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金石要例-明-黄宗羲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32
声望
38
年龄
46
金石要例
提要

《金石要例》一巻。国朝黄宗羲撰。宗羲有《明儒学案》,已别着録。
是书櫽括古人金石之例凡三十六则,后附论文管见九则。自序谓“潘苍崖有《金石例》,大段以昌黎为例,顾未尝着『为例之义』与『壊例之始』,亦有不必例而例之者。如『上代、兄弟、宗族、姻党』,有书有不书,不过以著名不著名,初无定例。故摘其要领,稍为辨正,所以补苍崖之缺”云云。苍崖者,元潘昂霄之号。此书,盖补其《金石例之》所遗者也。
所収如比干《铜盘铭》,出王球《啸堂集古録》,乃宋人伪作;夏侯婴《石椁铭》出呉均《西京杂记》,亦齐梁人影撰,引为证佐,未免失考。又据孙何《碑觧论》,碑非文章之名,不知刘勰《文心雕龙》已列此目。如乐府本官署之名,而相沿既久,无不称歌词为乐府者。宗羲必绳以古义,亦未免太拘。
然宗羲于文律本,娴其所考,证实较昂霄原书为精宻,讲金石之文者,固不能不取裁于斯焉。
 
金石要例

碑版之体,至宋末元初而壊。逮至今日,作者既张王李赵之流,子孙得之以答赙奠与纸钱寓马,相为出入,使人知其子姓婚姻而已。其壊又甚于元时,似世系而非世系,似履歴而非履歴,市声俗轨相沿,不觉其非。元潘苍崖有《金石例》,大叚以昌黎为例,顾未尝着“为例之义”与“壊例之始”,亦有不必例而例之者。如“上代、兄弟、宗族、姻党”,有书有不书,不过以著名不著名,初无定例,乃一一以例言之。余故摘其要领,稍为辩正,所以补苍崖之缺也。
 
○书合葬例

妇人从夫,故志合葬者,其题只书某官某公墓志铭或墓表,未有书暨配某氏也。张说为《萧灌神道碑》云“南城侯之夫人同刻碑铭”,其题“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其妻韦氏书事实于内,题则不列。杨烱为《王义童神道碑》“其子师本陪葬”,亦不别为标题。自唐至元,皆无夫妇同列者。此当起于近世王慎中集中,如“处士陈东庄公暨配黎氏墓表”,葢不一而足也。
 
○妇女志例

妇女之志以夫爵冠之,如某官夫人、某氏或某官某人妻某氏。庾信、陈子昂、张说、独孤及皆然。若子著名,则以子爵冠之,如柳子厚为《王叔文母志》书“户部侍郎王公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妇人”。后夫而死者,其葬书“祔葬”。权徳舆集中“宏农杨氏、河东县君柳氏、博陵县君崔氏”,皆如此例。
 
○书名例

碑志之作,当直书其名字,而东汉诸铭载其先代,多只书官。唐宋名人文集所志,往往只称君讳某字、某使。其后至于无考,为可惜。
 
○称呼例

名位著者,称公;名位虽着,同辈以下称君;耆旧则称府君;昌黎集中有“董府君、独孤府君、张府君、卫府君、卢府君、韩府君”;有文名者,称先生,如昌黎之称“施先生、贞曜先生”,皇甫湜之称昌黎“韩先生”,友人则称字,如昌黎之于李元宾,樊绍述张孝权:元姚牧庵称赵提刑夫人为杨君,则变例也。
 
○墓志无铭例

墓志而无铭者,葢叙事即铭也。昌黎《张圆之志》云“叙次,其族世,名字,事始终,而铭曰~”云云。葢所谓志铭者,通一篇而言之,非以叙事属志,韵语属铭,犹如作赋者,末有重曰、乱曰,总之,是赋不可谓“重是重,乱是乱”也,故无铭者,犹赋之无重无乱者也。正考甫之《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比干铜盘》曰“右林左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寜”,兹焉是?《保汉滕公石铭》曰“佳城鬰鬰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此有韵之铭也。季札之丧,孔子铭其墓曰“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卫孔悝《鼎铭》曰:

六月丁亥,公假于太庙。公曰:叔舅!乃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于宗周。奔走无射,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庆士,躬恤卫国,其勤公家,夙夜不懈,民咸曰休哉?公曰:叔舅!予女铭,若纂乃考服。悝拜稽首,曰:对扬以辞之,勤大命,施于烝彛鼎。

此无韵之铭也。古来原有此两様墓表神道碑,俱有铭有不铭。
 
○单铭例

叙事即在韵语中。昌黎“房使君郑夫人殡表大理评事胡君墓铭卢浑墓志铭”。
 
○墓表例

墓表。表其人之大畧可以传世者,不必细详行事。如唐文通先生“宋明道之表”是也。

欧文、胡瑗、石曼卿墓表皆不书子姓。今制:三品以上神道碑、四品以下墓表铭,藏于幽室,人不可见。碑表施于墓上,以之示人。虽碑表之名不同,其实一也。故墓表之书子姓,墓表之有铭,不可谓非也。自有墓表,更无墓碣,则墓表之制,方趺圆首可知矣,故与碑分品级。柳州称神道表“神道与墓”,无品级之可分也。
 
○神道碑例

柳州《葬令》曰“凡五品以上为碑,龟趺螭首;降五品为碣,方趺圆首”,此碑、碣之分。是凡言碑者,即神道碑也。后世则碣亦谓之碑矣,岂以神道二字重于墓乎?地理家以东南为神道。苏瓌碑建于茔北一十五里,亦曰神道碑。宋孙何《碑解》”云“班固有泗亭长碑文。蔡邕有郭有道、陈太业碑文。其文皆有序冠篇,末则乱之以铭,未尝以碑为文章之名也。迨李翱为高愍女碑,罗隠为三叔碑,梅先生碑,则所谓序与铭皆混而不分,集列其目,亦不复曰文。戾孰甚焉?”今当如班蔡之作,存序与铭,通谓之文,可也。

杨烱为《成知礼神道碑》。其碑铭之后有系曰“若楚词别自一体”。

妇人妃主亦称神道碑,如张说“和丽妃、息国长公主、李华东光县主杨绾、郭汾阳夫人”是也。
 
○行状例

行状为议谥而作。与求志而作者,其体稍异。为谥者须将谥法配之,可不书婚娶子姓(昌黎“状董晋”亦书子姓):柳州“状叚太尉”、“状柳浑”是也。为求文者,昌黎之“状马韩”、柳州之“状陈京”、白香山之“状祖父”是也。
 
○妇女行状例

王鲁斋曰:

卫公叔文子卒,其子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请谥之词意者,今世行状之始也。自唐以来,有官不应谥亦为行状者,将求名世之士为之志铭而行状之,本意始反矣。观昌黎、庐陵、东坡三集,铭人之墓最多,而行状共不过五篇,而妇人不为也。又知妇人之不为行状之意亦明矣。

按,江淹为宋建太妃周氏行状,任昉、裴野皆有妇人行状。非妇人不为行状也。
 
○行述例

欧阳玄《铭曽秀才》云“行述,似翁所作孛术”。鲁翀作《姚天枢神道碑》云“其子侃,以公行实征録,欧阳发作事迹”。此皆与行状名异而实同也。今既有行实,又有行状,无乃重出乎。
 
○诔例

诔亦纳于圹中,故柳州《虞寉鸣诔》云“追列遗懿,求诸后土”。志铭亦可谓之诔。元郑师山为《洪颐墓志铭》云“其门人俞溥,状其言行,俾为之诔,以识其葬。”
 
○子孙为祖父行状例

今人为其父行状,称父之父为王父。王父之父称为曽王父。曽王父之父称为高王父。非也。称谓当以父为主,故穆员状父云“高祖宏逺,曽祖固礼,祖思恭,考元休”,未尝以员之自称易之。孙逖父铭、陈子昻父志皆如之。
 
○碑志烦简例

志铭藏于圹中,宜简。神道碑立于墓上,宜详。然范仲淹为种世衡志数千余言,韩维志程明道亦数千言,东坡《范蜀公志》五千余言,唯昌黎烦简得当。
 
○先庙碑例

先庙碑见于昌黎集中者,皆叙“立庙之由,本其得姓之始祖功宗徳”而已。至元则侈大其子孙,于祖宗反畧焉。先茔、先徳、昭先等碑,名虽不同,其义一也。宋景濓为『单氏先茔碑铭』云“公之勲业,不附先徳之后,何以白前人积累之深”,虽昩于造文之体,不暇恤也。当知碑先徳而后子孙者,非文之正体矣。
 
○书祖父例

蔡邕《祖携碑》云“携字叔业。曽祖父勲。携生棱。棱生邕。邕至勲。连身六世”,故《后汉邕传》称勲为六世祖。而唐穆员为其父志“高祖上一世,则称五代祖”。陈子昻志父墓“五世祖太乐生高祖方庆。方庆生曽祖汤。汤生祖通。通生皇考辩”。柳州父神道表“六代祖庆。五代祖旦。高祖楷苏”。子羙父志亦然,此当从后。

范育《吕和叔墓表》称“曽祖为皇考。祖为王考”。庾承宣为《田布碑》称“曽祖为王大父”。柳州柳府君坟前石表辞称“高祖王父。曽祖王父。祖王父。”
 
○不书子妇例

女子重所归,故壻多书,子妇例不书。杨烱为《曹通神道碑》载子妇一人,以其陪窆于茔内也。裴抗为《田承嗣神道碑》载子妇二人,以其为公主也。而宋之黄裳志夫人黄氏“男三:长曰淳,娶孙氏;次曰昱,娶杨氏;少曰延,娶张氏”。杨慈湖志舒元质云“生子五人曰钘叔,晦壻;曰钲,娶袁氏;曰铣,简女女焉;曰锴,娶赵氏;曰鐻叔,和之壻也。方大琮志其父云“大舆娶温陵赵奉直不劬之女。大琫娶福唐林简肃栗之孙女。大镛娶薛左史元升之孙女”,志林景诜云“男荣公,聘王氏”,志徐母赵氏云“子庭兰,娶俞料院某之孙女”,此外诸家文集亦不多见,至元而古法荡然。阎复《广平王碑》,元明善淇《阳王碑》,无不书子妇矣。
 
○子女不分书所出例

子女皆统于父,虽异母而不分书所出。在唐,如权徳舆志《李巽》“三夫人,四子”,不言某属某氏。杨绾作《郭汾阳夫人神道碑》“六子八女”,俱书夫人下。在宋,欧公志“苏子美,先娶郑氏,后娶杜氏,三子”;志梅舜俞“初娶谢谢氏,再娶刁氏,子:男五人,女二人”。温公志吕献可“始娶张氏,后娶时氏,四子六女”。荆公志葛源“元配孙氏,继配卢氏,三子一女”;志苏安世“娶叶氏。又娶某氏。子四人,女子五人”;志李宗辩“男十五人,女十九人,俱书夫人季氏下”。是皆以父为主,不必分属之母,此定例也。然妇无别志,即附见夫志之内者,前后夫人不妨分属子女,如昌黎碑杨燕竒夫人“李氏有男四人,女二人。后夫人雍氏,有男一人,女二人”。志昭武李公“三娶:元配韦氏,生子纮、女贡;次配崔氏,生绰、绍、绾。今夫人无子”。白乐天之志元微之,穆员之志郑叔,则皆用此例。迨元,姚牧庵碑姚枢书子女某出某出。虞伯生志牟应龙亦书某出。张起岩状张宏“夫人赵氏、姜氏。二子元节,赵出。元里,姜出”。此非古法之所有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