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弱点之二——简单机械

人体是有一个“大道”,只不过,人类认识这个“道”还远不够,现在边也没够着,中医西医都如此(不要和我争,就是如此)

幻想用五行之类来解释,只是幻想而已,不是科学(如果要在这点和我辨的话,我放弃,你不是我讨论问题的对象)

在这个生命科学的初级阶段,不如朴素一点,唯物一点

怎么朴素呢?
想想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因为他村里有个人有某个症状,神农要找出一种草,可以缓解那个症状,

于是中医诞生了

所以中药那个草,对应的是那个症状

这是中医的本来面目,这是我理解的伤寒论。

所以首先继承这个,然后才考虑发展

五行之流,古人思考多了,千年俊杰无数,真要有结果,中医怎么可能是现在这个现状呢,用脚趾头想就行了。
 
人体是有一个“大道”,只不过,人类认识这个“道”还远不够,现在边也没够着,中医西医都如此(不要和我争

全世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草药学,但都是停留在尝百草的阶段.为什么中医独树一帜,成为自然疗法的主导,就是因为我们有五行,阴阳,经络的理论指导,草药有性味归经五行属性,配药有理法方药.所以奥妙无穷.
 
对医学粗浅认识。你的理解只是限于理论,对于五行治病要看病人表现!土虚则培土生金;土不虚还补土吗?!可笑。
 
历史记载

原文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⑾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
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肴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闲,闲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觽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帇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
“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⑾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蜔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觽,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末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跃,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帇’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帇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闲,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闲,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
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1]
 
"上山看日出的人也有N多种,孩子、老人、孕妇、恐高症者、晕车的、好摆谱的大佬、攀岩爱好者等等,这时哪

你这是断章取义。上山看日出的是患者,医生是为他们选择适合的途径。
 
“【五行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这句话怎么来的?”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五行:一

请你用文言文常识译一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人体是有一个“大道”,只不过,人类认识这个“道”还远不够,现在边也没够着,中医西医都如此(不要和我争

你知道患者说“疼痛”是什么感觉吗?实验:假如有患者愿意,可以让他一种一种地口尝草药,产生的感觉和他说的“疼痛”对比,然后,把患者说的一样感觉的中药,我们尝一尝,就可以知道患者说的“疼痛”是什么感觉。
 
人体是有一个“大道”,只不过,人类认识这个“道”还远不够,现在边也没够着,中医西医都如此(不要和我争

五行学说有它合理的部分,有适应的层面,但不能涵盖一切,因此无限放大五行理论到这些层面也就失去了医学意义

比如说,两胚层动物没有五脏,如何五行五脏配合?单细胞生物没有脏腑如何用五行理论,也就是说五行五脏适应于哺乳动物的一些物种,从生物学角度看没有普适性。

人体胚胎重演律告诉我们,人体胚胎期重演大细胞生物,两胚层动物,三胚层动物的结构演化,这些人体胚胎期的规律如何用五行五脏学说来解释,根本不可能。

因此研究五行五脏学说要看适应范围,不能夸大其词,放置到哲学世界观高度,这是缺少基本的生物学,医学常识啊
 
你知道患者说“疼痛”是什么感觉吗?实验:假如有患者愿意,可以让他一种一种地口尝草药,产生的感觉和他

如果按照你的观点,你要治疗一个病人,你自己先得了同样的病,知道了病症的感觉之后,你才能学习医学吗?

认识论有感性理性之分,1:感性: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概念,判断,推理

初学任何一门学科首先有感性认识的基础,然后上升到理性,形成理论框架,才算是一门学科理论啊。
 
如果按照你的观点,你要治疗一个病人,你自己先得了同样的病,知道了病症的感觉之后,你才能学习医学吗?

感觉就不知道,何来的推理判断?只有把很多人很多次的感觉、知觉、表象发现的客观现象数据记录下来,形成大样本,才能概念判断推理,一次的感觉、知觉、表象发现的客观现象数据,不能作为概念推理判断的依据。
 
大哥没兴趣参加这种无谓的辩论啊。咱们中医胸怀宽阔,站得正,走得直,立得稳,谁愿意呲就随便呲,谁愿

最好你把秘方秘术也激动的讨论出来,明天就成了别人的专利你要反过来向他购买。
 
最好你把秘方秘术也激动的讨论出来,明天就成了别人的专利你要反过来向他购买。

不好意思,没看见毛老师原话。
 
不是保守,是这个社会的老实人要吃亏。

但是中医的发展需要大家无私的奉献。想开点:吃亏是福。社会需要正能量。神佛面前也是积德的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