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林指月》之《本草崇原》,注释《神农本草经》第一书

菩提医灯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4/05
帖子
1584
获得点赞
20
声望
0
前些日子,看了古版《医林指月》丛书(繁体竖排本),颇为启发。其中精彩之处,就不细说了。自发表“医林指月:看古人是如何思考中医的”(https://www.tcmbe.com/threads/358530)以来,论坛里的三先生不遗余力,一字一句的敲击键盘,录出《医林指月》之“《易氏医按》一:产后吐水误为寒,三黄下肚脉回还”(https://www.tcmbe.com/threads/358605)等医案十八则。其奉献精神,颇为可嘉。由于这套书的价值巨大,不忍私藏。也效法三先生敲击键盘,逐字校对,把中医史上第一部注释《神农本草经》的本草作品,与大家一同探讨学习。
《本草崇原》是“侣山堂学派”(“钱塘医派”)的中坚人物张志聪与其弟子高士宗共同完成的一部全面注释《神农本草经》的作品。全书共分三卷,按《本经》分类法,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各一卷,每种药物大致先简录《本经》内容,如药名、性味、主治、应用等,次为注文,其中小字注主要为对药物的别名、产地、形态、品质、真伪等的考正和发挥,大字注主要为阐发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全书以《本草纲目》为佐证,注释《本经》中药物300余味。中医应该回归经典(请参考本坛难忘版主的“不妨回归经典”一文,https://www.tcmbe.com/threads/358848),原著作者也大力提倡“维旧尊古”,宗法《内》《难》《本经》,作者有感于《神农本草经》“词古义深,难于窥测”,有加之“后人篡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的乱象丛生,遂作“崇原”之论。作者从药物性味、生成、阴阳五行属性、形色等入手,结合主治疾病之机理,阐明功效,崇本求原思想,崇古而不泥古,敢于纠正前人之偏见,阐发五运六气对用药的指导性,倡导格物的用药思想,详细辨别药物的相似与优劣,采撷百家学说却又立论中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后世叶天士、徐灵胎、陈修园等医学名家影响甚深。因此张氏此著对于后人研究《本经》原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后人读懂《本经》原文,掌握其原则精神的桥梁。

欲想读懂《神农本草经》,就得先看《本草崇原》。

热爱中医的请顶起,热爱中医经典的请顶起,热爱本草的请顶起。
 
本帖最后由 菩提医灯 于 2013-12-3 23:04 编辑

原序

《神农本草》谓之《本经》,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五种为君,无毒。主久服,养命延年,益气轻身,神仙不老。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或有毒,或无毒。主通调血气,却邪治病。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使,或有毒,或无毒,或大毒。主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癥瘕,中病即止。夫天地开辟,草木始生。农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六气者,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三阴三阳是也。五行者,甲己运土,乙庚运金,丙辛运水,丁壬运木,戊癸运火,五运五行是也。本五运六气之理,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而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寒热升降补泻之治。天地万物,不外五行。其初产也,有东南西北中之五方。其生育也,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着为药性,开物成务,传于后世,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后人纂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余故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
俾上古之言,了如指掌。运气之理,炳如日星,为格物致知,三才合一之道。其后人之不经臆说,逐末忘本者,概置勿录。学者能于此会悟之,则神农观天察地穷理尽性之学,庶几近之。后世之书,有涉讹谬者,屏弃勿道,可也。
 
本帖最后由 菩提医灯 于 2013-12-3 20:36 编辑

卷上 本经上品

人参
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一名神草,一名地精。春秋运斗枢云,瑶光星散,而为人参。生上党山谷、辽东幽冀诸州,地土最厚处,故有地精之名。相传未掘取时,其茎叶夜中隐隐有光。其年发深久者,根结成人形,头面四肢毕具,谓之孩儿参,故又有神草之名。)
人参气味甘美,甘中稍苦,故曰微寒。凡属上品,俱系无毒。独人参禀天宿之光华,钟地土之广厚,久久而成人形,三才俱备,故主补人之五脏。脏者藏也。肾藏精,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智。安精神,定魂魄,则补心肾肺肝之真气矣。夫真气充足,则内外调和,故止惊悸之内动,除邪气之外侵。明目者,五脏之精上注于目也。开心者,五脏之神皆主于心也。又曰益智者,所以补脾也。上品之药,皆可久服,兼治病者,补正气也,故人参久服,则轻身延年。
 
人人若此 中医可兴

绝对力挺
 
多谢毛老师支持。

154433gfejnylme1zddn7l.gif
 

毛老师真是花样多啊。多谢顶帖。
 
张志聪注释的《本草崇原》首先纠正了历代以“玉石部”居首的弊端,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中获得启发,首先以草木为先。故首以人参注释之。
 
本帖最后由 菩提医灯 于 2013-12-3 20:37 编辑

再来看看甘草。看张志聪又是如何注释的。

甘草
气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甘草始出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一名国老,又名灵通。根长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色紫赤,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以坚实断理者为佳。调和脏腑,通贯四旁,故有国老、灵通之名。)
甘草味甘,气得其平,故曰甘平。《本经》凡言平者,皆谓气得其平也。主治五脏六腑之寒热邪气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寒病为阴,热病为阳。甘草味甘,调和脏腑,通贯阴阳,故治理脏腑阴阳之正气,以除寒热阴阳之邪气也。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者,坚肝主之筋,肾主之骨,长脾主之肉,倍肺主之气,心主之力。五脏充足,则六腑自和矣。金疮乃刀斧所伤,因金伤而成疮。金疮尰,乃因金疮而高尰也。解毒者,解高尰无名之毒,土性柔和,如以毒物埋土中,久则无毒矣。脏腑阴阳之气皆归土中,久服则土气有余,故轻身延年。
 
张志聪注释的《本草崇原》首先纠正了历代以“玉石部”居首的弊端,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中获得启发,首先

好像还真是呢。楼主细心。
 
感谢白术先生提供电子版,就不用麻烦敲键盘了。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