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6/30
- 帖子
- 1390
- 获得点赞
- 2
- 声望
- 38
说到中医的高层次无疑是以叶天士,孟河学派所代表的那种用药轻灵而且绵密的作风——已经将其上升到一种美的程度了……
时至今日,即使不是故意硬平和,但现在的中医倾向(主流院校的所谓科学化、现代化做法)都太急功近利!用药都太露,没有一点余地和含蓄的地方,如同叠罗汉,也就是把中医强调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力的特点给甩掉了!更别提什么轻灵和四两拨千斤了——简直是硬扳。
这其实是一种无能和倒退!如同一个人没有什么技巧和水平,就是凭嗓门大和用力气……不光效率低,而且坏事。但大部分人还不认为,就是因为中医的真谛没有掌握。
应该说药少效宏是历代名医所追求的,历史上易水学派的算用药多的了,如李杲,可跟现在的比较也没有“及格”。
从根子上说是由于现在的中医科班教育和资格考试模式!它们对于真正的人才纯粹是一种蹂躏和折磨!如果你通过了它的考察自己还不乱方向那就是圣人!实际就是多好的人都得给带到沟里去,四不像。
正确的方向应该是以西就中,而不是以中就西——先认为中医没有人家“先进”,这就前提错了。
纯粹是思维的混乱,而不是有机的结合和互补!这块才望闻问切那边又是CT,各种数据,尤其是体系的混乱……
时至今日,即使不是故意硬平和,但现在的中医倾向(主流院校的所谓科学化、现代化做法)都太急功近利!用药都太露,没有一点余地和含蓄的地方,如同叠罗汉,也就是把中医强调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力的特点给甩掉了!更别提什么轻灵和四两拨千斤了——简直是硬扳。
这其实是一种无能和倒退!如同一个人没有什么技巧和水平,就是凭嗓门大和用力气……不光效率低,而且坏事。但大部分人还不认为,就是因为中医的真谛没有掌握。
应该说药少效宏是历代名医所追求的,历史上易水学派的算用药多的了,如李杲,可跟现在的比较也没有“及格”。
从根子上说是由于现在的中医科班教育和资格考试模式!它们对于真正的人才纯粹是一种蹂躏和折磨!如果你通过了它的考察自己还不乱方向那就是圣人!实际就是多好的人都得给带到沟里去,四不像。
正确的方向应该是以西就中,而不是以中就西——先认为中医没有人家“先进”,这就前提错了。
纯粹是思维的混乱,而不是有机的结合和互补!这块才望闻问切那边又是CT,各种数据,尤其是体系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