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季如春 于 2013-9-27 09:40 编辑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伤寒论》
桂枝汤5味药,我们先把它拆开分析,它就变成了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甘草生姜汤、红枣。
桂枝甘草汤治疗气上冲的主要症状有心悸、头痛、头项强痛、耳鸣、鼻鸣、干呕、小便不利;气往外突的症状有发热、身疼痛、肌肉痠痛(一抽一抽的疼痛,同时感觉酸软无力),这些也是桂枝这味药的药证。
芍药甘草汤治疗腹部、四肢、头面等各部位肌肉的拘挛痉痛、抽筋,或大便不利、自汗出,这些也正是芍药这味药的药证。
甘草生姜汤治胃寒、呕吐、怕冷、四肢厥冷、下利,有利水作用,用生姜偏治呕吐和解表发汗、利水力强,用干姜偏治里虚寒的发冷、四肢厥冷、下利,这也正是姜这味药的药证。
红枣温补津血,治疗因津血不足、肌体营养不良且偏于寒性所致的挛痛痠痛。
由此可以看出桂枝汤各组成部分的方证与桂枝汤总体方证一一对应、丝丝入扣,充分体现了“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的药证对应、方证对应的思维模式。用此法研究经方,不仅可帮助我们理解条文中所述的方证,更能使我们深入透视条文以外未曾述及的方证,从而增长见识,有利于充分发掘、全面理解方剂的适应证,更好地指导方剂临床的准确运用和随证加减的实战能力。
比如,从上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桂枝汤证还会常见气冲心悸、气短、耳鸣、小便不利、身体痠痛、腹痛、大便不畅或下利、痉挛抽筋之类的多种症状。当然这些症状不一定同时全部都出现,但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是会有的出现这几样证、有的却出现那几样证的情形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所认识和准备。
从“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我们也可以引申出“没有是证不用是药,没有是证不用是方”,从而确立出“药证相对,方证相应,合病合方,兼证加药,缺证减药,缺病减方”的经方组方原则。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伤寒论》
桂枝汤5味药,我们先把它拆开分析,它就变成了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甘草生姜汤、红枣。
桂枝甘草汤治疗气上冲的主要症状有心悸、头痛、头项强痛、耳鸣、鼻鸣、干呕、小便不利;气往外突的症状有发热、身疼痛、肌肉痠痛(一抽一抽的疼痛,同时感觉酸软无力),这些也是桂枝这味药的药证。
芍药甘草汤治疗腹部、四肢、头面等各部位肌肉的拘挛痉痛、抽筋,或大便不利、自汗出,这些也正是芍药这味药的药证。
甘草生姜汤治胃寒、呕吐、怕冷、四肢厥冷、下利,有利水作用,用生姜偏治呕吐和解表发汗、利水力强,用干姜偏治里虚寒的发冷、四肢厥冷、下利,这也正是姜这味药的药证。
红枣温补津血,治疗因津血不足、肌体营养不良且偏于寒性所致的挛痛痠痛。
由此可以看出桂枝汤各组成部分的方证与桂枝汤总体方证一一对应、丝丝入扣,充分体现了“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的药证对应、方证对应的思维模式。用此法研究经方,不仅可帮助我们理解条文中所述的方证,更能使我们深入透视条文以外未曾述及的方证,从而增长见识,有利于充分发掘、全面理解方剂的适应证,更好地指导方剂临床的准确运用和随证加减的实战能力。
比如,从上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桂枝汤证还会常见气冲心悸、气短、耳鸣、小便不利、身体痠痛、腹痛、大便不畅或下利、痉挛抽筋之类的多种症状。当然这些症状不一定同时全部都出现,但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是会有的出现这几样证、有的却出现那几样证的情形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所认识和准备。
从“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我们也可以引申出“没有是证不用是药,没有是证不用是方”,从而确立出“药证相对,方证相应,合病合方,兼证加药,缺证减药,缺病减方”的经方组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