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回归正统】还原原汁原味儿的纯正中医

前2年我发了一个帖子【西医讲发展,中医讲考古】

一大群中医做梦要复古,恢复张仲景时代的中医~!!

我也走访过很多地方,不少病人看中医,还真要求给号脉,一个不会号脉的中医人,那还是中医人吗?
 
一、消毒

严格消毒是保证针刺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针具、腧穴部位和医生手指的消毒。针具的消毒以高压蒸汽消毒法为最好,75%酒精浸泡法为次之。腧穴部位和医生手指主要以酒精棉球擦试消毒。
 
二、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一般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切固定针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穴位。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捏持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迅速将针刺人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舒张进针法:左手五指平伸,食、中指分张置于腹部穴位两旁以固定皮肤,右手持针从左手食、中指之间刺入穴位。
(4)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按着针穴两旁皮肤,将皮肤轻轻提捏起,右手持针从提起部的上端刺入。
3.针管进针法
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细针管内,针尾露出0.3~0.5厘米左右,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
 
三、行针法
行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气或加强针感。有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之分。
1.基本手法
(1)捻转法: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以后,用拇指和食指持针,并用中指微抵针体,通过拇、食指来回旋转捻动,反复交替而使针体捻转。
捻转时,拇指与食指必须均匀用力,其幅度与频率可因人而异。一般捻转幅度掌握在180°~360°,频率在60~100次/分钟。
(2)提插法:将针刺入穴位后,反复将针从浅层插至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提插幅度一般在0.3~0.5厘米。
2.辅助手法
(1)循法: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
(2)刮柄法:针刺达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从下向上;或以拇指、中指挟持针根部,食指从上向下地刮动针柄。
(3)弹柄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4)搓柄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单方向捻动的方法。由于向一个方向捻针,幅度略大,故皮下组织往往有轻度缠绕针身现象。
(5)摇柄法:是指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轻轻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
(6)震颤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震动。
 
四、补泻手法
临床上常用的补泻手法有:
1.捻转补泻法:针刺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为补,拇指向后用力为泻。
2.提插补泻法:针刺得气后,重插轻提为补法,反之重提轻插为泻法。
3.平补平泻法:针刺入腧穴得气后,施以均匀地提插或捻转手法。
 
五、留针和出针

将针不入腧穴得气后留置一定时间称留针。留针的时间可视具体病情、病人等而定。一般病证可留针15~30分钟。急性疼痛病人可留针60分钟。小儿患者可不留针。

出针时以左手拇、食指或食、中指固定被刺腧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退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若拔针后,针孔偶有出血,可用消毒干棉球在针孔处轻轻压片刻即可。出针后要注意核对针数,以免遗漏。
 
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1.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疲倦,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等症状。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起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予热茶或温开水饮之,糖水亦可,一般可渐渐恢复。重者在行上述处理后,可选取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涌泉、足三里等穴指压或针刺之,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人事不省,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2.滞针

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觉疼痛的现象。

处理:若因患者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可嘱其不要紧张,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作循按动作,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须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3.创伤性气胸

主要症状:患者突然感到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发绀、烦躁、恐惧,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血压下降、休克等危急现象。

处理:一旦出现气胸,应立即出针,让患者心情放松,采用半卧位休息,尽量不要频繁反转体位。如果漏气量少,可任其自然吸收,同时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对症处理。如果病情严重,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危象,需采取综合抢救措施。
 
现在来说说艾灸法。
艾灸法是指点燃艾绒或艾条,熏灼或温熨体表的一定腧穴或部位,激发经气,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艾灸法的种类较多,临床常用有隔物灸、悬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
 
你此言差也。如果生活有保证,中医没有人喜欢用西药,病人好的慢就不来,医生没效益生活艰难!

你此言差矣!随便你说什么病,鄙人敢比,看看中医快还是西医快。
 
再看看云南白药,这就是一种祖传秘方,这个是申请专利了的,这个就受国家法律保护。
云南白药的效果,我

鄙人觉得云南白药并不怎么样。
 
鄙人觉得云南白药并不怎么样。

云南白药流传几百年了,人们都当作宝贝一样保留一些在家中

你觉得云南白药如何,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云南白药的信赖~
 
你此言差矣!随便你说什么病,鄙人敢比,看看中医快还是西医快。

肺结核

中医几千年都束手无策,张仲景都没词,更别说你了~!

随便一个小西医大夫,雷米封一注射,肺结核好了~
 
肺结核

中医几千年都束手无策,张仲景都没词,更别说你了~!

呵呵,民间“随随便便”喝一两个月的米汤就治好了肺结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