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宗源用典】(5)也说说“外感病不可用补法”(下)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52
声望
113
我们要先看看我们狭义上说的“补”,多指的是什么?估计大多数人会理解为【人参黄芪】之类的“补药”。反正当年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是被忽悠这么理解的。

这些年来,一直严严谨谨地使用麻黄汤、桂枝汤之类的用药组方。
一直到2010年以后,我个人开始使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治疗外感病。
我用的啥?
估计您未必猜得到。
我用的是【补中益气丸】。
对。不管是麻黄汤证的表实,还是桂枝汤证的表虚。都用【补中益气丸】。【申明:肝阳亢,某些高血压病人,严禁使用。】

效果如何?
非常好。

有理论支持吗?
有的。

这是我个人的研究习惯。
凡是在动手实验某个观点的之前,都要先从理论上推导成立,才会去用理论指导动手的。
 
由版主最后编辑:
先听听其中的理论分析:
首先,“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当外邪入侵肌肤腠理的时候,正是相对【卫气】“不足”的时候。

要注意,这里的【卫气】“不足”,有两个概念:
一、是卫气的“总量”不足。
二、是卫气的“防御”能力不足。

卫气的“总量”不足,导致原因有那些?
1、肺气虚
2、肝气虚
3、脾气虚
4、膀胱气虚
这4项,都与卫气密切相关的。任何一方面的提供不足,都会导致卫气总量的不足。其中的“肺气虚”、“脾气虚”都可以使用【补中益气丸】补充。

卫气的“防御”能力不足,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1、肺气虚(肺阳虚)
2、脾气虚(中焦不足)
3、肝气不足
 
由版主最后编辑:
其实,我们的【卫气】,是极品的护卫高手。单兵作战能力是极强的。所以,不要怀疑你的贴身护卫的“战斗力”和“忠诚度”。
卫气之所以不能抗邪,导致原因说白了,就是“工资没到位”。卫气没有足够的动能去工作。所以,邪才会有机可乘。(据说,今年公务员的工作能动性都比较低下,是不是也是这类的原因?呵呵。)
解决办法,有两种:
1、调集一批“雇佣军”帮助卫气抗邪。如麻黄汤。
2、给你自己的护卫吃饱喝足,给予足够的工资、赏金。提供战斗中所需足够的物资保障,让他们恢复最佳的战斗状态,去抗邪。如补中益气丸。

我个人越来越不放心“雇佣军”的。这玩意儿一个不注意,就会造反的。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所以,还是我自己的江东三千子弟兵,才是我的心腹啊。
 
刚才说的表实的情况下,使用【补中益气丸】的可操作理由。


如果表虚呢?
表虚也有两种解决办法的。
1、是从肝脏调动一支部队来帮助防御。如桂枝汤。
2、从脾脏调一支部队去帮助防御。如补中益气丸。

看看,这两种情况下的两种方式,是不是都是用的【补】法?

其实,这里面没什么可说的东西。
无非
一个是【卫气的功能】;
一个是【卫气的来源】。
 
小结一下:

表实,
正气打不过邪气,就吹哨子,拉一帮打手帮忙。就是麻黄汤喽。
正气打不过邪气,我就给卫气短期内提升功力,从而具备足够的战斗力。就是补中喽。嘿嘿,这个有没有点高手传功的感觉呀。呵呵呵。

表虚,
正气防御不过来,就从济南军区调动部队协助防守。就是桂枝汤喽。
正气防御不过来,还可以从南京军区调动部队协助防御。就是补中喽。

呵呵,卫气嘛,自身就有攻、防两种能力。
攻击力不足,就请麻黄汤喽。
防御力不足,就请桂枝汤喽。
哪个力量不足,就选择对应的帮手就行了。而我就喜欢用【补中】,既可以提升攻击力、也可以同时提供防御力。而且最妙的是,攻、防之间的协调,都是全自主完成的,不需要人为干涉的。不需要担心【麻黄】太过、【桂枝】太过的问题。

至于化热一路的转化症状,道理还是一样的。四诊精准,攻补由心。呵呵,自己一番胡说八道,希望别把后学的同学们忽悠晕了才好啊。

所以,个人观点——
表证,可补。广义、狭义。都可补。但要【补】的在理上。
 
*************************************************************************
本期《用典》涉及经典的内容:

卫气

1、卫出上焦
《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2、卫出中焦
《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在《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也有“营卫均来源于中焦所化的水谷精微”的意思。
3、卫出下焦
《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


脾与护卫的关系

脾主形。
脾主气。
所谓的“形”,是指肌肤、腠理等等。形不足,则容易为外邪所侵的。
所谓的“气”,这里包括营气、卫气。气不足,则容易为外邪所侵的。

*************************************************************************
 
本帖最后由 醫道宗源 于 2014-2-18 13:40 编辑

本贴的看点在哪儿?

很多人仅仅只看到【补中益气丸】能治疗外感。

……………………………………………………………………………………

其实,本人的目的:

在于通过这个例子,来聊聊 脏 腑 之 间 的 气 机 运 用。

……………………………………………………………………………………


如果要死抱着【补中益气】怎么就不能治疗高热之类的问题来看。就偏了。

注意,本贴的标题,是讨论【表证可不可以补】。

这里用一个【补中】,来阐述我个人用【补中】来应对表证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所得出的【可补】的观点。

建议从这个案子中,去研究脏腑之间气机的联系;以及五脏生克以外、脏腑之间相关联的东西。
 
河东狮吼

好了,不聊了。有点玩的收不住心了。
而且老婆还揪着耳朵指着鼻子骂,你功不好好练、拳不好好打、书不好好看、作业不好好做、玩疯了是吧?!
呜呼,河东狮吼,回家做作业去了。

据本人考证,传说中的“河东”,在东非。

因为赵忠祥老师常用那浑厚从容的嗓音说:在东非大草原上,住着狮子一家。
 
用在太阳症,桂枝、麻黄症浅者,还确有奇妙,若是小柴胡少阳证,也就不灵了。
 
用在太阳症,桂枝、麻黄症浅者,还确有奇妙,若是小柴胡少阳证,也就不灵了。

呵呵,那是。

哪有一种药可以包打天下的啊。
 
我也觉得补中益气不太适合现今的很多病症,因为经络不通的,用补中益气就会上火。
我认为颈椎病就是经络不通,而现今从老到少,没几个人没颈椎病的。
所以.
虽然我也很喜欢补中益气丸。
 
还有,看方论上面说补中益气是除了肾之外,其余的四脏均补的。但是我觉得补中益气丸还是得以肾精为基础的,特别是肾阴。因为最近发现补中益气丸还有升津液的作用。
 
我也觉得补中益气不太适合现今的很多病症,因为经络不通的,用补中益气就会上火。
我认为颈椎病就是经络不

颈椎的问题,俺把归为“阳明”的问题了。那是葛根、麻黄的事情呀。我个人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常用这个 补中 配合 葛根汤的。
 
【通宣理肺丸】

成份: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辅料:赋形剂蜂蜜。

这就是我2013年的秘方 O(∩_∩)O
1丸,就1丸,轻松治疗感冒

每每奏效 (*^__^*)
 
本帖最后由 醫道宗源 于 2014-2-18 09:56 编辑

肾精为基础的,

没错。

补中 用的太多,会拔动肾气的。所以,不可过用而动摇根基哩。
 
颈椎的问题,俺把归为“阳明”的问题了。那是葛根、麻黄的事情呀。我个人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常用这个 补

果然和老师交流就有收获啊,又学一招。
多谢指点!
 
呵呵,介个相当好。

有痰饮的时候,经常拿不准选哪个适合


【补中益气丸】:“升阳”“补气” 补脾气 (气虚-阳虚)
【人参健脾丸】:“补脾”合胃,益气 (脾虚)
【参苓白术丸】: “健脾”,“除湿”

【玉屏风散】: 易感风邪,自汗,怕风
【生脉饮】: 益气、生津、养阴(气阴两亏)心悸,自汗
 
明白了,谢谢宗源老师

我一直纠结,觉得自己没有“湿”,因为我又不是胖子
从来,从来都没有想过“除湿”

有时一周我吃2代【玉屏风】,理由是特别怕风,但是没有自汗现象,所以少量服;
也偶尔吃1个生脉饮,吃了就生痘痘
胃感觉不舒服时,我用人参健脾

偏偏,偏偏我没有选【参苓白术丸】
 
搬个板凳来学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