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厥阴证并不是太阴证的下一个阶段

我喜欢把少阴病当表症,这样治表的就是两味主药麻黄和附了,而桂枝汤证我喜欢归为虚证类,所以在我的归类里

看来您是主要以经方为中心,这样比较实用。但纯粹的六经理论问题也有讨论的价值,更有利于对证用方。
 
学六经最活的是叶天士,看他用药都十分简约其实学的仲景。我老师比较偏叶天士但我曾经不以为然或者入不去,现在越来越觉得那才是功力,呵呵。
 
伤寒以阴阳多少分六病。有“随经入里”一说,但无六经为病之论。可参原文。
厥阴,同缺阴,阴之尽也。故痛热、冲心、下利脓血,阴尽之象也。
 
伤寒以阴阳多少分六病。有“随经入里”一说,但无六经为病之论。可参原文。
厥阴,同缺阴,阴之尽也。故痛

您这个是比较传统的说法!请问出处?
 
请问伤寒论里的条目就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而且里面更是直接称“太阳病”等等该如何解释?
 
厥阴证我们看比较权威的医宗金鉴的解释:“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藏,与少阳为表里者也。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邪至其经,从化各异;若其人素偏于热,则邪从阳化,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蛔厥,口烂,咽痛,喉痹,痈脓,便血等阳证见矣;若其人素偏于寒,则邪从阴化,故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肤冷,藏厥,下利,除中等阴证见矣。所以少阳不解,传变厥阴而病危,厥阴病衰,转属少阳为欲愈,阴阳消长,大伏危机。兹以阴阳从化,厥热胜复之微旨,详发于篇中,俾临证者,诊治有要道焉。”其意也是阴尽阳生,但同时说了那么多严重的情况,因此绝对不是什么“曙光初现”的意思……
后面说“与少阳为表里者也”“ 所以少阳不解,传变厥阴而病危,厥阴病衰,转属少阳为欲愈,阴阳消长,大伏危机。”就是和少阳的对应关系。
 
刘渡舟的解释是:“厥阴病一般是继发的,直中的比较少,大多从少阴病传入,或者用凉药误治传入。古人说.两阴交尽,名曰厥阴.。两阴就是太阴和少阴,两阴交尽,到了极点了,最后才叫厥阴。.厥.就是阴之极也。从疾病发展上来看,它的阴盛又强于少阴,所以叫厥阴。”(伤寒论讲稿)这里他说“从疾病发展上来看,它的阴盛又强于少阴”——当然这是一个传统的意思,但前面说“大多从少阴病传入,或者用凉药误治传入”应该是比少阴重的,按逻辑说。因此这里有矛盾。
 
请问伤寒论里的条目就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而且里面更是直接称“太阳病”等等该如何

正如您所言,条目就是这样。原文正是如此。
以经证经,个人相信并推崇的,正是如您所见到的一样,用经典本身的原文,最能证明作者的本意。

对三阴三阳,我多处都曾说及。欢迎你多多指教。

http://www.mingyi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311%C9%CB%BA%AE%B7%D6%C6%AA
这是以前说的,说伤寒分篇时谈过。
 
我读伤寒,多年就不看诸注家了。
他说他的,或许有它的道理吧,包括我的老师刘渡舟的一些观点。上学时就走过这一步,入进去并跳出来。课堂上刘的大弟子和刘老间断给本科生上课时,就分析刘老的观点和伤寒的本身的异同。
学术可以争论、批评,不妨我们对刘老的尊敬。
 
其始也,读注以从博,其继也,读经以返约。
 
正如您所言,条目就是这样。原文正是如此。
以经证经,个人相信并推崇的,正是如您所见到的一样,用经典

很钦佩您!如果这种模式应用对了可能威力很大。
 
对于前辈注家我这样看,都难免有缺陷但都有自己在历史上的贡献!无非分两派,一派比较传统,循规蹈矩,完全按王叔和整理的顺序解释,往往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但也比较见功力。可供采择的很多;另一派注入己见,时有真知灼见,但也不乏过度发挥的地方。
 
刘是比较正统的,推崇陈修园这些,然后又主张伤寒论是继承内经的,所以必须拿内经的道理来解释。但后来一派认为伤寒论继承神农本草经更多!
 
说到注家起码成无己,柯琴这几个是有很大价值的,真没他们真读白文就自己贯通了?!我不认为必须迷信前人但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其实三阴之排序更多形式意义,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三阴也是这样的例子。
 
成注,开以内经注伤寒之先;清代柯琴和尤在泾,的确是很好的文章,文字水平甚高。
不评诸家优劣长短,有评都是个人所见。
皆无如原文明晰简约。
 
后来的《伤寒六书》《重订通俗伤寒论》也水平甚高。
 
伤寒,后来成了“伤寒学”,那都是学伤寒的搞的。
或各有其理。
究其实,无如看原文。
 
伤寒病分;简单伤寒,复杂伤寒,恶性伤寒,是一个传一个,是寒夹带,风,湿,热,燥,火,结。积累于厥阴,积累到三或四zhzh
 
伤寒病分;简单伤寒,复杂伤寒,恶性伤寒,是一个传一个,是寒夹带,风,湿,热,燥,火,结。积累于厥阴,

谢谢您的赐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