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感冒小病一例分析

金谷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6/18
帖子
10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感冒是个小病,分析真没什么必要。
不过就是个小病,也多有老广迷信中医药致半月一月不好的。深感术业不精对不起老广的信任。
陈某,男,40岁。
咳嗽胸痛十天。
广东近日高温,夜吹空调后,出现恶风头痛、咽痛、咳嗽、清涕,外院某名老中医处就诊,诊为感冒(风热型)。服银翘散加桑菊饮六剂。效不理想。
刻诊:恶风头痛仍有,并出现胸痛。口干,不发热,无便秘。舌深红不干,咽充血而色淡。脉弦。
诊断:咳嗽
证型:外寒内热
分析:暑热汗出,毛孔开张,夜袭寒风,风寒因闭。故见头痛恶风之表证;汗出阴少,火热内生,肺受其灼,而有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咽痛、咳嗽、清涕,风之袭表也。咽虽痛,而色淡,不从风热,从寒也。脉弦从风。
治法:表散风寒,内清痰热
处方:麻黄汤加石膏麦冬
伍剂。
反馈:一剂减,三剂过半,五剂愈。每服日新。

讨论:
几种可能:
1、前医治得差不多了,正好我运气好,接手就好了。若前医续治,难保不会再加一剂也愈。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对病人一般采用这种解释。
2、病因明确,风寒所致,寒热不分,药后病日进,从过程看,这个也是存在的。这是自己考虑。
3、咽虽痛,因淡红不从热而从寒。痰胶粘,虽恶风而不仅从表。
4、合运气,知现实天气暑热,汗出伤津,有证可见,不可忽视。——这是门内说的。
5、不可拘方对病,在合天气生活环境、具体表现,辨证论方。有方可守,效可日新。

——只可示蒙童,对一些年轻初学者或有意义吧。不当法眼,见笑大方,敬请指正。
 
"咽虽痛,而色淡,不从风热,从寒也。" 记得这句了, 谢谢老师!
 
本例当为凉遏,广东本少麻黄证,但是前医诊断不准确,还连续辛凉解表6剂,致使寒凉冰伏,不用麻黄难以疏散
 
赵老将误用凉药的结果分为四个阶段:湿阻或凉阻---凉遏---寒凝--冰伏
 
散表寒见汗出寒即解,就要去表药而清里热,怎么从头到尾都这一个处方啊?
 
在下在广东多年,对此症状自身经历颇多,起先多用银翘,但易遗留咳痰,后来用桂枝汤加银花,虽然方子有些不伦,但一剂可已干净利落,甚至单用桂枝加银花即可,而且后来感冒少,且轻,
常叹赞中医之妙!
 
另外,就我自身对感冒的体验,感冒不是卒然而成,感冒前几天会有些预兆,如精神不振,嗜睡,大便不正常等,似乎是有邪早伏,于是偶尔喝口凉水或一阵冷风便引发了感冒症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楼上诸位的经验和体会都很好。很值得我学习,感谢。
8楼之说甚是。
先是疲劳、体虚、腠理不固,而后风邪易袭。
广东天热,动辙汗出。去年初来,见本地人参汤当饭,大热的天怎么没事呢?日久见知,气随津泄,又更明白仲景用白虎加人参治烦渴之有理、有实也。
 
艺高德馨!感冒可加黄芪补气。曾摸过一人没感冒,脉象开始有点急了。两天后感冒。当时瞎猜,猜了三个中了一个。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