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点校探讨

不费解,好医而不精医,相当于操人命于手上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焚其书,绝其徒
既然好医而不精,为何又要焚书坑徒??
 
本帖最后由 平桥细雨 于 2014-2-13 13:45 编辑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 此句令人费解,既然好医,为何诚为大患

此好非好坏的好,是喜好的好,读为:hào.如:好高骛远,好胜,

此处批评那些不遵古训自以为是的所谓医生的(以无本之学.诊有过之脉)译为,一些喜好自以为是的医生,实在成问题,他们烧掉先贤有价值的书藉,断绝了良好的医学传承,(扬言他们能治好所有的病)务必使普天下人都没有病才罢休.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 此句令人费解,既然好医,为何诚为大患

此好非好坏的好,是喜好的好,读为:h

黄老师说的对,我认可这一说法,《医故》一书是基于俞樾《废医论》而作的。
 
思邈作《千金前方》[3]时,已百余岁,妙尽古今方书之要,独伤寒似未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后三十年作《千金翼》,论伤寒者居半,盖始得之”。

此句当初有两种句豆方式:
1.独伤寒似未尽通仲景之言
2.独伤寒似未尽通,仲景之言
第一句意思为,还没精通伤寒之学,可能当时孙思邈知道有《伤寒论》一书,但没有得到,故句末才会出现“始得之”三字。
第二句意思为,还没有精通伤寒之学,故仲景《伤寒论》之言不敢谈及,前提是(已经有了《伤寒论》,故与后文不符。但似乎第二句读起来相对顺口,请各位指正!
 
思邈作《千金前方》[3]时,已百余岁,妙尽古今方书之要,独伤寒似未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后三十年作《

第一种才合适,“通”是 通晓 之意,“得”是 领悟 之意,不是你那种解释的。。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焚其书,绝其徒,是必率天下无病而后可.余惟古之医工皆有高义,为人疗治,莫不具书

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决其证之所在.

这里断句我认为有点问题,应该是
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决其证之所在. 这与前者“古之医工皆有高义”相呼应。
 
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决其证之所在.

这里断句我认为有点问题,应该是

1,此处<以往>不与<古之>呼应.自高义下,皆是<古之>,中间不必添足<以往>.
2,古人行医,多是被请去的,所以要带着书和药前去,不然,在家带着书药干什么?无法翻译.
 
1,此处不与呼应.自高义下,皆是,中间不必添足.
2,古人行医,多是被请去的,所以要带着书和药前去

多谢指教!
 
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决其证之所在.


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决其证之所在。——如此断句,似乎更好。
 
【医故上篇】
原医
本草
素问
灵枢
难经
甲乙经
金匮玉函经
伤寒论
肘后方
脉经
千金方
外台秘要
总论
【医故下篇】
药剂
炮炙
脉案
禁术
祝由
按摩
注药
针灸汤熨
房中
纬书论五脏形气
汉隋唐宋明志医家部目
古逸经方
淮南万毕术
本草药品部目
杂记
后叙


【废医论】
【医药说】
 
本帖最后由 kabasky 于 2014-2-25 22:36 编辑

上圣不能无恶心,犹唐虞之朝,未尝无共欢也;下愚不能无善心,犹桀纣之廷,未尝无龙比也。

蓝色字应该为四个人名。目前只知道,比,是比干,另三人未能考证,求赐教!
 
上圣不能无恶心,犹唐虞之朝,未尝无共欢也;下愚不能无善心,犹桀纣之廷,未尝无龙比也。

蓝色字应该为

另:谁知道“普济丸”出自哪本书???

不是香港保济丸,也不是普济丹。
 
上圣不能无恶心,犹唐虞之朝,未尝无共欢也;下愚不能无善心,犹桀纣之廷,未尝无龙比也。

蓝色字应该为

此共当指共工.其它可查看上古史演义,或有线索.
 
意思不一样.你断的意思是:我认为这方子用于临床以来,没有不灵验的.
我断的意思是:我以此组成这个方子,用

你揪住这一句本身这么断句,不能说文意不通;
但是你要从全文前后对照来看,你的断句显然错了——这里孙大仙并没有“以”“为其方”,而是“以为”“其方……”了一下。

孙思邈:“……论曰∶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伤其如此,遂披《伤寒大论》,鸠集要妙。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