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两个月的艾灸历程!

liangshuwen0414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25
帖子
103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37
从进入中医世界的四个月以来,原本单调的实验室生活变得丰富了。加入华夏中医论坛这个大家庭开始,我基本每天都来,因《我的小试验》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莽撞,故而现在多潜水,多学习,多思考。学习中医,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带着自身或者家人朋友的病痛开始学的。一开始,我什么版块都看,什么书都看,虽然经常看不懂。书,我从简单的开始,像图类的,《舌诊图谱》,《经络图》,《神农本草经图谱》等,像小儿看图说话一样,带给我直接和生动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从基础理论看,源于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性格,不告诉我为什么,我不开心,所以就看《中医理论基础》,《黄帝内经》,《易经初步》等,浏览,能记住多少就多少,记住的必然是我理解的。后来,我就开始寻中医之法,看《伤寒论》,名中医的医案等。今天应小草版主之邀,来掰一掰我的艾灸历程。
今年初春时,我严重感冒发烧了一场,历经半个月,人也消瘦了,还落下腹中冷痛的毛病,伴随轻度拉肚子,还有其他症状,清早起来,打喷嚏流鼻涕,怕冷畏风,动则出大汗而手足经常冰凉,脉细微,舌偏紫,有紫色瘀斑,苔白,两边齿痕等,当时我向土枪中医咨询过,他的诊断是脾肾阳虚,因为在学校没法好好煮中药,所以我选择了艾灸。艾为纯阳之火,对于像我这样虚寒的人,效果尤为显著,当然之前也有恶补艾灸的基础知识。刚开始,我自己做锥型的艾柱,放在穴位上,或者隔姜灸,可太烫,发生质的转变是从使用木质的随身灸盒开始,第一次艾灸的感受犹如发生在昨日,当时取穴,脐下三寸关元,脐上四寸中脘(胃经常纳呆),时间为20-30分钟,感受到了灸带来的透热,传热以及扩热,小腹里咕噜咕噜作响,觉得温暖,很舒服,胃气下沉,皮肤上一层水,第一次甚至就出现了灸感,从关元有两条细线走向胸部,人昏昏沉沉,那天从中午灸后睡了一下午,晚上很早睡了,第二天又睡到八点,午后拉肚子,水样便,之后我每天灸关元和中脘,三天后,又拉肚子,一边猛喝生姜红糖红枣水,上火严重,就改喝白开水,奇怪的是,偶尔出现灸感。一段时间以后,我开始灸神阙,大椎,肝腧,命门,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膻中等,每天最多一次灸四个不同的穴位,一周停一到两次。我的灸感比较强,神阙,很明显的透热,但还没有明显的与命门的通感;大椎穴,灸的时候痒,有风;肝腧,直接透热至前胸;命门,整个腰部及臀部都有热感;足三里,灸时觉得胃里舒坦,灸感先向下往足部走,一段时间后向上往大腿走,明显调理了脾胃,胃口好,胀感减轻。就这样,除了月经期,一周一直保持至少三次的艾灸,对身体的调理是不言而喻的,不拉肚子了,不像之前那么怕冷了,舌上瘀斑不见了,不怎么出大汗等,不过,齿痕犹在,还是比其他同学怕冷的,所以我要不断努力,向前进!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教!
 
例假的时候也可以艾灸的啊~~对痛经效果是蛮好的!
 
肝体阴而用阳,意思就是说肝不可以热,热了肝经之气就不能向上升腾而出现目干头晕。所以一个针灸学者尽量不要调理肝俞穴,特别是灸。
 
我想打算试试艾灸,但就是感觉就是味道太浓了,感觉灸完身上还一大股艾灸的味道。
 
加强身体锻炼,就会有神阙和名门的同感
 
肝体阴而用阳,意思就是说肝不可以热,热了肝经之气就不能向上升腾而出现目干头晕。所以一个针灸

肝主生发,为什么热了就不能向上升呢? 头晕目眩是不是因为肝经生发过度,胆经不降造成的。
 
肝主生发,为什么热了就不能向上升呢? 头晕目眩是不是因为肝经生发过度,胆经不降造成的。

肝体阴而用阳。这句话当你理解错误的时候会认为:肝阳向上生发是合理的,实际这么理解是错误的。正确的理解是:当肝血充足时,肝之阴血才会向上走,而向上向外走的过程,叫“升”,在中医里,生、宣、上、外均称为阳。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当肝血充足时,肝所藏之阴精才能向上宣发,而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头目眩晕是因为干血不足,而虚火上越造成的,是肝阴不足的表现。明白了吗?
 
肝主生发,为什么热了就不能向上升呢? 头晕目眩是不是因为肝经生发过度,胆经不降造成的。

肝体阴而用阳。这句话当你理解错误的时候会认为:肝阳向上生发是合理的,实际这么理解是错误的。正确的理解是:当肝血充足时,肝之阴血才会向上走,而向上向外走的过程,叫“升”,在中医里,生、宣、上、外均称为阳。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当肝血充足时,肝所藏之阴精才能向上宣发,而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头目眩晕是因为干血不足,而虚火上越造成的,是肝阴不足的表现。明白了吗?
 
肝体阴而用阳。这句话当你理解错误的时候会认为:肝阳向上生发是合理的,实际这么理解是错误的。正确的理

是不是这样理解,正常情况下,肝的生发,可以把气血都升上去。现在肝阴不足的时候,只走气,没走血(血走的不够),导致上面气血不平衡,也就是阴阳不协调。出现阳多阴少,导致头晕目眩。
我现在不是很理解。肝为阴脏,主收藏,藏的到底是什么?我一直理解为,藏血,就是藏阴。那肾中真阳是怎么上升的?通过什么上升的?
 
是不是这样理解,正常情况下,肝的生发,可以把气血都升上去。现在肝阴不足的时候,只走气,没走血(血走

你的第一段理解的很正确。
肾中阳气,我认为它:凡是需要过滤的,它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它与肾阴相平;而肾阴具有濡养作用,它主要对脑、骨、髓、窍{比如:耳、目}、肝等的直接濡养,而这种濡养后产生的垃圾需要肾阳的推动过滤作用而进入血管通过肾后排出体外。而肾阴与肾阳之间具有互相克制作用。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一定正确。见笑。
 
肝体阴而用阳。这句话当你理解错误的时候会认为:肝阳向上生发是合理的,实际这么理解是错误的。正确的理

我觉得您说的很对。
 
是不是这样理解,正常情况下,肝的生发,可以把气血都升上去。现在肝阴不足的时候,只走气,没走血(血走

肝所藏的就是肾中多余的阴精,这种阴精是通过脾化生而来的。而脾的通透作用是肾阳来完成得,所以我主张脾肾互克互生理论。不一定正确,见笑。
 
我想打算试试艾灸,但就是感觉就是味道太浓了,感觉灸完身上还一大股艾灸的味道。

可以试用其他温和发热的,比如热宝,台灯一类,不一定非用艾灸。只是效果不如艾灸那么迅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