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3/10/29
- 帖子
- 112
- 获得点赞
- 5
- 声望
- 18
题记:本人自学中医5年,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初混进某乡村私立医院上班,两个月里,有几例有效的案例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跟各位同仁和前辈分享。取名‘半效’,是初诊有效,二诊之后没再遇到患者,不知道疗效是否保持,仅讨论初诊时的思路,以期大家指正!
女,49岁
2013.11.18 初诊
今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摔伤左内踝,出血多,后出现两侧太阳穴疼痛,头晕(隔壁门诊量血压,高压158mmHg);近两月双手麻木酸疼,胃痛;时口苦甚、口干不欲饮。今走路时左内踝仍疼痛。
舌淡红
右三部沉小弱,左三部沉细弱。
处方:小建中汤
桂枝30g 白芍60g 生姜30g 大枣8枚 炙甘草20g 饴糖100g 2剂
12.23 二诊
双手麻木酸疼和胃痛减轻,血压138mmHg,左脚走路时仍疼痛。目前:头晕,严重时欲倒,正心窝下跳动疼痛(饥饿时或进硬辣食物后),有时肌肉膶动,清晨舌表干燥。
舌淡红,边齿痕。
右寸弦涩,关弦涩略紧,尺弦略紧。
左三部弦涩略紧。
处方:真武汤(一两按10g计,3剂)
初诊思路:双脉皆沉小(细)弱,可能为气血两虚;结合病情,受伤之后出现头痛头晕,当为出血多引起。用小建中汤补益气血,对应原文,吻合的症情有:胃痛——‘腹中痛’,双手麻木酸疼——‘四肢酸疼’,口干不欲饮——‘咽干口燥’。
疑问:(1)补益气血之药,反能降血压?
(2)仅隔一个月,为何脉象如此悬殊?
(3)对于此例外伤脚疼,有无相应经方可治愈?
女,49岁
2013.11.18 初诊
今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摔伤左内踝,出血多,后出现两侧太阳穴疼痛,头晕(隔壁门诊量血压,高压158mmHg);近两月双手麻木酸疼,胃痛;时口苦甚、口干不欲饮。今走路时左内踝仍疼痛。
舌淡红
右三部沉小弱,左三部沉细弱。
处方:小建中汤
桂枝30g 白芍60g 生姜30g 大枣8枚 炙甘草20g 饴糖100g 2剂
12.23 二诊
双手麻木酸疼和胃痛减轻,血压138mmHg,左脚走路时仍疼痛。目前:头晕,严重时欲倒,正心窝下跳动疼痛(饥饿时或进硬辣食物后),有时肌肉膶动,清晨舌表干燥。
舌淡红,边齿痕。
右寸弦涩,关弦涩略紧,尺弦略紧。
左三部弦涩略紧。
处方:真武汤(一两按10g计,3剂)
初诊思路:双脉皆沉小(细)弱,可能为气血两虚;结合病情,受伤之后出现头痛头晕,当为出血多引起。用小建中汤补益气血,对应原文,吻合的症情有:胃痛——‘腹中痛’,双手麻木酸疼——‘四肢酸疼’,口干不欲饮——‘咽干口燥’。
疑问:(1)补益气血之药,反能降血压?
(2)仅隔一个月,为何脉象如此悬殊?
(3)对于此例外伤脚疼,有无相应经方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