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我的中医中药体验

人总是要从外界摄入物质的。吃喝是明显的物质摄入,呼吸也是摄入,针灸、按摩、刮痧等我认为也是一种摄入

就是说生病不是治好的,针灸、汤药等技法外物的摄入只是帮忙人体调动、运转自身已有的自我修复能量,进而达到恢复健康。主要明白了理,技法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受教了!以后多多向先生学习,望不辞吝教噢!先生以身试药探索药性,好样的!
 
就是说生病不是治好的,针灸、汤药等技法外物的摄入只是帮忙人体调动、运转自身已有的自我修复能量,进而

互相交流学习。人体自身运转规则很重要,生病了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对待人体自身也很重要。
 
上上周日,自己背筋疼,头左转时尤甚,试验了一下,是趴着头往左侧放着的那根背筋。下午有加重趋势,弄了点枳实白芍等等的水喝,感觉对证,缓解。后至周四完全消失。
 
说说辅行诀1(说明:自己理解不成熟,纯个人看法,说出来供诸君一笑而已)
辅行诀的组方模式是五行。五行我的理解是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土不太确定,我理解就是土,大地,质。可以分属于四季。就是十二地支的模式。
李阳波说中医治病是治时间的象(五运六气导读里的,大概意思吧),比如得病的象是冬(寒),就要用相反时间象的药。从这个说法来看,也可以理解就是五行用药。
人体的象是可以分为五行的。五行是一个圆,相当于一个年的周期。当然也可以细分为一天的周期。在人体,一个呼吸,一次心跳等等,都可以分为一个周期。从周期理解五行是不难的。在人身上总体来看五行是什么样的,我没有体证。但观自然之象,应能理解。
把人体理解为一,分为二,再分为五,在五这个纲要下就开始治病活动了,这是祖先的智慧。面对万千病象,归到五这个层次,并不容易。
 
上周六去拜访了一位执业中医,跟他大致探讨了一下火神的问题。他说了一个阳气升极而降我记住了,我的想法还

老师真厉害,我拜服
 
本帖最后由 山空夜静 于 2014-10-6 14:06 编辑

1号因感觉右腿根某根筋活动时有点疼,麦冬五味子黄芩大黄生地生姜炙甘草煮汤服,感觉好转,随即薏苡仁高粱米黑豆黑米红小豆煮粥汤服,晚上睡觉好。
2号九九重阳节。早起觉得鼻塞,出去活动后右鼻孔出清鼻涕。自己刺激打喷嚏后仍然流。晚上桂皮生姜红糖等煮汤服,感觉略略好一点。
3号仍然流鼻涕。下午丹参厚朴旋复花清半夏炙甘草大枣红糖生姜桂枝煮汤服,感觉流鼻涕稍好,18:00再煮服一次。
4号1点醒来,觉得鼻子好点,胸内略发痒咳嗽。认为甘味服多了。麻黄桂枝红花清半夏煮水服,鼻子通畅。早上感觉发声变浅。有时咳嗽一下。16点左右,旋复花代赭石清半夏红花黄芩生地白芍五味子炙甘草大枣生姜桂枝花椒白酒煮水服,喝完觉得气沉下去了。睡前自己刮痧双肩部位。
5号出去活动,大汗,下午觉得胸胃部不畅,有时咳嗽。18:40左右五味子麦冬厚朴花椒桂枝炙甘草黄芩煮水服,睡觉,0点左右醒一次。早起觉得胸中舒畅,自觉复原。

这个长假过的,真成体验药味了。
 
因近来热衷运动,有时会忽然感觉到心脏跳动,好像是心脏跳动时剐到了某个东西,又似乎是血管在抽搐。在躺着按右腹的时候,有时有种要引发这种心跳的感觉。这种感觉05年左右出现过,最初的发现是为考试熬夜,考试当天上地铁台阶的时候忽然出现。那时发生的次数少,也有好些年没发生了,刚发生时有一点点心慌的感觉。现在发生的次数跟我的运动成正比了。似乎在说我的运动是不对的。
曾吃过参苓白术丸3粒、金贵肾气丸1粒,第一次服用有效,再服不效。小量试了自拟的不少药方,效果都不如不运动老老实实的呆着有效。不免气馁消沉一段时间。
这些天吃点诸如炒花生米的食物,吃晚饭后睡觉醒来,又开始时不时的胃疼了。并与心跳有时交替出现。对胃痛,曾在睡觉前皮肤针留置手指丫,可止胃疼,早上不想起床,似乎有点泄气发软。曾在胃胆经上帖甘草片,可止胃疼,继续用并无效果。曾艾熏三里,也能稍止胃疼,但晚上精神昂扬,醒来后难以入睡。
前天起床左屁股根部又有点滞痛的感觉。昨日半夜胃不适醒来,拟方生甘草茯苓桂枝干姜生白术清半夏,服后两泡夜尿,今天感觉很不错。睡午觉起来常有的胃不适没发生,运动时的心跳也没发生,滞痛也正常了。
奔豚我是听说,或许自己有点符合这个病的情形。
 
前天也喝了点苓桂术甘夏姜汤,没啥特别反应,昨天也喝了点,上午喝胃胀不适,晚上喝也这样,心跳的感觉又出现了。起来喝了点橘皮白糖姜汤,才舒服了。反思原因,是因为白天吃了些凉的炒栗子,这东西是容易滞气,数年前晚上吃这东西曾感冒发烧一场。
从治心跳来说,苓桂剂按说可以长期服用一段时间的。但病情变化了,不再适用了。人体在上午和下午盛衰变化就不一样,那么长期大量服一种汤剂的,是怎么取效的呢?
这要么是在某个层次上辩证准确无误,在这个层次上认为病是稳定不变的。要么在用药上考虑周全,药方么,指示出方向,让人体缓慢的变化调整,矫枉但不过正,可能慢性病尤须如此。
 
受论坛YYXZZM老师说到“蹲苗”的启发,我自己认为,植物地面之上为阳,地下为阴。蹲苗的措施,基本是人为增加植物阳的比例,从而引起植物阴(阴中之阳)的增加。这是我对蹲苗的粗浅理解。
蹲苗是阴阳平衡应用的实例。对于人来说,晚上少吃饭,小儿常要三分饥和寒,千金难买老来瘦,也该都有这个理在里面。
自己前段时间胃部不适还在,在晚上有意再少吃一点饿了几次,胃不适及那种心跳是找不到了,当然也减少了乱锻炼。有名人在其书中的观点是,冬天应该少运动不运动。
 
本帖最后由 山空夜静 于 2014-12-2 09:21 编辑

小儿上周一晚上咳嗽,准备第二天熬点梨水给他喝的。但周二早上开始发烧。白天吃了退烧药,无效。下班回家烧的两个脸蛋都红了。以大黄旋复花等药煮水服3吸管后,睡下,给其捂脚,手心出汗明显。0点后醒了,药中加竹叶煮了会,又服了2吸管,睡下,手捂额头略出汗。周三早上感觉还有一点点热,中午打电话说,不热不咳嗽了。于是晚上洗澡。周四上午又开始咳嗽。上医院开药甚多,咳不止。晚上煮桔皮糖姜水服,无效。又煮旋复花半夏等药服,咳嗽略平睡觉。周五白天依旧咳嗽。晚上服止咳糖浆,咳甚,不能入睡。给服复方甘草片化水服,渐渐平息,周六继续服用,逐渐复原。
看着自己的孩子给他处方用药的那种纠结心理,我想有经历的人是有体会的。
善治者治皮毛,治未病从不嫌早,再次自省铭记。
 
如果不能分辨中药的真假与伪劣,那就最好别熬汤药,自己给自己调理,最明显的感觉应该是身体越来越舒服,而不是杂病频出,如果没大病就不要动不动就熬药
 
如果不能分辨中药的真假与伪劣,那就最好别熬汤药,自己给自己调理,最明显的感觉应该是身体越来越舒服,而

据说现在的中药假冒伪劣的很多,不少人为此深感忧虑。从天下万物皆为药的理来说,这个假冒伪劣的药,终究还是一个药性有所变化的药。我一直在想,古人是怎么认识中药的作用的呢?我们今天能不能象古人那样,可以随时辨别摆在眼前的某种药物的药性?
喝药后感觉越来越舒服,这也是我所希望的,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不过象我这样的爱好者,吃药也是浅尝辄止。感谢您的善意提醒。
 
上周三下小雪且大雾,孩子放假在家,因班上感冒孩子太多。中午在邻居家吃午饭,跟小朋友比赛吃饭,吃多了。晚上早睡,夜间似乎有点点低烧。周四略咳嗽,傍晚似乎流鼻涕。他妈妈给吃感冒药,晚上发低烧,呼吸略浅快。周五早上煮药大黄厚朴等,喝一勺半。白天未见发烧,但咳嗽。周六周日甘草片,煮黄豆小麦等汤,咳嗽时略听见有痰声。周日晚上大便,睡前吃梨,周一好转,周四复原。
上周周围的感冒似乎比较严重,看见好几个了。
 
这个周六雾霾,晚上小雪,周日继续雾霾。早上及下午室外锻炼时,感觉一会儿身上就热起来了。坚持一会后,头发根及衬衣都汗湿了,未换衣,晚上洗澡后靠墙似乎觉得背凉但未在意,入睡略感困难,趴着睡,周一早起发现左肩胛骨内缘下的筋疼,脖子左顾困难。晚上煮汤药小量:桂姜椒藿香大黄半夏旋复花柏子仁生地黄芩甘草大枣五味子麦冬,服后感觉不错,现极力左扭脖子才有点疼感。
锻炼不可急于求成。在此时节流汗锻炼或与养生之旨有所违背。大汗而出伤身。在宏观(有)上看,人体的可运作范围狭小。邪气细微而医道微妙。
 
中国人种地讲究蹲苗,孩子们不一定高但结实!现在孩子像化肥催生有个单薄易倒伏!
 
周三下班,老婆说拖地扭着腰背了,疼,不能弯腰、转身。刮痧,刮背、肩,出痧较多。第二天,疼痛基本消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