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3/21
- 帖子
- 174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手册,疾病治疗都是把“症状鉴别诊断”放在挺首要的地位的,而把查找病原多是放在辅助诊断的。几十年过去进入新世纪了,我们的医学真是发达了,脊柱裂小便失禁,发明反射弧;病了,先给你来他百捌几十项检测检查,结果小蜱虫咬了一口布尼亚病毒血小板减少伴发热。神经不反射小便失禁,小便失禁就是神经不能反射了;小蜱虫咬带来了布尼亚病毒造成血小板减少伴发热,血小板减少伴发热就是蜱虫叮咬带来的病毒造成,这都是什么呀?神经论、病菌病毒微生物发明者的故乡苏联、法兰西用到了这样的极致了吗?没有了症状鉴别、辨证,有越来越多高精尖的医疗仪器设备,有了这“科学利器”,检啊治啊,学会用就行了,怎么赚钱怎么办,可是,自己病了亲人病了,也不会症状鉴别、辨证治了。确也还有用心用经验的医生,也检查,检查结果相同,能依据症状斟酌治法用药,治效好还省钱,但少见了,其实这才是真正科学的,再把这强调全面加强,放重中之重位置,就接近、类辨证论治了,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