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采挖时节:立冬前后采挖,反复堆、晒,至内部色黑,晒干,切片,生用。
玄参根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长6至20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横纹或须根痕。质紧实,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乌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以水浸泡,水呈墨黑色。以条粗壮,质坚实,断面色黑者为佳。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玄参、盐玄参,泡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盐玄参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玄参适合人群:脾虚便溏者或脾胃有湿者禁服。
营养分析
1.清热凉:血。该品性寒,能清
玄参花枝
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
2.养阴生津。该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症。
3.泻火解毒。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
4.软坚散结。该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
该品苦寒清降,咸寒而润,主入肾经以滋阴降火,又入血分以凉血解毒。凡阴虚火旺、血分热毒之症,该品颇为适宜。
性状: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体润降泄。
食物相克:不宜与藜芦、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同用。
做法指导:
1.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咽。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
2.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
使用注意:
1.本品性寒,能滑肠,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2.反藜芦。
3.处方写玄参、元参,黑玄参、浙玄参,皆付玄参。
4.玄参、生地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然玄参偏于泻火解毒、散结,咽痛、瘰疬疮毒多用之;生地养阴作用较好,阴血不足多用之。
玄参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