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2,糖尿病十余年,体型瘦高,面色不华。刻下,头晕心悸时作,时有虚汗(低血糖发作),腰腿皆冷,腰背疼,双足麻木冷,双手握之不温,冷热触觉减退。大便烂,小便清长,夜尿三次,纳尚可。脉细虚,舌淡嫩苔白滑。
首诊,附子理中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黄芪当归,制附子用10克
仅服用一次便呕吐5.6次,腹泻2次,遂来我院急诊,得知其附子煎煮5分钟即放入它药,诊断为附子中毒。观察一晚未见其他不适,第二日,我以“消渴痹病”、“虚劳”收其入院。
入院后,重新四诊,诸症舌脉同前,唯按之小腹时有紧张感,问起小腹拘急有无,答曰,小腹常痛。重新开出金匮肾气汤加减,补骨脂20,肉桂粉3克吞服,龙骨30 黄连5克,熟地20 淮山30 芋肉10 茯苓20 泽泻10 。
思考,此类虚寒患者看得不少,处方起效一般胸有成竹。该患太阴少阴虚寒无疑,何故药后吐泄?
我这里的制附子常常不先煎也不会出现所谓中毒,我处方后都告知先煎至舌尝不麻为度,而不说要煎多久,所以常常有患者反应这药根本不用先煎,因为根本就不麻!这个患者除了吐泄没有口舌麻的症状。
那就还有两个可能性:
一是虚寒甚而拒药,又有少腹疼痛,是故入院后处方金匮肾气,用补骨脂代附子,且加黄连反佐成交泰引火归元。
二,其经一晚吐泄,舌脉未变,精神未见萎软。难不成是为了早点住进来演的苦肉计?本来他的床位是安排在一周后。
待其药后再写后续。
首诊,附子理中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黄芪当归,制附子用10克
仅服用一次便呕吐5.6次,腹泻2次,遂来我院急诊,得知其附子煎煮5分钟即放入它药,诊断为附子中毒。观察一晚未见其他不适,第二日,我以“消渴痹病”、“虚劳”收其入院。
入院后,重新四诊,诸症舌脉同前,唯按之小腹时有紧张感,问起小腹拘急有无,答曰,小腹常痛。重新开出金匮肾气汤加减,补骨脂20,肉桂粉3克吞服,龙骨30 黄连5克,熟地20 淮山30 芋肉10 茯苓20 泽泻10 。
思考,此类虚寒患者看得不少,处方起效一般胸有成竹。该患太阴少阴虚寒无疑,何故药后吐泄?
我这里的制附子常常不先煎也不会出现所谓中毒,我处方后都告知先煎至舌尝不麻为度,而不说要煎多久,所以常常有患者反应这药根本不用先煎,因为根本就不麻!这个患者除了吐泄没有口舌麻的症状。
那就还有两个可能性:
一是虚寒甚而拒药,又有少腹疼痛,是故入院后处方金匮肾气,用补骨脂代附子,且加黄连反佐成交泰引火归元。
二,其经一晚吐泄,舌脉未变,精神未见萎软。难不成是为了早点住进来演的苦肉计?本来他的床位是安排在一周后。
待其药后再写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