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有高手善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吗?

本帖最后由 小医大道 于 2013-10-22 19:51 编辑

全都是自学的; 说:
全都是自学的 发表于 2013-10-21 15:11
嘿嘿,那我厚着脸皮说句话:比如你每天发一个自己的案例,当天的或者曾经的都可以,也是一种反思,重新审

发个给你
女,38岁,2012-11-21
初诊:
主诉:口干苦,乏力15年
病史:有胆囊泥沙样结石、慢性咽炎、乳小叶增生史及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史
刻下:口干苦,晨起或经前加重,乏力,反复口腔溃疡,脊背入夏发疹,少腹胀痛,矢气则舒,时有阴吹、黄带,入冬肢冷,甚则冻疮,经行挟块,末次月经本月2日,胃纳可,大便不化。育2流3
查体:唇周溃疡
苔薄白,质红,脉细
辅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3-10-22 20:55 编辑

女,38岁,2012-11-21
电话:87560448
初诊:
主诉:口干苦,乏力15年
病史:有胆囊泥沙样结石、慢性咽炎、乳小叶增生史及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史
刻下:口干苦,晨起或经前加重,乏力,反复口腔溃疡,脊背入夏发疹,少腹胀痛,矢气则舒,时有阴吹、黄带,入冬肢冷,甚则冻疮,经行挟块,末次月经本月2日,胃纳可,大便不化。育2流3
查体:唇周溃疡
苔薄白,质红,脉细
辅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

你先把你上面的帖子修改下,把病人的电话删除,可能对病人影响不好,现在的搜索引擎功能很强大,如果病人会用谷歌,用这个号码可以找到这个帖子。

这个看起来是诱因是子宫问题导致的后面一系列问题。
我个人猜测是她疾病的发展是这样的路线:
1,首先有子宫问题,比如天生子宫发育缺陷,或者某段时间过劳影响了子宫的正常生理。
2,又因为没有及时休息和营养,问题扩大化了。
3,病人可能天生体质弱,身体非常瘦,而且本人可能不从事工作或者很少活动。
4,由以上3点,并子宫对血液的要求高于其他器官,所以心脏长期单独供给子宫,并放弃对其他器官的供给(不是绝对放弃),但是同时病人天生瘦弱,心脏功能不好,长期供给子宫,最后导致心脏过劳。所以如果现在摸脉,应该是脉沉,细,弱,如果病人累的时候,脉可能要压到皮肤深处才能摸到。
5,由4的情况,长期持续后导致胃气不足,当然病人可能在这个病之前胃气就弱。进而产生胃病。其实我只看到主诉那行,就确定病人胃气无,口干就是胃气少气,乏力一般都应该是心气受损,而且是15年,那么肯定有胃病。这和健康人高位截瘫卧床不起后几年后就肌肉萎缩没啥区别,我当时看到这里就猜测,胃气无,心气损,那么开始的时候,一定是问题发生在肺、心脏、心包、脑、胆、子宫几处,但是病人乏力,那么就只能是子宫,即病起初发病于子宫,但是病人估计天生体格也很差。
6,心气受损后,我估计可能要持续10年左右,才有了现在的胆囊问题,我的意思是胆囊问题和心气受损有直接关系,但是要很多年之后才会有物理可见损伤。我一个同学的肾囊肿就是多年学习熬夜努力憋出来的。
7,疹子,小腹涨痛,肢冷,大便,都是上面的情况伴随发生的。
8,经行挟块,育2流3,这个进一步肯定我前面的猜测,即子宫问题很严重,应该是所有问题的起因。

之所以我把子宫猜测为主因,是因为各器官之间的等级分划问题,在同等对气(血液)的需求条件下,睾丸(子宫)》脑》肾》肺》。其他等等。
既然没说病人有脑、肺和肾病,那么只能是子宫让心脏过劳作为主因了。
但是我并不是女性,所以对子宫的具体情况只能靠猜测,依各家治疗子宫的方子,多有入肝脾的药物,那么可以肯定,这个病人天生自然肝气弱,辅以脾胃气弱。即瘦,骨头不一定细,但是肯定肉少。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讲清,但是不知道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怎么样的?你怎么理解?我能说清这个问题,但是从来没给别人讲过我的理解,可能组织语言和举例上要很差,尤其是我小学作文只会流水帐一种写法。

处置:
第一个方子借肝肺升心胃气转入血府(子宫),然后换方子借心气转补脾胃气,最后一个方子再借肺、胃补心治胆。
我因为前几天在你的帖子里面才接触到第一本认真看过的方剂书《辅行决》那么就按照上面的来模仿:
1,补心肝、脾胃。那么肯定是借肺气,肺气一家肯定不够,那就暂借肝气入胃经皮肉,反溢回来再补肝。(但是我怕借肺气不妥当,身弱就不应当借肺气,还是借肝好点)。主气当为借肺入脾,芍药当归啥的,当然人参甘草啥的单纯提胃气也不错,次借肝入肉,干姜桂枝啥的,辅以借胃入心,大枣啥的,若是还想大补一下啊,可以加个肉菜,如猪胃。
即人参,甘草,芍药,当归,干姜,桂枝,大枣。除了大枣,其他分量都一样就行。
 
我来拟一下第二方,第三方。
第二方:丹皮 旋复花 半夏 山萸肉 竹叶 人参 炙甘草 大枣
第三方:山药 五味子 人参 炙甘草 干姜 代赭石 旋复花
补心肝、脾胃。那么肯定是借肺气,肺气一家肯定不够,那就暂借肝气入胃经皮肉,反溢回来再补肝。这句的道理还是不好理解,麻烦再解释一下。这个搞不清,第二第三方的治法就更不明白了。
 
女,38岁,2012-11-21
电话:87560448
初诊:

实际是气血双补的方子,治本不治标,病人全跑光,“口干苦,晨起或经前加重,少腹胀痛,矢气则舒”不是明显的肝郁气滞阳旺的症状吗,疏肝解郁不考虑吗?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3-10-22 20:41 编辑

第三方:山药 五味

我来拟一下第二方,第三方。
第二方:丹皮 旋复花 半夏 山萸肉 竹叶 人参 炙甘草 大枣
第三方:山药 五味子 人参 炙甘草 干姜 代赭石 旋复花
补心肝、脾胃。那么肯定是借肺气,肺气一家肯定不够,那就暂借肝气入胃经皮肉,反溢回来再补肝。这句的道理还是不好理解,麻烦再解释一下。这个搞不清,第二第三方的治法就更不明白了。


第一个方子借肺气补肝气和脾胃气,然后换方子借心气转补脾胃气,最后一个方子再借肺、胃补心治胆。
1,补心肝、脾胃。那么肯定是借肺气,肺气一家肯定不够,那就暂借肝气入胃经皮肉,反溢回来再补肝。主气当为借肺入脾,芍药当归啥的,当然人参甘草啥的单纯提胃气也不错,次借肝入肉,干姜桂枝啥的,辅以借胃入心,大枣啥的,若是还想大补一下啊,可以加个肉菜,如猪胃。
即人参,甘草,芍药,当归,干姜,桂枝,大枣。除了大枣,其他分量都一样就行。

这个好解释啊,第一个方子我是这么想的,首先解释原因(都是猜测哦,别当真):病人久病,加上她肝和胃气都弱,所以久病体质弱,体内无论是营养还是气血,都是非常弱的,所以这样久病,首先要补充营养啊,就是丹经常说的,以后天补先天,后天这个话题比较大,这里简单说就是后天在人身,可以愚蠢的理解为肺和胃,身弱先天不足,当以后天补之,故首要以胃气为主。

但是!病人又兼有子宫问题(我猜的哦),正如我在23楼做的排序:
”之所以我把子宫猜测为主因,是因为各器官之间的等级分划问题,在同等对气(血液)的需求条件下,睾丸(子宫)》脑》肾》肺》。其他等等。“

此时不论什么情况下,心脏都会先处理子宫的需求,不管能不能起效,除非子宫完全萎缩。

在这个前提下,此时补胃不是很有效,所以在补胃的同时要兼顾子宫(奇恒之府),我是男的,不知道子宫具体感受是什么,但是网上搜索暖宫的方剂,大多是入心、脾、肝经,以心为主,肝脾为辅。那么就是要升心经的气,同时让其他的血入血府(不单指脾肝),我说血府是指要让气(血液)入脾和肝(这2个都包括皮肉),


如何兼顾子宫,就是说在入血府之后,病人肺气也降了,同时要求病人少活动,但是也不能贪睡。这样肌肉,脾、肝在心气提升后的鼓动下开始充血,病人少活动,并且不准看电视操心什么的,肌肉和脑都会不存血,这样血会反补回到脾肝子宫,

这时同时辅助以抽肝气入皮肉和胃的药物,如干姜桂枝啥的,同时抽脾血入皮肉和胃,芍药甘草啥的,这样,血从皮肉和脑部分来反补脾肝子宫的时候,脾和肝不会像正常时候一样完全接纳,会剩余一些血液,同时,在心气被大枣提起来的时候,子宫也会入血,那么这些剩余的血液,我估计就会入子宫。

这个就是我构思的以后天(胃气,病人体弱,不能动肺气,这样的病人,我怕动肺气伤心气)补先天(心经)。
升胃气是主要的,但是入子宫是辅助手段。
但是我开的方剂,都是随便找的,没有任何依据哦,请给出改正意见。并完成二和三。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3-10-22 20:49 编辑

不是明

实际是气血双补的方子,治本不治标,病人全跑光,“口干苦,晨起或经前加重,少腹胀痛,矢气则舒”不是明显的肝郁气滞阳旺的症状吗,疏肝解郁不考虑吗?

没啊,我窃以为我的思路会升胃气,借脾和肝气,提心气,这样部分气血会补益子宫同时照顾到肝气。
直接舒肝,这么弱的病人,不先补胃气,直接舒肝了,那子宫就照顾不到了。再者肝症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啊。
我还是觉得胃气才是主要的。没有胃气来吊着心跳的提高,怕是药效不长久,因为子宫和肝会抢资源,如果直接舒肝,怕是效果不太好。

唉都是臆测。完全没有实际经验,也没喝过汤药。满嘴跑火车,心里都是虚的。
 
实际是气血双补的方子,治本不治标,病人全跑光,“口干苦,晨起或经前加重,少腹胀痛,矢气则舒”不是

你那个借肺气什么的我不太懂,但是方子来说大致方向不错,而且知道现在疏肝太厉害不行,很不错了。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3-10-22 21:51 编辑


我说借气的意思就是说不管让气血入那个经,或是温热哪个经,气血都有个来源,借就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借,不等于寒凉的意思,借在丹经讲类似于政府职位调动的借调,在每个时辰里气血随呼吸流注的时候,还是会不定期回去一趟。

肝的问题,病人先天肝弱,而且肝没有明确迹象有问题,只是弱而已,我开始的时候都完全没考虑肝的问题,肝的信息量太弱,不足以进入组方了,你第一个评论后,我才为了迎合你的思路,勉强解释为兼补肝,不过在补胃升心火的时刻,肝气确实会有小补,来源是入皮肉的血液,在病人放松,不活动的前提下,会入肝一部分。

但是该用什么药物,还是一头雾水,在同一个思路下,同一种药效的药物有好几个,都不了解。老鼠拉龟,没地儿下手啊。还是希望你继续发案例,让我多参考参考你们的思路。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按我的理解,你的思路和我其实差不多,但是竹叶也许会升肺气,这样会损失一部分该入肝脾的资源,(来源是网上说竹叶归心肺胃经。我理解为借胃气入肺、心)。我觉得你的思路,还是入肺的太多了,怕是效率不够。还有,那几个不常见的药材做什么用的,也不是很理解,因为网上的资料,都是近现代人整理的,我个人不尊重他们的性味归经。

呵呵,这么说来,第一次尝试开药,还是没出大问题啊,万幸万幸。嘿嘿嘿嘿。
 
实际是气血双补的方子,治本不治标,病人全跑光,“口干苦,晨起或经前加重,少腹胀痛,矢气则舒”不是明

厥阴不治,求之阳明。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第一方,当归 芍药当换为麦冬 五味子。
 
厥阴不治,求之阳明。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第一方,当归 芍药当换为麦冬 五味子。

厥阴不治,求之阳明。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第一方,当归 芍药当换为麦冬 五味子。

能教导我一下当归和芍药的单味药使用时候的气血流注吗?

又:刚在网上查,总结得出:麦冬入肺心,入肺就不入肝的,不大好吧?五味子是收敛药,会抵消其他所有温热药的效果,感觉也不大能入方子啊。

你还是解释一下的好。还有,你那个方子2和方子3,解释一下你的思路呗。总感觉你那个方子3,寒胃升肺,和方子里的其他药物不搭配,其他药物有温胃的,你再寒掉,那个温胃的就可以不用了。整个方子的思路就垮了。

今天先站桩去了,恢复正常作息了。过几天养殖场要开始筹备了。我明天来回复。我觉得这样思考一下组方,并且参考你们的案例和方剂,让我对方剂和药物的理解,更深刻了。
很感谢你们2位。
 
厥阴不治,求之阳明。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第一方,当归 芍药当换为麦冬 五味子。

能教导我一下当归和

当归味辛,引脾肺之气血入肝。
芍药味酸,引肝之气血入心肺。
麦冬 五味子为补肺之主要,看辅行诀小补肺汤自知。
第二方,第三方是根据你的治疗法则,选辅行诀诸小补汤之君臣而成。
 
当归味辛,引脾肺之气血入肝。
芍药味酸,引肝之气血入心肺。
麦冬 五味子为补肺之主要,看辅行诀小补肺

入肺就不入心,入肺就不入血府(心脾肝子宫),所以不能入肺啊,只能借肺气入血府。入肺也不入肾,
这是先天和后天的区别啊,子宫也粘了先天的边了,如果药物入后天最主要之2的肺,那先天的气都得靠边站。
问题是这个病人,补肺,完全没必要。浪费资源啊。

我个人感觉,入肺完全是错误的思路。背道而驰的错误。
 
本帖最后由 226291 于 2013-10-23 23:15 编辑


我这个纯粹是根据《汤液经法》图推理而来,没有实践基础。
例如芍药味酸属属金中水,是肝之体味,肺之用味,心之化味。若你说的“入肺就不能入心”正确的话,那么当归的气血流注也有问题。
当归:引脾之气血入肝,芍药:引肝之气血入肺。这样才是正确的。也符合《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经旨。
 
我这个纯粹是根据《汤液经法》图推理而来,没有实践基础。
例如芍药味酸属属金中水,是肝之体味,肺之

网上写的芍药归经都是肝脾啊,你怎么写肺呢?而且在《辅行决》中,原文写:味酸皆属金硫磺、芍药为土。
即金中土,意思是抽肺气入脾藏。其实这些抽、借,都不是固定某一个脏器,我前面说抽肺气,其实严格讲是主气抽取肺气,其他还抽取肝肾气和脑胆下阴子宫(即所谓心气),但是这些其他的脏器抽的都不如主气抽的多,所以不提。以主气定方向。

而且就我个人感觉来说,肺与血府之背向的两个趋向,同时参考网上关于芍药的方子都是活血养血的,那么芍药跟入血府关系大,绝对不会入肺。

你说的汤液经法,我后天考完驾照科目一,然后再看看,今天才开始看驾照科目的1000道题,估计明天还得看一天才能保证100分。
 
226291; 说:
226291 发表于 2013-10-23 23:12
我这个纯粹是根据《汤液经法》图推理而来,没有实践基础。
例如芍药味酸属属金中水,是肝之体味,肺之

当归白芍的说法是符合临床的,当归补肝血,能加速脾胃肠代谢谢,还能活血。白芍养心阴,同时平肝,引肝血入心也是合理的,解释了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白芍养阴平肝收敛肝气的道理到底是怎么样的,白芍到底是养心阴还是养肝阴,全想通了,谢谢过看门老头啊
 
当归白芍的说法是符合临床的,当归补肝血,能加速脾胃肠代谢谢,还能活血。白芍养心阴,同时平肝,引肝血入

不客气。我现在主要是五脏的化味问题上还比较纠结。
 
不客气。我现在主要是五脏的化味问题上还比较纠结。

有关药物五行五味的问题,要全面研究辅行诀的方药以后才能搞清楚。那时候你会明白,本书前面的部分,就是有关药物五行五味
的记载大部分是错误的。那是后人修订时故意把人引向另一个方向。而方药关系疾病,一般不会错。从方药逆推药物的五行属性便可破解,那时你就会明白。
不要动不动就那网上说什么药是怎样的,它跟辅行诀的理论完全不占边。
欢迎你给我们讲解流注问题,至于收费,完全违背了本坛的坛规,还是慎重考虑的好,不然会封你的id。
 
收费?什么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