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号不准的脉!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3-9-15 12:09 编辑

几类,一类是后天用各种理论,如阴阳五行、中西医理,等的逻辑分晰法,一类是直觉法,归属于先天,可以谓‘大医精诚,感而能知’。还有一类是特殊类,如气功类、神通功能类,后面的诊法在民间有少部份人在用,受人的因素影响,较难大范围传授及掌握,可谓神秘。
 
不致于这么激动吧?望而知之谓之神,难道不比切诊重要?



没激动,点了一下没发出去,就接着点了几下,谁知道咋搞的就回复成四个了


四诊都是为中医诊治服务的,不是为迎合患者喜好的,所以说方向不对了
 
额的神。这才是临床语言。

呵呵

这样的我也常遇到

但不是看患者的喜好,是看我高兴不高兴

不高兴的时候,我说我看不出,干脆就不给他看脉

高兴的时候,根据脉象,提示或会有某症,或是有某病。

临床时间长了,实际很多病是可以‘蒙’出来的
 
呵呵

这样的我也常遇到

呵呵,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前几天,有一个阿姨,胳膊一伸,你看我是啥病?
回:不用号,你是肺部,气管有毛病目瞪口呆?
呵呵,真是蒙出来的,是看她脖子有三凹征。
 
呵呵,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前几天,有一个阿姨,胳膊一伸,你看我是啥病?
回:不用号,你是肺部,气管




就该这样,

如果她越想知道你是咋看出来的,你就越不告诉她让她知道中医深不可测
 
呵呵,咱初接触临床的时候,出于对脉诊的好奇,或者是为了显示自己吧,也的确在脉诊上下了一些功夫,有让号脉断病者,常乐此不彼,当然有蒙对者,也有患者一句不吭,起来就走者。但更多的是出于对咱的信任,为了早日培养咱成才的好心人士。
现如今已经临床近30年了,对脉诊还不是那么成熟在手、在心,总有一种不成才的感觉,为了不使自己丢人现眼,对来要求诊脉者,就一句话:“有病先说病,无病不诊脉”。或者常先问:“愿服中药否?不愿服中药就不用诊脉了”。当然,对咱始终信任的人,无论服中药与否,咱还是要根据临床须要诊脉的。
对来只是考试你的人,即使你说的准,也让你开了处方,也未必就抓你的药,抓回去的药也未必就吃,总对你有一种怀疑的态度,除非你的口才真的相当好,或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相当强,或忽悠能力仅次于赵某人。
与其出力不讨好,还不如直接拒之门外呢。 呵呵,一己之见。
 
就该这样,

如果她越想知道你是咋看出来的,你就越不告诉她让她知道中医深不可

那是,这可是咱吃饭的家伙什,也说明了中医的四诊合参重要性
 
呵呵,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前几天,有一个阿姨,胳膊一伸,你看我是啥病?
回:不用号,你是肺部,气管

请版主讲一下气管炎“三凹”特征,谢谢!
 
请版主讲一下气管炎“三凹”特征,谢谢!

三凹症是西医中的一种病理特征,吸气时由于呼吸肌运动而使胸内负压极度增大,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之为三凹征。此时多为哮喘所特有的病态特征,呵呵
 
三凹症是西医中的一种病理特征,吸气时由于呼吸肌运动而使胸内负压极度增大,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

谢谢版主!
 
呵呵,咱初接触临床的时候,出于对脉诊的好奇,或者是为了显示自己吧,也的确在脉诊上下了一些功夫,

 
中医有一种说法,舍脉从症,舍症从脉。总有脉症对不上号的时候,若单纯以脉测症,迟早会有人说你是庸医的。
 
中医有一种说法,舍脉从症,舍症从脉。总有脉症对不上号的时候,若单纯以脉测症,迟早会有人说你是庸医的。

朋友说的对,可所有的病人都希望医生脉把的很准确,这样才有安全感。凭脉还是凭证,医生一般不会告诉病人
 
朋友说的对,可所有的病人都希望医生脉把的很准确,这样才有安全感。凭脉还是凭证,医生一般不会告诉病人

这也是现在病人为求自保迫出来的方法,毕竟医疗事故耳闻目染太多了,现在的医生要生活不得不要多练点本领,未尝不是件好事,本领多点可以要高些人工嘛,至少可以淘汰部份滥竽充数的伪中医。
 
中医有一种说法,舍脉从症,舍症从脉。总有脉症对不上号的时候,若单纯以脉测症,迟早会有人说你是庸医的。

说得很对,这就是为什么要四诊合参的原因。诊脉并不能单纯靠“摸”来完成。
 
号脉,不是为了达到患者的要求

是要体察人体气机运转状态,为诊治做依据。

高手!察气机,才是说到根上了!












































1
 
呵呵,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前几天,有一个阿姨,胳膊一伸,你看我是啥病?
回:不用号,你是肺部,气管

这就是望诊啊。就得这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