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栋 不私聊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12/15 帖子 2857 获得点赞 869 声望 113 年龄 46 所在地 辽宁大连 2014/02/25 #22 崔氏八味丸,崔嘉彦是宋人,这方子是他从千金里弄出来换了肉桂的。
偏偏美如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1/04 帖子 1030 获得点赞 73 声望 48 所在地 云南红河 2014/02/25 #23 刘国栋 说: 崔氏八味丸,崔嘉彦是宋人,这方子是他从千金里弄出来换了肉桂的。 点击展开... 刘老师用纯中药制成的壮阳药酒可以达到半小时见效的效果吗? 有这种可能性存在吗?可以谈谈您的思路吗?
刘国栋 不私聊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12/15 帖子 2857 获得点赞 869 声望 113 年龄 46 所在地 辽宁大连 2014/02/25 #24 偏偏美如仙 说: 刘老师用纯中药制成的壮阳药酒可以达到半小时见效的效果吗? 有这种可能性存在吗?可以谈 点击展开... 不用半小时,如果对症,可以说得微醉就效果非常。
偏偏美如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1/04 帖子 1030 获得点赞 73 声望 48 所在地 云南红河 2014/02/25 #25 刘国栋 说: 不用半小时,如果对症,可以说得微醉就效果非常。 点击展开... 刘老师可是我见过的那种药酒喝五钱到一两效果就很好啊,这该怎么说呢?
刘国栋 不私聊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12/15 帖子 2857 获得点赞 869 声望 113 年龄 46 所在地 辽宁大连 2014/02/25 #26 偏偏美如仙 说: 刘老师可是我见过的那种药酒喝五钱到一两效果就很好啊,这该怎么说呢? 点击展开... 不用药酒,就但就酒的作用,就兴奋神经。
W wangjingxiang00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4/02/13 帖子 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4/02/26 #27 总结来说就是方剂说明上的比较简单明了“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我理解的是补肾阳虚的,不是上面说的治疗肝肾阴虚的。不知我的看法对不对,请指教。
中医那些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6/09 帖子 2376 获得点赞 220 声望 63 2014/02/28 #28 wangjingxiang00 说: 总结来说就是方剂说明上的比较简单明了“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我理解的是补肾阳虚的,不是上面说的治疗肝 点击展开... 八味肾气丸实际上治疗的是阴阳两虚的症候。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2 获得点赞 1593 声望 113 年龄 52 2014/02/28 #29 226291; 说: 226291 发表于 2013-10-29 21:22 肾气丸究竟是怎样的组方思路呢?这得从仲景方的来源《汤液经法》说起: 我们可以看到 补肾的法则为 苦 苦 点击展开... 支持一下《辅行诀》!
226291; 说: 226291 发表于 2013-10-29 21:22 肾气丸究竟是怎样的组方思路呢?这得从仲景方的来源《汤液经法》说起: 我们可以看到 补肾的法则为 苦 苦 点击展开... 支持一下《辅行诀》!
L lypkmq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2/01 帖子 135 获得点赞 3 声望 18 2014/03/01 #32 其实肾气丸也不是你们說的那么好,阳需患者服用后,可能脾胃已先损,,小便频繁,而且药效发挥时间不一样,泻药无法泻掉桂附之火
中医那些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6/09 帖子 2376 获得点赞 220 声望 63 2014/03/01 #33 lypkmq 说: 其实肾气丸也不是你们說的那么好,阳需患者服用后,可能脾胃已先损,,小便频繁,而且药效发挥时间不一样, 点击展开... "丸者完也",乃患者善后调理之用。 如将此丸换成汤剂,则当速取其效。且可随证加减应用! 当今之人痰湿病多,真正的肾气虚损患者,症状都不是很明确。 所以用此方慎重!
lypkmq 说: 其实肾气丸也不是你们說的那么好,阳需患者服用后,可能脾胃已先损,,小便频繁,而且药效发挥时间不一样, 点击展开... "丸者完也",乃患者善后调理之用。 如将此丸换成汤剂,则当速取其效。且可随证加减应用! 当今之人痰湿病多,真正的肾气虚损患者,症状都不是很明确。 所以用此方慎重!
就 就爱哈哈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2/18 帖子 134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4/03/06 #34 中医那些事 说: "丸者完也",乃患者善后调理之用。 如将此丸换成汤剂,则当速取其效。且可随证加减应用! 当今之人痰湿 点击展开... 请问老师,如何简单判断是否痰湿,我有时候踝关节痛,有时候膝盖痛,我一吃桂附地黄丸就好,,什么道理呢?
中医那些事 说: "丸者完也",乃患者善后调理之用。 如将此丸换成汤剂,则当速取其效。且可随证加减应用! 当今之人痰湿 点击展开... 请问老师,如何简单判断是否痰湿,我有时候踝关节痛,有时候膝盖痛,我一吃桂附地黄丸就好,,什么道理呢?
饭岛上的爱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17 帖子 7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4/03/07 #35 wangjingxiang00 说: 总结来说就是方剂说明上的比较简单明了“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我理解的是补肾阳虚的,不是上面说的治疗肝 点击展开... 张景岳《新方八略引》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阴中求阳,阴阳双补
wangjingxiang00 说: 总结来说就是方剂说明上的比较简单明了“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我理解的是补肾阳虚的,不是上面说的治疗肝 点击展开... 张景岳《新方八略引》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阴中求阳,阴阳双补
中医那些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6/09 帖子 2376 获得点赞 220 声望 63 2014/03/07 #36 阿孟 说: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 点击展开...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和内经所述有违! 治肝之病,不用酸用什么? 先生看看乌梅丸!补用酸,乌梅,助用焦苦,黄连 黄柏。甘味之药调之!人参 怎么不合理法了!怎么不合仲景之意了? 关键就在这个"补”字上了,它可以当补益讲,也可当治疗讲。 所以说,看伤寒,先学古文!
阿孟 说: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 点击展开...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和内经所述有违! 治肝之病,不用酸用什么? 先生看看乌梅丸!补用酸,乌梅,助用焦苦,黄连 黄柏。甘味之药调之!人参 怎么不合理法了!怎么不合仲景之意了? 关键就在这个"补”字上了,它可以当补益讲,也可当治疗讲。 所以说,看伤寒,先学古文!
中医那些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6/09 帖子 2376 获得点赞 220 声望 63 2014/03/07 #37 就爱哈哈 说: 请问老师,如何简单判断是否痰湿,我有时候踝关节痛,有时候膝盖痛,我一吃桂附地黄丸就好,,什么道理呢 点击展开... 痰是湿的进一步加重,是人体代谢谢的废物,不易排除! 看舌苔是否厚腻,舌上津液是否很多!大便是否成形!小便或清或黄。莫名的头晕 头痛,身体困重,有无恶心呕吐,腹中有无气体上冲。等等不一一列举!
就爱哈哈 说: 请问老师,如何简单判断是否痰湿,我有时候踝关节痛,有时候膝盖痛,我一吃桂附地黄丸就好,,什么道理呢 点击展开... 痰是湿的进一步加重,是人体代谢谢的废物,不易排除! 看舌苔是否厚腻,舌上津液是否很多!大便是否成形!小便或清或黄。莫名的头晕 头痛,身体困重,有无恶心呕吐,腹中有无气体上冲。等等不一一列举!
就 就爱哈哈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2/18 帖子 134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4/03/08 #38 中医那些事 说: 痰是湿的进一步加重,是人体代谢谢的废物,不易排除! 看舌苔是否厚腻,舌上津液是否很多!大便是否成形!小 点击展开... 受教了,谢谢,,,,
阿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0 帖子 807 获得点赞 16 声望 18 2014/03/11 #39 本帖最后由 阿孟 于 2014-3-11 16:40 编辑 中医那些事 说: 用酸,乌梅,助用焦苦 点击展开... 辛以补肝,酸以泻之,内经这么说的。 乌梅丸的乌梅之酸非补肝也非泻肝,而是用以收火气,苦以发之。桂,附,细辛之辛才是补肝之用
本帖最后由 阿孟 于 2014-3-11 16:40 编辑 中医那些事 说: 用酸,乌梅,助用焦苦 点击展开... 辛以补肝,酸以泻之,内经这么说的。 乌梅丸的乌梅之酸非补肝也非泻肝,而是用以收火气,苦以发之。桂,附,细辛之辛才是补肝之用
中医那些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6/09 帖子 2376 获得点赞 220 声望 63 2014/03/11 #40 阿孟 说: 辛以补肝,酸以泻之,内经这么说的。 乌梅丸的乌梅之酸非补肝也非泻肝,而是用以收火气,苦以发之。桂 点击展开... 伤寒可不是内经,虽然有内经的观点,但不一定就完全照搬内经! 仲师如果发现内经的谬误了哪?难道不会改正吗? 我到认为,辛味是伐肝的,辛味属金,金足则抑木,则肝邪可平!肝体阴用阳,体阴指其藏血,用阳指其行疏泄之功。肝旺(邪气旺),肝又为将军之官,其阴柔之性必减,肝气或横逆,或上冲,或下扰。五脏不宁!所以补肝体要用酸味之物柔养之,同时佐以滋阴血之品!这实际讲的就是泻肝,补肝就是泻肝,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是用词不同罢了。 以酸柔之,以辛伐之,以甘调之,以苦降之!以温通之,以寒凝之,兼顾了疾病之标本,使其不亢不烈,消病于无形! 呵呵!看书还是要通篇考虑,多学习精髓的东西!
阿孟 说: 辛以补肝,酸以泻之,内经这么说的。 乌梅丸的乌梅之酸非补肝也非泻肝,而是用以收火气,苦以发之。桂 点击展开... 伤寒可不是内经,虽然有内经的观点,但不一定就完全照搬内经! 仲师如果发现内经的谬误了哪?难道不会改正吗? 我到认为,辛味是伐肝的,辛味属金,金足则抑木,则肝邪可平!肝体阴用阳,体阴指其藏血,用阳指其行疏泄之功。肝旺(邪气旺),肝又为将军之官,其阴柔之性必减,肝气或横逆,或上冲,或下扰。五脏不宁!所以补肝体要用酸味之物柔养之,同时佐以滋阴血之品!这实际讲的就是泻肝,补肝就是泻肝,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是用词不同罢了。 以酸柔之,以辛伐之,以甘调之,以苦降之!以温通之,以寒凝之,兼顾了疾病之标本,使其不亢不烈,消病于无形! 呵呵!看书还是要通篇考虑,多学习精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