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肿瘤化疗副作用的研讨!

张景岳的积聚病方论
[卷之二十三心集·杂证谟\积聚] 积聚论列方
排气饮(新和六)养中煎(新热四)

看看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对积病的方药论述.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大五明野狼毒丸
主坚癖或在人胸胁,或在心腹方。
野狼毒干地黄(熬,各四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双仁熬)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熬)干姜桂心(各一两半)旋复花芫花(熬)莽草(各半两)细辛五味子蜀椒(汗,去目、闭口者)漆头茹(各一两)人参附子(炮,去皮)大黄浓朴(炙)木防己上二十一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二丸,日二夜一,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小野狼毒丸
主病与前方同。
野狼毒(三两)附子(炮,去皮)半夏(洗)白附子(各一两)漆头茹旋复花(各二两)上六味,捣为末,炼蜜和,更杵五千杵,丸如梧子。饮服三丸,日二,稍加至十丸。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石丸
主积聚,症坚不能食方。
石(五两,炼)雄黄(研)人参(各一两)杜蘅桂心(各一两半)前胡藜芦(各三分)大黄(二两)干姜(二两)皂荚(半两,炙,去皮、子)丹参(各二两)半夏(洗)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服二丸,日二可至四丸。
治症癖乃至鼓胀方。
取乌牛尿一升,微火煎如稠糖,空腹服大枣许一枚,当鸣转病出,隔日更服。忌口味。
又方人尿三升,煎取一升,空腹服,如牛尿法。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芒硝汤
主暴症坚结方。
木防己白术鬼臼(各一两半)芒硝芍药当归(各二两)大黄(三两)蜈蚣(炙)蜥蜴(炙,各二枚)甘草(一两,炙)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芒硝,分为三服,日三。
治猝暴症方蒜(十片,去皮,五月五日户上者)桂心(一尺二寸)伏龙肝(鸭卵大一枚)上三味,合捣,以淳苦酒和之如泥,涂着布上掩病处,三日消。(《千金》云∶凡蒜或无蒜,亦得用也)又方取商陆根捣蒸之,以新布藉腹上,以药铺布上,以衣覆上,冷即易,取瘥止,数日之中,晨夕勿息为之,妙。
三棱草煎主症癖方。
三棱草(切,取一石)上一味,以水五石煮取一石,去滓,更煎取三斗,于铜器中重釜煎如稠糖,出纳密器中,旦以酒一盏服一匕,日二服。每服常令酒气相续。
疗十年癖方。
桃仁(去皮尖双仁,熬)豉(干,暴去皮,熬,捣筛,各六升)蜀椒(去目、闭口者,生,捣筛)干姜(捣筛,各三两)上四味,先捣桃仁如膏,合捣千杵,如干,可入少蜜和,捣令可丸如酸枣大,空腹酒服三丸,日三,仍用熨法。
椒盐方取新盆一口受一斗者,钻底上作三十余孔,孔上布椒三合,椒上布盐,盐上安纸两重,上布冷灰一升,冷灰上安热灰一升,热灰上安熟炭火如鸡子大,常令盆大口热,底安薄毡,其口以板盖上,以手捉勿令落,仰卧安盆于腹上,逐病上及痛处,自捉遣移熨之,冷气及症结皆从下部中作气出,七日一易椒盐,满三七日,百病皆瘥,乃止。
江宁衍法师破癖方。
白术枳实(炙)柴胡(各三两)上三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可至三十剂,永瘥。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陷胸汤
主胸中、心下结坚,食饮不消方。
大黄(一两)栝蒌(二两)甘草(二两)甘遂(一两)黄连(六两)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三台丸主五脏寒热,积聚,胪胀肠鸣而噫,食不作肌肤,甚者呕逆,若伤寒寒疟已愈,令不复发,食后服五丸,饮多者吞十丸,常服令人大小便调和,长肌肉方。
大黄(二两,熬)熟硝石葶苈(各一升,熬)茯苓(半两)浓朴(炙)前胡附子(炮,去皮)半夏(洗)细辛(各一两,切)杏仁(一升,去皮尖、双仁,熬)上一十味,捣筛为末,别捣杏仁如脂,次纳药末,炼蜜相和令得所,更捣五千杵,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稍加至十丸,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大桂汤
主虚羸,胸膈满方。
桂心(一斤)半夏(一升,洗)黄(四两)生姜(一两,切)上四味,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古代名医大家对待积聚病的看法,大多都是破积消瘀,气血同治,使用生猛的剧毒药物。
这么一看,到还是张熟地先生的方子要温和的多,但是他老人家对这种病也是绝不姑息的态度,一点也不手软。
认真学习一下吧!
 
看看《丹溪心法》对于积聚病的论述及治疗。
[卷三] 积聚痞块五十四
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一云痰)。积在左为血块。气不能作块成聚,块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蓬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之类为丸,石碱白术汤吞下。瓦楞子能消血块,次消痰。石碱一物,有痰积有块可用洗涤垢腻,又能消食积。治块,当降火消食积,食积即痰也。行死血块,块去须大补。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则根除矣。凡妇人有块,多是血块。
戴云∶积聚瘕,有积聚成块,不能移动者是;或有或无,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是瘕。
积聚瘕,朱先生医台州潭浦陈家,用蜀葵根煎汤,去渣,再入人参、白术、青皮、陈皮、甘草梢、牛膝煎成汤,入细研桃仁、玄明粉各少许,热饮之,二服当见块下。如病重者,须补接之,后加减再行。

入方

消块丸
即《千金方》硝石大黄丸,止可磨块,不令人困,须量度虚实。
硝石(六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大黄(八两)上为末,以三年苦酒三升(又云三斗),置瓷器中,以竹片作准,每入一升,作一刻,柱中,先纳大黄,不住手搅,使微沸。尽一刻,乃下余药。又尽一刻,微火熬,使可丸,则丸如鸡子中黄大。每一丸,米饮下。如不能大丸,作小丸如桐子大。每三十丸,服后当下如鸡肝,如米泔,赤黑等色。下后避风冷,啖软粥将息之。

三圣膏
未化锻石半斤为末,瓦器中炒令淡红色,提出火,候热稍减。次下大黄末一两,就炉外炒,候热减。下桂心末半两,略炒,入米醋熬搅成黑膏,浓纸摊贴患处。
痞块在皮里膜外,须用补气药香附开之,兼二陈汤加补气药,先须断浓味。

又方琥珀膏
大黄朴硝(各一两)上为末,大蒜捣膏和贴。

又方
治茶癖。
石膏黄芩升麻上为末。砂糖水调服。

又方
一人爱吃茶。
白术软石膏片芩白芍牛胆星薄荷(圆叶大者)上为末,砂糖调作膏。食后津液化下。

又方
治胁下有块。
龙荟丸(二钱半)姜黄(五钱)桃仁(五钱)上为末,蜜丸服。
又方∶龙荟丸和鹁鸽粪,能大消食积。或入保和丸治块,看在何部分。

治血块丸
瓦楞子能消血块。
海粉(醋煮)三棱莪术(醋煮)红花五灵脂香附石碱上为丸。白术汤吞下。

又方
治妇人血块如盘,有孕难服峻利。
香附(醋煮,四两)桃仁(去皮)白术(各一两)海粉(醋煮,二两)上为末,神曲糊丸。

又方
治妇人食块,死血痰积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男黄连(一两半,一半用吴茱萸炒,去茱萸;一半用益智炒,去益智)山栀(炒)川芎三莪术(醋煮)神曲桃仁(去皮,各半两)香附(童便浸,一两)萝卜子(炒,一两半)山楂(一两上为末,蒸饼丸服。
又方∶有青皮半两,白芥子一两半炒。

保和丸
治一切食积。
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又方
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丸如梧子大。服七十丸,白汤下。

又方
山楂(三两)白术(二两)陈皮茯苓半夏(各一两)连翘黄芩神曲萝卜子(各半两)上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

阿魏丸
治肉积。诸阿魏丸,脾虚者,须以补脾药佐之,切不可独用。虚虚之祸,疾如连翘(一两)山楂(二两)黄连(一两三钱)阿魏(二两,醋煮作糊)上为末,醋煮阿魏作糊丸。服三十丸,白汤下。

小阿魏丸
山楂(三两)石碱(三钱)半夏(一两,皂角水浸透晒干)上为末,粥糊丸。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又方
治饱食停滞,胃壮者宜此,脾虚勿服。
山楂萝卜子神曲麦芽陈皮青皮香附(各二两)阿魏(一两,醋浸软另研)上为末,炊饼丸。

又阿魏丸
去诸积聚。
山楂南星(皂角水浸)半夏(皂角水浸)麦芽(炒)神曲(炒)黄连(各一两)连翘阿上为末,姜汁浸蒸饼丸。一方加香附、蛤粉,治嗽。

佐脾丸
山楂(三两)半夏茯苓(各一两)连翘陈皮萝卜子(各半两)上为末,粥丸服。

小温中丸
青皮(一两)香附(四两,便浸)苍术(二两)半夏(二两)白术(半两)陈皮(一两)苦参(半两)黄连(一两,姜汁炒)针砂(二两,醋炒)上为末,曲糊为丸。

又方
针砂(醋煮三次)香附(童便浸,四两)山楂(二两)神曲(炒,二两)黄连(姜汁炒,一两半山栀(炒)浓朴(姜汁炒)苍术(一两)半夏(一两)台芎(半两)一方加人参、炒白术一两半,有苦参用白术,用苦参不用黄连。

枳实丸
白术(二两)枳实半夏神曲麦芽(各一两)姜黄陈皮(各半两)木香(一钱半)山楂(一上为末,荷叶蒸饭为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后姜汤下。

大温中丸
又名大消痞丸。
黄连(炒)黄芩(六钱)姜黄白术(一两)人参陈皮泽泻(二钱)炙甘草砂仁干生姜炒曲(二钱)枳实(炒,半两)半夏(四钱)川朴(三钱)猪苓(一钱半)上为末,炊饼丸。
〔附录〕五脏之积曰五积,六腑之积曰六聚。积有定形,聚无定处。不问何经,并宜服十味大七气汤,吞下尊贵红丸子。凡木香、槟榔,去气积;神曲、麦芽,去酒积;虻虫、水蛭去血积;礞石、巴豆,去食积;牵牛、甘遂,去水积;雄黄、腻粉,去涎积;砂、水银去肉积。各从其类也。肝积曰肥气,肺积曰息贲,心积曰伏梁,脾积曰痞气,肾积曰奔豚。
其如积聚之脉,实强者生,沉小者死。

附方

乌梅丸
治酒毒,消食化痰。
乌梅(一斤)半夏(八两)白矾(八两)生姜(一斤)上件石臼捣细末,新瓦两片夹定,火上焙,三日三夜为度。次入神曲、麦芽、陈皮、青皮、莪术、枳壳、丁皮、大腹子各四两,用酒糊为丸。每服四五十丸,姜汤下。

备急丸
大治心腹厥痛,食积胸膈,下咽气,便速行。
大黄(一钱)巴豆(去油膜心)干姜(半钱)上用蜜丸。白汤下。
治吐虫有积。
上以黑锡灰、槟榔末,米饮调下。

大七气汤
三棱莪术(各一两半)青皮(七钱半)陈皮(一两半)藿香桔梗肉桂(各七钱半)益智(一两半)香附(一两半)甘草(炙,七钱半)上锉。水煎服。

散聚汤
半夏槟榔当归(各七钱半)陈皮杏仁(炒)桂心(各二两)茯苓甘草(炙)附子(炮)川芎枳壳(炒)浓朴吴茱萸(各一两)上锉。水煎,姜三片。大便不利,加大黄。

香棱丸
治五积六聚气块。
三棱(六两,醋炒)青皮陈皮莪术(炮或醋炒)枳壳(炒)枳实(炒)萝卜子(炒)香附砂仁归梢木香甘草(炙,各一两)槟榔(六两)山楂(四两)上为末,醋糊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

龙荟丸
见胁痛类。

红丸子
见疟类。

至此为止,没有看到历代各大医家对于积聚病是以扶正为主的治疗方法。
无不是破瘀消积,气血同治,脏腑同调。待积块消破后,再佐以扶正。
这恐怕是对待这种病的唯一办法吧。
 
被加了精的帖子影响很大,我之所以想说几句那是因为怕你这“指导思想”害了别人。第一、放化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伤阴(伤精),一种是耗气。不知道楼主所用的方子里有多少成份是补精的,又有多少成份是补气的?第二、我认为善后的方子构成应该是补大于攻,应该是补七攻三,而楼主采用的却是攻七补三,对于一个身体极度虚弱的人,那怎么会承受得了呢?第三、《伤寒论》里仲景所用的方子(经方),大都是阴阳不兼顾的“半成品”,怎么能用它来作为放化疗患者的善后用方呢?那岂不是在“雪上加霜”吗?个人之见,纯属学术交流,仅供参考。书读得不少,很令在下佩服。
 
被加了精的帖子影响很大,我之所以想说几句那是因为怕你这“指导思想”害了别人。第一、放化疗对患者造成的

希望您精读一下伤寒论,看看书中有没有纯补益的方剂。是不是都是因势利导的办法?
化疗患者的确需要“补”,这个补学问很大,是扶正还是攻邪要辩证来看。
 
现代治癌大师孙秉严先生,一生致力于治疗恶性肿瘤。
他认为肿瘤患者多是以寒证为主,打破了肿瘤必须清解热毒的惯性思维。
其治病机理在下认为非常合理。
当今之人,痰湿皆重,痰湿本为阴邪且善于阻遏气机。气机不畅则会生积成聚。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使用姜桂附则是理所应当的。
还要注意运用散结理气活血化瘀,祛邪攻下的药物。攻下是为了解毒,给邪气以出路。
肿瘤晚期病人,有些身体很弱,看似不耐攻伐。则医只以培正扶本之法治之,殊不知邪毒不去正焉能复?
所以是越补邪越盛,最后终归不治。
此种情况则应以攻邪为主,扶正为辅。方剂分开使用,增加多种途径给药。
近日学习“孙秉严治癌四十年”及“黄金昶治疗肿瘤二十年”所感。
多读书,多体会,多思考,多临证。再加一条,多扬弃。
中医始能成大器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