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炮制

白药子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头花千金藤的干燥根。

『常用名』白药。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9~15克。

『贮存』装箱子内,防潮,防虫蛀。
 
当归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常用名』秦当归、西当归、甘白。

『产地』甘肃、四川。

『采收季节』霜降后采挖。

『炮制方法』将当归装入麻袋内,撞去灰尘,取出后用冷水洗当归上半身,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每天翻动,如有硬结选出,喷水再润,全部润透,取出切片或刨2厘厚片,撒入簸箕内,上盖白纸按平晒干。在二、四、八月间天气回潮,将当归放入潮湿地上,经常翻动,使其回潮均匀,取出刷去灰尘,切片或刨2厘厚片,晒法同上。若取其止血,则炒炭,将锅烧热,投入药片炒至微黑色,取出放地下摊冷。若取其活血散瘀,则用酒炒,每斤药片用酒2两,撒入药内拌匀,稍润片刻、投入锅内炒至微黄色。若取其健脾止泻,则用土炒,每斤药片用黄土粉4两,投入锅内炒热,再将药片放锅内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土,摊冷收藏。

『用量』12~18克。

『贮存』装缸内或木箱内按紧,加盖防潮及走油。4~8月是生虫季节,应放硫磺箱内保存。
 
川贝母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常用名』川尖贝、松贝、芦贝。

『产地』四川、湖北。

『采收季节』家种夏季采挖,野生春季采挖。

『炮制方法』冬春季用温水浸片刻,夏秋季用冷水稍浸片刻,捞起滤干水份,放磁盆内,加盖湿布,润4小时取出,用竹扦去心及根须,后用清水抢洗,捞起晒干,用时打碎或研粉。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瓷瓶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浙贝母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常用名』象贝、大贝、元宝贝。

『产地』浙江东阳、义乌等地。

『采收季节』夏季5月前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冬春用温水浸6~8小时,夏秋用冷水浸3~4小时,捞入筛内,滤干水分,放缸内每天翻动润透取出,防止变色,切1分厚片晒干。

『用量』6~18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虫防潮。
 
伊贝母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磷茎。

『常用名』伊贝。

『产地』新疆。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配方时打碎用。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或缸内,加盖。
 
百合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片。

『常用名』野百合。

『产地』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用清水洗净泥土,放木瓶内,蒸至上汽,取出晒干。干品,洗净晒干,若取其润肺止咳,则以蜜炙,每斤药用蜂蜜3两,倒入锅内煮开再投入药拌炒,至金黄色取出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或缸内加盖,防灰尘。
 
薤白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干燥鳞茎。

『常用名』小薤白。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春末夏初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洗净泥土,投入开水里,立即捞起,再放蒸笼内蒸至上汽,取出晒干。若取其行气散寒,则用酒炒,每斤药用酒1两,撤入药内拌匀,稍润片刻,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为度。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山慈菇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及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

『常用名』毛慈菇、山茨菇。

『产地』四川、广西、贵洲等地。

『采收季节』野生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冬春用热水洗,夏秋用冷水洗,捞筐内,滤干水分,再投入缸内润6~8小时,取出切2厘厚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防潮。
 
麦门冬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麦冬、寸冬、杭寸冬、川麦冬。

『产地』浙江、四川、湖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洗净泥沙,晒至半干,揉去根须,晒干备用。若取除烦,将鲜药洗净,四季用开水泡,即时取出,滤干水份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润透揉软,抽去其心,用片刀破开翻转晒干。若取其镇心安神,则撤入少量朱砂。也可用米炒法,米炒能和胃。

『用量』9~18克。

『贮存』装入瓷坛内,加盖防潮。
 
天门冬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天冬。

『产地』云南、湖南及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冬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洗净,放入蒸笼内,蒸1小时,取出,剥去外皮晒干。也有用锅煮1小时,取出去皮,晒干,切成3分长。干品,四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筛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同上。

『用量』6~12克。

『贮存』装缸内加盖防潮。
 
木香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常用名』云木香、老木香、新木香。

『产地』叙利亚、印度及南阳群岛。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材洗净灰尘,冬春季用温水浸30分钟,夏秋采用冷水略浸片刻,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或斜片,晒干。若取其性缓,则用麦麸拌炒,每斤药用麦麸3两,将锅烧热,撒入麦麸至起烟时投入药片拌炒至黄色为度。也可用麦麸煨法、纸包煨法等。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铁箱内加盖,防潮。
 
川木香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南木香。

『产地』四川灌县、雅安一带。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泥沙,冬春用温水浸3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略浸片刻,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润透,如有硬心再喷水润,使全部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斜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箱内加盖,防潮。
 
青木香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

常用名,木香。

『产地』陕西、四川、河北、湖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泥沙,冬春季用热水浸1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半小时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或斜片,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广防己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

『常用名』汉防己、广防己。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产地』广东、广西、湖北。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热水浸4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2小时,捞起滤干水分,放入缸内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直片或斜片,晒干。

『用量』9~18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生姜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的姜新鲜根茎。

『常用名』鲜姜。

『产地』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10月采挖。

『炮制方法』临用时洗净泥沙,切片。若取其止吐,减低发散,则用煨生姜,先洗净生姜切3分厚直片,用纸包3层浸湿,放火灰内煨至纸烧焦为度。姜皮,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泥沙,捞入筐内,滤干水分,晒干备用。

『用量』3~9克。

『贮存』生姜用砂坛藏,姜皮用木箱装加盖防潮。
 
干姜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均姜、白姜。

『产地』与生姜同。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半小时,夏秋季用温水略浸片刻,捞入筐内,滤干水分,投入缸内润透,取出切直片半分厚,晒干。若取其止血化瘀,则炒炭,先将干姜切成丁块,投入锅内,炒至外皮灰黑内深黄色体泡为度。亦可用沙炒炮姜。

『用量』1~6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防潮。
 
姜黄
『来源』本品为姜黄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

『产地』四川、福建等地。

『采收季节』冬春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放入缸内闷润,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半分厚横片,晾干。

『用量』6~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莪术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莪术或广西莪术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蓬莪术、文术。

『产地』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

『采收季节』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先将原药材洗净,投入缸内,加入米汤浸泡1~3天,取出洗净,放锅内加入新鲜米汤,高出药面5分,每斤加明矾粉3克放锅内同煮,经常翻动,至干为度。取出晒至半干,投入缸内,润透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软坚破血、止痛,则用醋煮法,将药洗净灰沙,放锅内,每斤原药用醋1两,加清水淹没药物1寸深,煮时经常翻动,水干取出,摊簸箕内晾干表皮水分,投入缸内润透,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也可用醋炒法,每斤药片用醋3两,撒药内拌匀,润片刻,放锅内炒至焦黄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郁金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郁金或温郁金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川玉金、广玉金、黄玉金。

『产地』四川、广东等地。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灰尘,放缸内,用米汤浸泡1~3天,取出洗净,再放锅内,加米汤,高于药面5分,同煮,至半干,每斤药加明矾粉3克拌入药内,经常翻动,以无白心为度,取出晒至半干,投入缸内润透,切片1厘厚,晾干。若取其入肝,则用醋煮法,每斤药用醋一两,明矾粉3克,再加米汤高于药面1寸拌匀,用大火煮至水干,取出凉至七成干,切片晾干。也可用蒸法和温水浸法等。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高良姜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良姜、大姜、鸡爪姜。

『产地』广东桂平、海南岛高雷一带。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温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横片或直片2分厚,晒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