚”,那么很可能是肾气内收造成的。(感谢朋友无私提供例子,依然不说名字,因为付不起采访费。)就单身朋友以及妖怪自身状况而言,梦醒之间确实可以体会到闭锁的。只是大家公认,生理上的反应也许容易断绝,断除心理上的欲望相对难很多。
无论是双修还是房中,都是以内炼为基础的。可惜一直不知道正统双修的详细方法(是双修,不是单修,也不是双丢)。唉,房中易流于采补或纵欲,而双修对双方身心起点要求实在太高了(和朋友交换所知,类似道家地仙水平。差不多是心要不系情和欲,识得祖宗,明心见性;身要能任运先天元气,或修灵热拙火真的有成。)。只是妖怪和朋友们一直没见到有真会双修的,无论是密宗还是道家功。偶有听闻后互传资料,可惜所见不过是高明点的房中术或借用瑜伽术而已,再不就是古法的断章取义,至于那些流行所谓的东西就更是惨不忍睹
 
.之前所说筑基完成后可能有身心气质变化绝非虚妄,不过是体内阴阳调和气机顺畅而对于心理上的影响而已。近来将丹道与佛教显密以及瑜伽作比较,以丹道入手门槛最低,上手生理变化最明显,整个流程也最清晰,只是方法趋于过简(远不如其它宗教流派有多个方法选来选去,但这也正是丹道特色)。而且整个练习过程中,并没有虚无飘渺的炼心一说,而是在丹功的不断深入后,通过身上的种种生理心理反应来调节影响心,自然近道。(生理和心理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而身心之间一样可以互相影响乃至转化。
 
有关呼吸
无论你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呼吸,都不用在意;同样也不需要理会呼吸时的胸腹运动。只要你采用顺其自然(就是平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注意呼气、不管吸气就行,只要你照此做,即使现在不合适的呼吸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变得合适,呼吸逐渐变得顺畅。二贤庄主所言“修真斋上清源子说:吸气开始时也守丹田”,可能我在修真斋上没有说清楚。比如第三步要求凝神守丹田,正确的方法还是只注意呼气(当然如果因逐步入静自然忘记呼吸那是最好的),仍然不管吸气,但事实上无论是呼气阶段还是在吸气阶段都是在意守丹田。但对此,一般都不提,因为提出来后,听的人往往会不自然地注意吸气。至于某些功友说“注意力很容易注意吸气”,对此可以设法使自己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丹田
 
人体各部的关窍
问:请问人体各部的关窍如何?
曰:人身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尾闾在夹脊尽头,其关通内肾之窍。上行乃是一条髓路。名口漕溪,又曰黄河,此阳气上升之路。直上至第七节.与内肾两相对处,曰夹脊关。又上至脑后,曰玉枕关。此身后三关也。
人身前有三田,泥丸、土釜,华池是也。
泥丸为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其穴在眉心。入内一寸为明堂宫,再入内一寸为洞房宫,再入内一寸为泥九宫,即为上丹田。
眉心之下,向口中有二窍,即口内上腭,曰上鹊桥。
舌下亦有两窍,下通气管喉咙。颌下硬骨为喉,乃内外气出入之所,其气管有十二节,名曰重楼。
直下接肺窍以至于心。心下有一窍、名曰绛宫.乃龙虎交会之所。
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官、为中丹田。左明堂,有洞房,亦是虚间一穴。方圆一寸二分,乃藏气之所,炼丹之鼎。外与脐门相对、约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干里。自心至肾、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丹出一寸二分,总计八寸四分,合天地之全数;人身一天地也。
脐门内、号生门。中有七窍.下通外肾。外肾乃精气走泄之处。脐之后,肾之前,中间一穴、名曰偃月炉,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二分,名曰华池。乃下丹田藏精之所,采药之处。左明堂,有洞房,亦是虚间一穴,方圆一寸二分。此处合二窍、向上一窍通内肾、直下一窍通尾闾。中间一窍名曰“玄关”,无中生有之处;炼精炼到精满气足,自然产出真一之气、玄关自开。人身中有修炼金丹三窍,上窍离宫心位、外阳而内阴,中藏元神,为性、汞、龙、灵山是也。下窍是坎宫肾位,外阴而内阳、中藏元气,为命、铅、虎、气穴是也。命宫、坤户、、生门、密户.皆此一处。
人能凭真意,元神下凝命宫,自然超生了死。此上下二窍中间,又有养胎一窍,是空洞之所,虚无之高、乃人身中之正中,在心下脐上黄庭之处,中丹田是也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文火温养如何理解?
少火生气:练功至丹田有了明显感觉,就将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用文火温养,谓之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练功中呼气太用力,意念太重,致使丹田热烫,口干舌燥,耗伤阴液,谓之壮火食气。
文火温养:古人将呼吸比喻为风。将热能比喻为火,风盛则火旺。呼吸用力则热能增强。反之。风微则火微,呼吸和缓则热能温和。文火温养,是指呼吸微弱调匀,止于丹田,好象炼丹时用文火慢烧一样。通常在第三步功之后,意在培养真气,蓄积力量,使热气汇集丹田,旺盛生机,阴阳调和,为通督打基础。这是五步功法的重要环节。
 
周天歌详解
版权归修真斋论坛周天歌是讲周天运行的过程,其中,也夹着方法。是从第三步丹田真气培养充足,有经过下鹊桥的趋势时开始说起。周天歌的内容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趋夹脊;玉枕难过目视顶,行至天庭稍停息;眼前便是鹊桥路,十二重楼降下迟;华池神水频频咽,直入丹田海底虚。
第一、二句话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趋夹脊”。就是第三步的后阶段丹田真气充实,会阴已经跳动了,就将进入第四步的时候,可以微微提撮谷道,微微地,有个提肛的意念。有的人使大劲的提着,往往不舒服。有人问这是经常提呢,还是有时候提?就是这个力量来了,练功时感觉得气到这个时候,才提着,也不是什么都提着,人也受不了。这样一提肛,打尾闾就过去了。命门是尾闾 上去到第二腰椎那个地方,发热了,跳动了,那地方就命门了。命门穴过去后又往上走,走到第五胸椎,那才是夹脊关。一到夹脊的时候,今天还有人问,怎么背上抽紧,有几十斤重一样,感觉不舒服。这个不舒服不要害怕,等到力量足了往上一冲过了就好了。尾闾一转趋夹脊,所以那个脊背上皱吧吧的不舒服。夹脊一过再往上走就是玉枕关了。
第三句“玉枕难过目视顶”。到了玉枕这是第三关,一是玉枕本身就难过,二是路程远了到了这过不去怎么办?这时就给了你一个方法“目视顶”。目视顶不是翻上眼珠向上看,而是意识头顶,起个导引作用,因势利导。什么时候才能够导,得因时因势利导。就是这个气到了玉枕关,冲不过去,感觉头脑胀的不得了,有的这个头还卡吧卡吧地响,好像拿凿子剔一剔,有响声,说明真气到这个地方不好过去。到了这个时候力量很大,那么因势利导一意识就过去了。在这儿给了一个方法,“玉枕难过目视顶”。有的一听目视顶能行,气还没到就目视顶,视了两天还过不去,这是时机未到。时机一到,用这个方法,玉枕关就可以通过。
第四句话“行至天庭稍休息”。意思是到了天庭了到这儿停住又不动,停的时间会很长,这就不必要着急,着急也没用。老是感到不下来,就跑到这儿纠偏,跑到那儿纠偏,还必须* 你自己练功,把功练到了就行了。到了这个地方真气就要停留,这个地方也是真气气流活跃、汇聚的一个地方,那就越来越聚的紧,越厉害,越来越难受。想拉也拉不下来,它就是不那么听话。你就不要管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有点难受,刚一通关,这个地方就有点不舒服,很重,好像揪住一样。你不管它,不要在意。我们这个功法,通了关以后,叫你守上丹田,就不会难受的现象。等功做到了一定的程度 ,真气运行的很好,经络通畅,就自然而然地下来了。什么叫通关,过了玉枕关就叫通关,再不要计较这个,说我这还没通,那还没通。
第五句话是“眼前便是鹊桥路”。鹊 桥在哪里,舌头屈上上去就叫鹊桥,是把督脉上来的真气,通过舌抵上腭搭桥的那个地方接引下来,回到丹田。
第六句“十二重楼降下迟”。十二重楼在那里,就是整个胸腔体,背后的十二胸骨。这十二个胸骨,一边附着一根肋骨,有十二对肋条,形成了胸腔,说十二重楼降下迟,不是说下降的迟慢,而是说你第一步就练通任脉了,这时就再没什么感觉了,通过了这个地方,就感觉不到了。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这里不通了,而是没有了感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着急了。
第七句是“华池神水频频咽”。什么叫华池神水?就是舌头底下口腔里的津液。舌头底下有金津、玉液,这时分泌的唾液多了,分泌了以后要咽津,把它咽下去。这个津液呢,能够平息五脏余热,帮助消化,这是很好的东西,有的练功感觉不自然,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那是你着急了,练的力量大了。练自然以后,津液来的很多,能帮助消化,能灌溉五脏,觉着心情愉快,很自然。这里下来的津液就叫华池神水。“频频咽”就是有了就咽下去,不要吐。换古人说“气是延年药,津是续命芝“,就说明津液真气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直入丹田海底虚“。咽到那里去,往下咽就感觉好象通到丹田的一样。其实咽下去的津液是到不了丹田的,咽到胃里去到肠子里去了。说到丹田里去,那就是说是这么一咽对任脉有一种刺激,通过食道到胃里有一个刺激,刺激了一条植物神经,这么一刺激好象丹田里也有了感觉,就好象到了丹田里一样。这仅仅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咽到丹田里去了。假如说遇到一个懂生理的,就我们,一问就把你问的张嘴了,说不出来了。咱们知道这个道理就行了,咽下去是咽到胃里去,可是刺激了任脉的活动,所以丹田里也有感觉,就好象是到了丹田里一样。
从丹田下经督脉上去,又经任脉到丹田,这不是一个圈了吗,这一圈就是一个周天,所以叫周天歌。周天歌说明了这些问题,带上一些方法,讲清了周天道理。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练功练功就省事了
 
守窍若存若亡如何做 田诚阳道长
守窍的要妙,在于守而不守,既非死守,又非不守。假如死守一处,则易气机凝滞,淤塞不通,恐生弊端。假如失心不守,则易散漫无际,气机不聚,恐落空亡。因此丹书强调守窍之功,妙在有无之间,谓日:“着意头头错,无为 又落空。”又日:“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总之不可用意太过。亦不可完全无意。具体做法,开始可将意念守于窍位,然后逐渐忘掉,但又不可全忘,还要时时照顾。诀日:“先存后忘,知而不守。”其中精微,还要个人仔细悟解
 
如何理解“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有欲,说明你思想还不平静,还有想到这里,想到那里,这就叫有欲。这个时候还有杂念,那就用“观窍”的办法紧紧地守住丹田。窍指丹田,守住丹田,寄托你的思想,这样练得丹田活跃了,真气活动起来,头上也有了变化了,这是通关以后的现象。这个力量发挥出来后,你就守着这个力量,这就叫做妙,非常玄妙的意思。就是通关以后头上出来的活动现象,也有叫守上丹田的。这个是通关以后的现象
 
真气运行法的问答
《真气运行法》于1979年11月问世以来。已六次再版重印。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欢迎,纷纷照书练功,许多人获得了显着效益,治愈了多年的慢性疾病,恢复了健康。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提出了一些与练功有关的问题。现藉本书增订之际,将读者提出的主要问题,简复如下,以备实践真气运行法是参考。
1.真气运行法属于哪派功法?
答:本功法是综合了历代各家各派的功法,去粗存精,以《内经》真气运行学说总结成的一种功法,能防病治病,定期取效,所以称为“医疗保健”的一种功法。
2.真气运行法对哪些疾病有效?
答:真气运行法,是根据生理机制的需要用特定的方法,集中思想,调整呼吸,培养真气。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谢,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能力,调动人体生命固有抗病本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应当说它对所有慢性疾病都会有效,而与禁忌症和副作用。
3.真气运行法治疗疾病,要不要再配合药物治疗?
答:最好不配合药物治疗。如果需要时,在练功初期可少配合一些,至能停药时最好停药。如果患临时性疾病,则应视病情而定。
4.进行真气运行法练功,要不要配合体育锻炼?
答:真气运行法与体育锻炼没有什么抵触。真气运行法的动功也属于一种体育锻炼。不过,从事体育锻炼时,最好不要搞过份激烈的活动。
5.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能否进行真气运行法练功?
答:《真气运行法》一书,即为指导真气运行法练功之书。在练功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问题,可按照书中指出的原则去处理。
6.练功因故停了一个阶段,再练功时是否还须从头开始?
答:这要看练功程度和停练时间长短而定。若功夫深、停练时间短。没有大的影响;若功夫浅、停练时间长,就须从头开始。
7.练过其它功法,能不能再练真气运行法?
答:能。只要求在方法上不混淆就行了。若混淆在一起,就很难取得成功。
8.性生活对练功有影响吗?
答:有所影响。通关前要节制性生活,以免延迟通关,通关后要适当,以利恢复健康。
9.练功主要有哪些禁忌?
答: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下练功。当在风、雨、雷鸣时,亦须暂停练功,以免因受刺激而发生不适。
10.练功吃什么饮食为好?
答:一般说来,饮食应以清淡、新鲜及多样化为好。同时,慎食生葱、蒜、牛和犬马肉。
11. 性和男性练功一样么?月经来时可否练功?
答:男女在生理上有所不同,因而练功时就有区别。女性在怀孕期间不宜做气沉丹田和通关的追求,恐引起流产。月经来时不要意守下丹田,以免造成出血多或经期延长。只能静观鼻端,如已通关可守上丹田。除这些情况外,其余与男性是一样的。
12. 练习真气运行法采用哪种姿势为好?
答:练习真气运行法,采用立式、坐式、卧式均可。不过,初学者以采用垂腿坐式为好。因为垂腿坐式既便于掌握,又利于真气运行。
13. 采用卧式练功好不好?
答:练功应以坐式为主,立式、卧式可以辅助。卧式以侧卧为好。仰卧位压迫面太大,影响真气的运行,同时容易造成遗精现象。
14. 练功过程中体位能随时变换吗?
答:可以变换。如果觉得体位不适,可以随时变换,以求得舒适自然为好。
15. 真气运行法是采用什么样的呼吸?
答:请参考本书第三章第三节。不管那一步功,都不要注意胸腹活动。本书第三章第一、二节讲的。呼吸的胸腹活动和真气的循经运行,是自然的人体生理活动,不可在练功中主观追求,要顺乎自然。若主观追求,易造成思想混乱,对人体生理不利。
16. 真气运行法怎样收功?
答:真气运行法的基本守窍是丹田,且无由丹田向外引气的要求,故可不作气返丹田的收功。练功结束时,只须摩擦一下双手和面部,稍候缓解就行了。
17. 内气和外气有何区别?
答:内气即真气,是指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外气,是指随呼吸出入之气。如气沉丹田之气,是真气而不是外气;外气是沉不到丹田的。
18. 心窝部在哪里?
答:心窝部适当任脉巨阕穴真气运行法之部位,在胸骨剑突下一寸五分处。五步功中第一步“呼吸注意心窝部”,则指此穴为核心的范围,并非仅指巨阕穴而言。
19. 练功一定要舌抵上腭吗?
答:是的。舌抵上腭不仅可以使津液上潮,滋润口腔,而更重的要是“搭桥”,即在实现任督环流之际而起接通任督二脉的作用。
20. 通关后已实现了任督环流,继续练功应采取什么方法?
答:应采取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中的第五步功法——“元神蓄力育生机”。这步功法中的主观意念和主观作为,已减少到甚微的程度。具体作法,只须轻守丹田就行了。
21. 第三步功法要不要再往丹田送气?
答:调息凝神守丹田,关键在于凝神。因为已经通了任脉,形成气沉丹田的条件,只要意收丹田就可以达到丹田充实。如果觉得丹田无气,再加呼气注意丹田,则自然充实饱满。此步主要是用文火,防止过度发热,故少送气。
22. 什么叫文火温养?
答:古人将呼吸比喻为风,将热能比喻为火。风盛则火旺,呼吸用力则热能增强。反之,风微则火微,呼吸调匀则热能温和。真气运行法之五步功法,随步骤不同,而火候要求各异。文火温养,通常应用于第三步功之后。此乃宗《内经》“少火生气”之旨。以真气汇集丹田,盛旺生机,免致“壮火食气”之弊,使阴阳调和。
23. 练功一时静不下来怎么办?守丹田时守不住怎么办?
答:练功时静不下来,可参照本书所讲方法去做。丹田守不住,是因杂念太多。若能设法排除杂念,凝神于丹田,自然就能守住了。
24. 练功过程中容易昏睡怎么办?
答:目若垂帘。凝视鼻尖,至无睡意时,再守丹田。
25. 守窍部位不发热,有的还发凉,怎么办?
答:请参照本书第七章第三节,继续练功就是了。
26. 练功中突然没有感觉了怎么办?
答:不要追求感觉,继续练功到一定时候,感觉自会到来。
27. 练功出现病情加重怎么办?
答:要具体分析。一般规律是:真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足够力量向病邪作斗争时,就会出现病所不适,或似旧病发作,或出现如痰多、便秽、经多、鼻衄等现象。这些都是好事,一般不需要治疗。继续练功,会自然解决。当然,如果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则要适当处理。
28. 练功中出现失眠怎么办?
答:练功至一定功侯,其气充足,精神旺盛,睡眠减少。“神足不思睡”,不用耽心。
29. 练功出现心慌意乱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只会在个别人身上出现。一般为心情紧张或着急用力所致。注意将心情平静下来再练功,就可以逐步解决。
30. 一百天通不了关怎么办?通了关病不好怎么办?
答: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自然会达到目的。
31. 练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偏差?
答:只要按照本书五步功法的要求,不着急、不用力,不追求、不恐惧,尽量顺乎自然,尚未发现有出现偏差者。
32. 在五步功法中容易出现哪些主观感觉?
答:五步功法,是实现任督环流的有效方法。在实现任督环流过程中,是要出现许多生理变化的。这些生理变化,便引起主观感觉。
随着出现几率的参数,我们将其定为通督过程中的“主观感觉指征”。其主要有二十五种:(1)心窝温热;(2)心窝沉重;(3)肠鸣矢气;(4)丹田温热;(5)丹田开阖;(6)丹田运动;(7)丹田饱满;(8)丹田蕴珠;(9)会阴跳动;(10)尾闾气动;(11)命门气动;(12)两肾汤尖;(13)项背强急;(14)玉枕阻遏;(15)环头拘紧;(16)玉枕通气(17)玉枕轰隆;(18)头箍松解;(19)头皮奇痒;(20)百会灵动;(21)印堂拘紧;(22)舌尖颤麻;(23)津液甘醇;(24)头为昏晕;(25)如醉如痴。
33. 练功开始,周身不适,为什么?
答:因为练功要有一定的姿势和要求,初学者会感到精神紧张,身体拘紧。由于不习惯,所以感到头昏、心急、两肩沉重、腰酸及疲乏等现象。如果坚持一到两周,成为自然,则各种不适现象就会消失。
34. 练功中有时吸气困难,为什么?
答:真气运行法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就是说:呼气后不要考虑吸气问题。因为呼气时胸胁肌肉收缩,必待收缩力自然缓解,才能达到自然的吸气运动。如果呼气未完就想吸气,必然有吸气困难的感觉。因此,不注意吸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35. 真气已经深入丹田,为什么进入第三步功就找不到了?
答:丹田容积很大,有气则开,无气则阖。在第二步功末,真气进丹田时,丹田的感觉明显。进入第三步功,开始的一周左右,虽然真气不断地输入丹田,但以气少不盈而无感觉。这不是问题,也非方法错误,只要继续练功,丹田饱满感觉自来
36. 练功过程中,总想放屁怎么办?
答:真气运行法第二步功,主要的生理现象是肠鸣矢气,可以任其排出。第三步功后期至第四步功时,则要注意提肛控制,以免真气走失。
37. 一练功就想大便,到厕所又没有,出几个虚躬就完了,浑身乏力,为什么?
答:练功都要求放松,有人把放松过分强调,结果一上功真气下陷肛门,故重坠欲便。纠正方法是提肛吸气,忍耐片刻,自无便意。
 
38. 患遗精病多年不愈,练功后仅有梦遗是何原因?
答:遗精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梦而遗,一是无梦而滑。有梦而遗,属于轻型亢进型。只要改变不良习惯或加以治疗,清心寡欲,专心练功是会好的。无梦而滑,属于衰弱型。虽久治不愈,但在练功过程中往往由无梦而变有梦而遗,这是得效的表现。凡素患遗精者,多半都在后半夜三、四点钟遗精。若在此时练功,经过一段时间的纠正,自然会好的。
39. 小周天还没通,手足心有气感,是否通了大周天?大周天怎么练?
答:历代各家追求的都是小周天。因为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环节。小周天一通,大周天自通。任脉总统诸阴,任脉通了,手足阴经通气是正常现象。
40. 练功过程中,有时口水很多,有时口干舌燥,是何原因?
答:练功时,津液旺盛,是心肾相交,肾水上潮,内分泌旺盛的表现。如果练功不自然,或有意追求,或杂念纷扰,则心火上炎,故口干舌燥,心烦不宁。因此,宜放松意念,读六字诀,或暂时休息。
41. 练功受惊后怎么办?会不会造成偏差?
答:练功时受了惊吓,要了解一下情况,放心的再坐一会儿,把紧张情绪缓和下来。否则,会造成不适。
42. 练到第三步功小腹胀得厉害,就是不往督脉去,怎样办?
答:自觉丹田力量很充实,仍不通督,则要把意识转向命门(意守命门),很有效果。
43. 第四步功,项背强急,头闷拘紧,如何处理?
答:这是通督过程中必有的正常生理现象。若医者不知,乱投药物是非常有害的。只要加强练功,可以加多次数延长时间,很快通关,立即缓解。若心中惧怕,停止练功,延长通关时间,也就延长了痛苦的时间。此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44. 舌抵上腭,为什么有时吸住下不来,是否偏差?
答:不是偏差,是任督环流旺盛,阴阳电磁相吸所致。如要复原,作口腔运动,转移意念,如饮水、说话,即可缓解。
45. 通关后气在满身乱窜,欲罢不能,感觉躁扰不宁,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有人认为是极大的偏差,到处求救,结果都不能如愿,到一定的时间自会复常。出现这种情况者,主要是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质的人。在通了小周天、大周天之后,全身的触动现象要比一般人强烈的多,于是便产生了恐惧心理。若无人指导属于自练者,必致惊慌,到处问人,思想越紧张越严重。这并非偏差,而是通关后对神经系起纠正作用的一种表现。但由于自我精神紧张,故反应加剧。若能解除自我紧张情绪,就会立即轻松。练功人,功力越深,自身表现就越明显。只有安心静养,才能稳定自安。
46. 气从两侧上头,面部也有麻木感,算不算通关?
答:通关,必须从脊柱上行通过风府入脑。三阳荣于面,手三阳、足三阳哪一经上头都有触动现象,但都不能算通关。
47. 通关后气也少了,饮食也少了,是何原因?
答:通关之前,注意呼气,培养真气,感到力量日渐充实,饮食增加。一旦通了关,积聚的真气循环开了,所以自觉气少了。由于放松了呼气,肠胃功能活动减弱,所以饮食比前减少。因此,通关后仍需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功法。根据此情况,仍需第一步培养中丹田为好。
48. 通关后怎么练功?
答:这是人们常问的一句话,认为五步功完了再用什么方法?因此,须知方法是保证通关的。通关是完成了真气运行法的第一步,才算会练功了。今后下功夫即是方法,只要没有其它问题,按原来的意守丹田静坐即可。随着功夫的深浅,自然会强健身体、开发智慧,有更多的美妙境界出现。
49. 练功多年,功法也练了不少,就是通不了关,是何原因?
答:不论练哪种功法,都必须集中精力去练,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若随随便便的练,时间虽长,也是不会成功的。练功最忌这种功练几天,那种功练几天,或者杂乱无章的乱练,也是无法成功的。
50. 练功火候适度怎样掌握?
答:练功要很好的掌握火候适度。太过则壮火食气,不及则于身无补。为了掌握好这个限度,应从几个方面注意:(1)不能强力意守、操之过急,急求高效能。(2)呼吸要以自然悠缓的外呼吸推动内呼吸,使真气正常循经运行,决不可以意领气违背自然。(3)姿势要以中正舒适自然为主。这样做就会使内分泌旺盛,唾液分泌增多,消化功能加强。进一步练习,可使体呼吸旺盛,微似汗出。至此可以止练休息,勿使大汗淋漓,以免伤津。
51. 高血压病通督脉有危险吗?
答。我们观察了很多例高血压患者,只有通关后血压才能顺利下降,坚持练功并能保持长期稳定。一般在通关时血压都有些上升,但没有病理现象升高时的症状。所以,不必顾虑。
52. 练功十余日肝区胀闷不适,是何原因?
答:练功过程中常有这种现象。哪个脏腑有隐患,或者有外伤的部位,都会感到不适。这是真气和病邪作斗争的表现。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一旦真气战胜病邪,则病自然消失。凡患过肝病的人,在练第一步功时往往会感到旧病复发,只要坚持练下去就会好的。
53. 胃下垂患者到第三步功时,小腹向上抽痛,呃气是何原因?
答:真气运行法不断地给松弛了的胃体增强弹力,再加丹田充气给胃体以上浮力量,故在呼气时有向上拉的感觉,同时有呃气现象。这是胃本身功能恢复的现象。
54. 动功和静功先练哪一种好?
答:练功应以静功为主,动功为辅。练完静功,再以动功活动肢体。晨起。可先练动功五禽导引或漫步周天。
55. 五禽导引或漫步周天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效果好?
答:五禽导引,是以五种动物的习性和动作,结合内脏生理而制定的活动姿势。此法有利于导引经络而影响脏腑,使真气流通运行。同时它又属于桩功,对于增长气力运行大周天有显效。
漫步周天,是根据五行学说,外有五行内有五脏,并以五行生克之理制定的拳式。此拳式配合呼吸可沟通任督,使得一步完成一个小周天,再以拳式带动脏腑。此式是以小周天为主的练法。若用大、小周天作比较,应以漫步周天为优。若以健身易学着眼,应以五禽导引为好。总之,各具特点,自己选择。
56.练功什么时间最好?如何安排?
答:初学练功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时间就练,可以利用的时间不要白白浪费掉,功是时间的积累,那怕10分钟、8分钟都利用起来进步就快了。正式练功,能安排在一定时间更好。练功有素的,多注意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初学者不必。
 
57.练功面向的方向有关系吗?
答:关系不大。各家各派其说不一,面向哪个方面的都有。一般认为面南比较合乎自然。顺应地磁的方向,磁力对人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其它方向也各有说法。如,面东则曰向阳迎紫气之东来;向西则曰佛在西方,为极乐世界;向北则曰以北为上,神圣都是面南背北,表示尊重。这些都带有唯心色彩。总之,只要肯下功夫,面向哪里都能练好。
58.生了气练功成不成?
答:练功人怕生气。生气之后须等气消后再练。如果气一下消不了,最好念六字诀中之嘘字,很快就心平气和了。在练功中因气不顺而胸胁胀闷,也可以用嘘字治之。
59.练功中心烦意乱,口干舌燥应如何对待?
答:杂念多不能排除即有以上表现。先要设法排除杂念,或睁目稍息,或读六字诀呵字,以平心火,口内生津,咽津,心地平静后再练,切勿勉强坚持。
60.练功注意呼气,感觉吸气困难,胸闷,长吸一口气才舒服些,是何原因?
答:注意呼气,是胸胁向里收合横隔膜上升的一个生理活动。必须待这个收合的生理活动自然缓解了,才可以自然的达成吸气运动。这个吸气运动,是大气的压力自然向肺内输送空气时而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书中交代吸气任其自然,如果呼气未完,或者刚完,肋间肌和横隔膜还没有缓解其收缩力量时,便加
了吸气的意识,也就是吸的早了,就会吸不进气,感到胸闷气短,吸气困难。必须用力长吸一口气,才感舒服,这个问题的纠正,一是呼气不要太重,二是吸气任其自然,不要注意。
61.浑身发热出汗怎么办?
答:如果全身热的厉害,就不要过份注意出气,稍事休息,免得大汗淋漓而伤津液,微似汗出为好。
62.练真气运行法能不能以气治病?发气对身体有害处吗?
答:“真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真气,建设自己,为自己治病健身。真气充足后,本来就有向外放散的现象。为了不让真气外溢,在练功时要注意精神内守,在手印要求掐子午诀或孩儿诀(亦称握固),都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真气归于丹田。如果有意的将真气放出去,当然是一种损失。有人说为了给人治病嘛,这就要看你自己是否有病。即便是健康者,并且功底很厚,偶然为人作作治疗也无碍,经常使用必将招损。凡练“真法”者,首先告诫要保存真气建设自己。我们是传授功法者,不提倡发气。“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发气没什么希奇,要看你是什么目的。
63.一面采气一面发气人不会受损失吗?
答:一手采气 一手放气,两臂膀都伸直,成了一根大气筒。然而可以想一想,放出的气当然是自己体内的真气,这个真气是饮食呼吸摄取的阴精、阳精,化生的生命能量。采来的是什么气(假若真能采来)?如果是空气,就难以补偿损失;如果也是和真气一样的物质,这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一个结果。我们认为,一
手采气一手放气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说,伸出去的两只手都有感觉。这就要进一步考虑,可能两个劳宫穴都在向外放气。
64.第四步功反应强烈,有人腰部疼痛,有人心脏病加重,是何原因?
答:“真法”主要是发挥真气的自我调节,自我治疗,自我修复的治疗能力。凡是有病的部位,在真气通过时,都会发生正邪相争和重新修复的生理反应,感觉象是病症加重了。素患腰痛者会加重,但通过命门后即痊愈。心脏病患者气至夹脊关,病情会加重,一旦通过则疾病若失。其它部位也都是这样。只要坚持练功,万无一失。
65.“真法”可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吗?
答:可以。类风湿病是不易治疗的顽固病。觉一些患者,长期服药,类风湿没治好,胃又出现药源病,更增加了痛苦。练“真”首先使脾胃恢复健康,身体健康气血旺盛。然后打通经络,类风湿症状逐渐消失。但在气通经络时,因为正邪相争,患处一时的疼痛加剧,待经络通畅后病即痊愈(痛者不通,通则不痛)。效果相当不错,万勿因痛而辍练。
66.通关后气在头乱窜、扰乱思想,无法排除为什么?怎么办?
答:通关初期头上的一些小经络陆续贯通,必然有这些现象。用手掌轻轻抚摩可以暂时缓解,待完全通畅后会好的。有的人急于求成,通关力量还没有培养充足,用意识导引,犯了揠苗助长的错误,后继无力,不能正常循任督运转,因而只在头部旋转,越着急越厉害,成为精神负担。解决的办法,不要紧张、烦躁、或找外行人纠偏,安自然的依法练功,俟功力充足,任督循环旺盛,各个经络通畅,自然平复。然而总的力量如上丹田、下丹田则更加旺盛,不能误认为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才算正常。
 
67.练功时在某个部位感觉很明显,收功后仍很明显为什么?
答:练功主要是培养真气的力量(也就是数量)。有了这种力量,才能一步一步的前进。力量不足了,就不再进步。收功是表明暂时不练了,不是功力没有了,所以,在不练时功力照样存在。
68.练了别的功法,总感胸闷是什么原因?
答:练的功法可能是吸气的,有人追求通周天,用逆呼吸,致气上冲胸。练“真法”注意呼气,使真气沿任督下入丹田,自然痊愈。
69.眼前常常出现光团,注意追着看,光团往前跑,追着追着就不见了,是怎么一回事?
答:这是练功后眼睛放出的光,就象手电筒照的光亮一样,人往前走,光也向前。等你眼内光消失了,也就找不到了。这说明练功很有成果,可以叫做丹光。应该在收功的时候,将真气稳定在丹田内。即便睁眼看到光团,应该诸目内视丹田。稳定后再徐徐睁开眼睛,仍寓内视之意。
70.练功时常常元神出窍,山川大地看得都很清楚,这样好不好?如何对待?
答:练功能到此地步,算是达到了理想的目的。这种出窍现象不可避免,但不要作为一种能事好奇,一练功就想出游。须知出去一次也有一定的消耗,应该多做培养,加强本身的力量。开始出,不可太远,唯恐遇到障碍无力克服不能自回。也有人认为得意,每坐必出,成为习惯以致不能自控;更有的人以为自己了不起,使经常以此与人斗胜,结果消失了,为害非浅。保护、培养才是真正的对应方法,才能得到真正的修炼结果。
71.在练功时头上出现各种不同的光色,是怎么回事?
答:是五脏的气象。即肺白、心红、肝表、脾黄、肾黑。在练功不同程度表现出来,只宜精神内守,不宜追逐。
72.练功时有时看见美好的景致,有时看到难看丑恶的事物,有时见到神怪来侵,应如何对待?
答:修炼到一定程度,真气激发的生机旺盛,一些潜意识在入静时也就表现出来了,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幻觉。尤其是在通周天以后的一至二年中,一些神奇古怪的现象较多。只要自己稳往心神,好的不追求,坏的不害怕,不论它有千变万化,我自泰然处之。遇到以上情况,将眼睛睁开,千奇百怪一扫而光。这叫“慧剑斩乱丝”。以上情况因人而异个另人物别明显。坚持练功到一定时候就少见了。有这种现象的人,必然是出高功夫的。
 
真气运行法疑难解答:
1、真气运行法中的心窝部在哪里?
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2、练功过程中体位能随时改变吗?答:可以变化。以求舒适自然为最好
3、关于漏气问题。
放屁的现象,有的是漏气,有的不一定是。如果长时间肛门排气,全身乏力,精神不佳,就属于肛门漏气。但漏气的现象却却并非专指肛门矢气而言,有时候气自己呼呼地往外冒,前阴、后阴都有这种现象,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漏气,如果偶尔放一个屁,则属正常现象,肠腔里本存在积气,必须排除。即使肠腔积气较多,多放几个屁,也不要紧的。肠子的生理功能恢复以后,矢气连连的现象就没有了。练第三步功时往往肛门排气频频,这是正在纠正肠道功能之故。过了第三步,肠子的功能基本上得到调理,不产生气体了,矢气的现象随之消失。当然,不见得经第三步的调整,肠子功能就完全恢复了,所以可能到第三步时,也还常有排气现象,这也不等于漏气。什么情况下是漏气?就是在第二步、第三步的时候,排气成了习惯,不断地在排气。那么练第三步时,肠子里,丹田里真气非常饱满,肚子胀得很。在这种情况下,它那个气压力大了,丹田的压力大了,也可能把真气推压到肠腔里去了而放屁,这个叫漏气。漏气不只在前阴和后阴,而在各处都有漏气现象。前阴后阴漏气,就不容易把真气积聚起来。那么通关会推迟,会受到影响。纠正这个问题,如果是临时来的纠正,也不好办。那就站一站,两腿弯些,十趾抓地,两手撑在肋骨底下,牙齿咬紧,上提肛,这样能使气往上提,每天练功就站着练。有的人漏气时间较长,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纠正。需要有一个过程,十天、二十天,甚至长达几个月,坚持站着练功问题就慢慢解决了。必须坚持不懈,哪怕费事一些也要坚持。真气到了会阴,就好像面临一个三岔路口,前面是前阴、后面是肛门,都是歧路,所以在第三步后教给大家《周天歌》,一开头就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就是提醒大家要有意识地提肛,不让真气往后面泄漏,从而保证气通往尾闾之“正途”。所以尾闾是一个“关”,等过了尾闾,问题就不大了。如果气已到夹脊关,再放屁就不是漏气了。
4、真气运行法属于哪派功法?它的功理来源于何处?
真气运行法是综合了历代各家各派的功法,去粗存精,以《内经》真气运行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个人长期练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功法。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真气运行生命活动的内在表现,也是强身祛病的根本保证。体内真气旺盛,并按着一定的规律和路线集中和运行,那么身体就精力充沛,健康长寿。反之,如果真气消耗而不能及时得以补充,或气机逆乱,不能循经运行,则身体就会衰弱,百病由此而生。一旦真气消失,生命即告终止。真气运行法就是根据上述原理,根据人体阴阳互根,动静相育,体用并存,保持动态平衡的生理机制的需要,通过特定的精神状态要求(《内经》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运用特定的方法(五步功法)培育和调动真气,并促使其正常运行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气运行法区别于其它社会上流行的功法,在于本功真正来源于祖国医学,又得到现代医学的检验,是一套能防病治病,定期取效的医疗保健养生功法。
5、“有欲望观窍,无欲观妙”,应该如何理解。
“有欲望观窍,无欲观妙”,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有欲,说明你思想还不平静,还有想到这里,想到那里,这就叫有欲。这个时候还有杂念,那就用“观窍”的办法紧紧地守住丹田。窍指丹田,守住丹田,寄托你的思想,这样练得丹田活跃了,真气活动起来,头上也有了变化了,这是通关以后的现象。这个力量发挥出来后,你就守着这个力量,这就叫做妙,非常玄妙的意思。就是通关以后头上出来的活动现象,也有叫守上丹田的。这个是通关以后的现象。
 
6、《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练功指导》
李老少波教授于2002年六月由中国中医药局批准,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在诠释>的基础上,补全了"师之隐之"的第七卷,在原有的五步功法基础上,加进了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唳天.龙行挥云.健身十锦等五套动功.同时,对上述功法通督以后该炼什么第一次公开混元坐(混元桩).下河车搬运.上河车搬运.五行攒簇.五龙蛰法以及真气抟聚七种功法
上述十几种功法既各成一章又整体贯通给炼功指出了一个有章可寻的方法
>与>和>的区别,在这里本人一并回答.
>是李老少波教授于九十寿辰的封笔之作.是"法"和"论"的姊妹篇,也是"法"和"论"的最终提高篇.该书分上,下篇及附篇:上篇以增强生命活力,完整有序的动静功法系列和系统的真气运行法理论,构建了真气运行学说的基本体系;下篇穷究"三圣道"理论,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将真气运行学说根植于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化,理论体系渊源有自.附篇再以数据翔实的临床总结,实验研究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上下呼应,前后印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是李老少波教授于九十寿辰的封笔之作.是"法"和"论"的姊妹篇,也是"法"和"论"的最终提高篇.该书分上,下篇及附篇:上篇以增强生命活力,完整有序的动静功法系列和系统的真气运行法理论,构建了真气运行学说的基本体系;下篇穷究"三圣道"理论,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将真气运行学说根植于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化,理论体系渊源有自.附篇再以数据翔实的临床总结,实验研究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上下呼应,前后印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为了方便练功朋友,李老于2003年3月写了《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练功指导》内有答疑200问和一些必要的练功术语。
7、性命双修并非指动静兼修。
性命双修并非指动静兼修。至于如何理解性命双修可参考《真气运行学》一书 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静功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推动真气的运行,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管制机能,使内环境生机旺盛,从而防病治病;动功则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旺盛机体的生理机能。前者是静中求动,后者是动中求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过动功者多收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练动功必须有静功的基础,动静结合,效果更加理想。
真气运行法的动功有“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唳天“等。
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
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静功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推动真气的运行,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管制机能,使内环境生机旺盛,从而防病治病;动功则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旺盛机体的生理机能。前者是静中求动,后者是动中求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过动功者多收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练动功必须有静功的基础,动静结合,效果更加理想。
真气运行法的动功有“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唳天“等。
另外我想告诉你真气运行法是真正丹道周天功,至于为什么,只有靠你的实修来验证了,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
如果把十二经比作大河的话,那么奇经八脉就可以比作湖泽。故明。张介宾《类经》说:“经即大地之江河,络犹原野之百川也”。十二经中真气运行的盛衰要靠奇经八脉来平衡,其中尤以任督二脉为最重要。任脉在身前正中属阴,总领一身阴经;督脉在身后正中属阳总统一身之阳经。因此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在真气运行法实践中,任督脉一通,全身各条经络就先后都通了。
8、练功气到下丹田后,往往有 性欲亢动,甚至引起排精,是何缘故?有遗精现象,是不是还有通关的可能性?
练功气到下丹田后,往往有 性欲亢动,甚至引起排精,是何缘故?这个问题很重要,一般在练功过程中都会遇到,要引起注意。练功就是培养精气,精气神充足,才能达到通关,练功到了第二步后期和第三步时,下丹田之气渐渐饱满,达到一定程度后,真气开始下行,刺激性神经、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性欲冲动,这时应怎么办呢?总的原则是既要继续练功,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练功成败的关键时刻,马虎不得。出现性冲动和欲排精时,不能和平常一样练功,要用“四字诀“来解决。即吸、舔、撮、闭。具体方法:吸,就是吸气。舔,就是舌抵上腭,把上面两个孔堵住;有两个针刺的小孔,就象平常练功一样,堵住它。撮,就是提肛、闭锁肛门。闭,就是闭住五官九窍,耳不外闻,目不外视。呼吸要小心。过去有人把鼻子也夹住。总之,在这个时候不要像平常那么去做,用”四字诀“去控制。或者干脆站起来,练站功,改变一下练功姿势,使得精气不能自由放任地跑掉。就连平常的睡姿都要注意,不要把腿伸得长长的,要把腿卷起来,侧卧,这样睡觉可防止遗精。练功中一有这些情况时,就用这些办法,等到已经控制不住时,也就迟了。早点下手控制,叫它不要继续发展。
有的人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恼火得不得了,结果放弃了练功,很可惜。要坚持着练,总有一天会通的,就是要多费点时间,多费点功夫而已。不要因为这个就不练了,通关后遗精就好了。
9、吸,舔,撮,闭四字决:
吸,舔,撮,闭四字决:鼻中吸气以接先天;舌柱上腭以迎甘露; 紧撮谷道内中提; 塞兑(口)垂帘(闭眼)兼逆听(耳)。 书140页(二)“气成精”一节之现象用此法
10、何为“文火温养”?
答:古人将呼吸比喻为风,将神意比喻为为。注意呼吸,风盛则火旺,呼吸用力则热能增强。反之,风微则火微,呼吸和缓则热能温和。在修炼过程中,根据炼功步骤进行呼吸调整,故有“进阳火”、“退阴符”、“武火烹炼”、“文火温养“等名称,这就是“火候”。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也随步骤程序不同,而火候要求各异。文火温养,是指呼吸微弱调匀,止于丹田,好象炼丹时用文火慢烧一样,通常应用于第三步功之后,意在培养真气,蓄积力量,为第四步通督充分的准备。从医学理论分析,这是宗《内经》所谓”少火生气“之旨,以使真气汇集丹田,旺盛生机,免致”壮火食气“之弊端,使阴阳调和。这是真气运行法的重要练功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和遵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