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3/08
- 帖子
- 272
- 获得点赞
- 8
- 声望
- 18
- 年龄
- 54
三仁汤,一方出自清朝的《温病条辨》,是祛湿剂中清热祛湿的方剂,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主治湿重于热之湿温病。可见的症状有:头痛恶痛,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面色淡黄,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本方共有8味药组成,分别是:杏仁,白寇仁,薏苡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
方 名: 三仁汤
处方来源: 清·《温病条辨》。
处方: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 半夏五钱。因内含:杏仁、 白蔻仁生薏仁,取名为“三仁汤”。
功 效: 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主 治: 湿温初起,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
用法用量:以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服一碗,日三服。
趣味记忆法:三仁(人)朴(扑)通滑竹夏(下)。
验案一则:
李XX,男,43岁。7月初在南方出差住宿空调房间,过度贪凉。回郑州后又饮冷,夜睡空调房间2夜,随于第三天出现发热体温38c.,头痛头重,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大小便不爽利感。在某处输液3日发热退,但觉周身不适,项背稍拘急。四肢倦怠,心下满闷,食欲不振。今日回来老家找我诊治。诸证同前,脉濡,舌苔白腻,自觉口中稍苦。
三仁汤方义
杏仁20g,白蔻仁15g,薏苡仁60g,厚朴15g,枳壳15g,
茯苓30g,半夏20g,陈皮15g,滑石30g,木通10g,生甘草10g.
生姜引
1剂见效。再加藿香15g,佩兰10g,黄芩12g两剂。后痊愈。
方 名: 三仁汤
处方来源: 清·《温病条辨》。
处方: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 半夏五钱。因内含:杏仁、 白蔻仁生薏仁,取名为“三仁汤”。
功 效: 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主 治: 湿温初起,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
用法用量:以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服一碗,日三服。
趣味记忆法:三仁(人)朴(扑)通滑竹夏(下)。
验案一则:
李XX,男,43岁。7月初在南方出差住宿空调房间,过度贪凉。回郑州后又饮冷,夜睡空调房间2夜,随于第三天出现发热体温38c.,头痛头重,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大小便不爽利感。在某处输液3日发热退,但觉周身不适,项背稍拘急。四肢倦怠,心下满闷,食欲不振。今日回来老家找我诊治。诸证同前,脉濡,舌苔白腻,自觉口中稍苦。
三仁汤方义
杏仁20g,白蔻仁15g,薏苡仁60g,厚朴15g,枳壳15g,
茯苓30g,半夏20g,陈皮15g,滑石30g,木通10g,生甘草10g.
生姜引
1剂见效。再加藿香15g,佩兰10g,黄芩12g两剂。后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