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23
- 帖子
- 3545
- 获得点赞
- 1154
- 声望
- 113
【2.木克土而见泄泻,常有腹痛见证,】
你举例的这个“木克土常有腹痛泄泻”的例子,是痛泻要方的典型方证。“木克土泄泻”有没有不痛的?有。腹痛,只是一个典型。而并不是全部。
而且,这个【且与脉大不符,木郁土虚脉当见弦细】,呵呵,谁说肝脉必须是【弦】?【风盛】之脉就不【弦】。例如太阳中风,脉浮缓;少阳中风,也未必脉都是【弦】的。风盛之脉,多见浮大。只有在肝气郁、结的时候,脉才见【弦】的。脉豁,类似于芤脉,是虚损之象。
**********************************************************************
呵呵,这些不多说了。希望能从这扇帮你推开的窗,你能看从现在的明清,看到那边的汉唐。很多人都只把眼睛盯着“高端尖端”的理论,而忽略的基础。忽略了基础的基础。
呵呵,关于你谈到的,想下一步怎样去再读伤寒。个人的一点小小建议哦,最好别带自己的想法去读。自己设定一个框框之后,会不自觉地就会局限住自己的思路和眼界。
个人观点:读伤寒,就是读伤寒。把别人的注解、分析都抛开。把伤寒读到一百遍、两百遍。把内经读到一百遍、两百遍。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大脑中伤寒在与内经开始自己融合的时候,可能才能真正理解仲景本意吧。
你举例的这个“木克土常有腹痛泄泻”的例子,是痛泻要方的典型方证。“木克土泄泻”有没有不痛的?有。腹痛,只是一个典型。而并不是全部。
而且,这个【且与脉大不符,木郁土虚脉当见弦细】,呵呵,谁说肝脉必须是【弦】?【风盛】之脉就不【弦】。例如太阳中风,脉浮缓;少阳中风,也未必脉都是【弦】的。风盛之脉,多见浮大。只有在肝气郁、结的时候,脉才见【弦】的。脉豁,类似于芤脉,是虚损之象。
**********************************************************************
呵呵,这些不多说了。希望能从这扇帮你推开的窗,你能看从现在的明清,看到那边的汉唐。很多人都只把眼睛盯着“高端尖端”的理论,而忽略的基础。忽略了基础的基础。
呵呵,关于你谈到的,想下一步怎样去再读伤寒。个人的一点小小建议哦,最好别带自己的想法去读。自己设定一个框框之后,会不自觉地就会局限住自己的思路和眼界。
个人观点:读伤寒,就是读伤寒。把别人的注解、分析都抛开。把伤寒读到一百遍、两百遍。把内经读到一百遍、两百遍。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大脑中伤寒在与内经开始自己融合的时候,可能才能真正理解仲景本意吧。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