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应用

潜龙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15
帖子
341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1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汤应用
一亲戚,小便少,四肢浮肿,口水特多,有时腹满痛,头项不舒服。如果双腿水肿减轻,则眼睑浮肿加重,感觉很累难以睁开,头不舒服也加重。稍有畏风,舌苔白腻水滑,脉沉缓。《伤寒论》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 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因考虑到其水肿和头项不舒服均是小便少引起,利其小便或诸症悉除,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3剂。服完2剂,昨天起床后感到胸有些闷痛,继续服第3剂。头项不舒服减轻,尿量有所增加。今天起床不再有胸闷痛。上方药量加倍,续服6剂。桂枝20克、芍药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不去桂枝者,取其辛温通阳,以利小便。
 
多谢分享
 
不去桂枝者,取其辛温通阳,以利小便
 
朋友,当你回这个帖的时候已经赚了1个金币
 
一亲戚,小便少,四肢浮肿,口水特多,有时腹满痛,头项不舒服。如果双腿水肿减轻,则眼睑浮肿加重,感觉很累难以睁开,头不舒服也加重。稍有畏风,舌苔白腻水滑,脉沉缓。《伤寒论》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 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因考虑到其水肿和头项不舒服均是小便少引起,利其小便或诸症悉除,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3剂。服完2剂,昨天起床后感到胸有些闷痛,继续服第3剂。头项不舒服减轻,尿量有所增加。今天起床不再有胸闷痛。上方药量加倍,续服6剂。桂枝20克、芍药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不去桂枝者,取其辛温通阳,以利小便
 
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3剂。服完2剂,昨天起床后感到胸有些闷痛,继续服第3剂。头项不舒服减轻,尿量有所增加。今天起床不再有胸闷痛。上方药量加倍,续服6剂。桂枝20克、芍药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
 
一亲戚,小便少,四肢浮肿,口水特多,有时腹满痛,头项不舒服。如果双腿水肿减轻,则眼睑浮肿加重,感觉很累难以睁开,头不舒服也加重。稍有畏风,舌苔白腻水滑,脉沉缓。《伤寒论》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 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因考虑到其水肿和头项不舒服均是小便少引起,利其小便或诸症悉除,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3剂。服完2剂,昨天起床后感到胸有些闷痛,继续服第3剂。头项不舒服减轻,尿量有所增加。今天起床不再有胸闷痛。上方药量加倍,续服6剂。桂枝20克、芍药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不去桂枝者,取其辛温通阳,以利小便
 
一亲戚,小便少,四肢浮肿,口水特多,有时腹满痛,头项不舒服。如果双腿水肿减轻,则眼睑浮肿加重,感觉很累难以睁开,头不舒服也加重。稍有畏风,舌苔白腻水滑,脉沉缓。《伤寒论》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 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因考虑到其水肿和头项不舒服均是小便少引起,利其小便或诸症悉除,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3剂。服完2剂,昨天起床后感到胸有些闷痛,继续服第3剂。头项不舒服减轻,尿量有所增加。今天起床不再有胸闷痛。上方药量加倍,续服6剂。桂枝20克、芍药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不去桂枝者,取其辛温通阳,以利小便
 
一亲戚,小便少,四肢浮肿,口水特多,有时腹满痛,头项不舒服。如果双腿水肿减轻,则眼睑浮肿加重,感觉很累难以睁开,头不舒服也加重。稍有畏风,舌苔白腻水滑,脉沉缓。《伤寒论》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 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因考虑到其水肿和头项不舒服均是小便少引起,利其小便或诸症悉除,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3剂。服完2剂,昨天起床后感到胸有些闷痛,继续服第3剂。头项不舒服减轻,尿量有所增加。今天起床不再有胸闷痛。上方药量加倍,续服6剂。桂枝20克、芍药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不去桂枝者,取其辛温通阳,以利小便
 
我觉得不去桂。应该从患者畏风,未发热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通阳、利小便。此汤并非因为不通阳而导致的小便不利,否则此汤就不会有“去桂”二字了。

我瞎琢磨的,见笑。
 
刚搜索了下此汤的资料。发现此汤的理解上,我们还是理解的不够。

各家论述

①《尚论篇》:在表之风寒未除,而在里之水饮上逆,故变五苓两解表里之法,而用茯苓、白术为主治。去桂者,以已误不可复用也。然桂枝虽不可用,其部下诸属,皆所必需。倘并不用芍药以收阴,甘草、姜、枣以益虚而和脾胃,其何以定误汗、误下之变耶?故更一主将,而一军用命甚矣,仲景立方之神也。

②《伤寒贯珠集》:表邪挟饮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则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饮于里,饮去则不特满痛除,而表邪无附,亦自解矣。

③《古方选注》:苓、术、芍、甘,治太阳里水法也。解肌或下,水邪不去,而反变症,是非解肌者矣,当去桂枝,而以苓、术、生姜代桂枝行阳,存芍药以收阴;不取辛甘发散于表,取苓、芍约阴利水,甘、枣培土制水,即太阳入里用五苓表里两解之义也。 ④《伤寒论类方》:凡方中有加减法,皆佐使之药,若去其君药,则另立方名。今去桂枝为名,所不可解。殆以此方虽去桂枝,而意仍不离乎桂枝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