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严世芸证治经验七、室内传导阻滞

花香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773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44
本病属中医学“胸痹或心痹”范畴,临床以心悸、胸闷为主要表现,可伴胸痛、气短、乏力等。脉象在节律或频率方面可无明显异常。常出现细脉、弦脉或滑脉等脉象。

本病的病机关键为心脾两虚,湿邪停蓄,导致心脉痹阻,血流不畅而发病。凡思虑过度,大病久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先天禀赋不足均可使心脾气虚,脾虚则失于健运而心失所养,心之气阴失养而亏虚,或脾不运化水湿,水湿痰饮内停,终致心脉瘀阻而患本病。

1.心气阴虚、心脉瘀阻:症见心痛时作,心悸气短,胸闷憋气,疲乏无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质暗红或嫩红裂,少苔或薄白苔,脉细弱或弦细。治疗宜益气养阴,理气通脉。基本方:太子参12g 麦冬12g 五味子6g 生地、熟地各20g 生黄芪30g 桃仁12g 川芎12g 红花6g 细辛6g 木通6g 佛手12g 桂枝12g 白芍15g 炙甘草6g 当归12g。

2.心脾不足、痰瘀内阻:症见心痛时作,心悸,气短,乏力,胸胁苦满,脘腹痞胀,二便不爽,纳不佳,舌胖质淡暗,苔白厚腻,脉沉细而滑或弦滑。治疗宜益气通脉,理气化痰。基本方:党参12g 生黄芪30g 升麻12g 当归12g 陈皮 6g 白术、白芍各15g 炙甘草6g 砂仁、蔻仁各6g(后下),柴胡12g 香附12g 川芎12g 枳壳12g 茯苓12g 半夏12g 丹参20g 檀香6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