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半边酸胀,此何证?

老师你好
学生只是个初学者,现在斗胆,用有限的知识来分析分析你的医案。还望老师您海涵
男,65,

一起来看看
【右半身酸胀不适,右侧太阳穴胀,右小腿酸胀甚——账为气滞,酸为局部气血不足。】
头为诸阳之会,很少有说头部气滞,这个胀是阳亢所致更确切些。气血不足就会酸,这个说法好像没有,倒是金匮肾气丸条文中有腰膝酸软的说法。其实多想想,运动过后为什么会四肢酸胀呢?

【夜寐早醒,难再入睡——睡眠不好直接诊断为精的外出过多,要么是肝疏泄太过要么是肾的固攝无力。】
子时一阳生,夜寐早醒跟这个关系大,或者有气滞血瘀经气不通,身体经气一直循环不休,夜晚有经气受阻滞的时候,或者由于经气运行导致阴阳失衡的时候,人会醒过来。

【大便一干便有头胀明显发作——便干提示肠道里津液不足无水行舟。过多的浊气停留在头部导致头胀。】
此句中过多的浊气停留在头部应该是受了倪海厦等人的影响,但在经文中从未有此类说法。具体应该是腑气不通,气机受阻,阳气上逆。

【根据浊气必排,肝调气,体内浊气过多,肝要加大疏泄力度,此时其附带作用就是脑骨中过多的精出于骨去化合气和营养物质产生神志活动。使得病人睡眠不好。】不知这个精出于骨是源自哪里?
 
试着考虑一下。
左升右降的气机紊乱了。
右不降,考虑肺和/或大肠问题,或调理中焦,使中焦运转正常。
右不升,不升考虑肝的问题?
 
一起来看看
【右半身酸胀不适,右侧太阳穴胀,右小腿酸胀甚——账为气滞,酸为局部气血不足。】
头为诸

这些理论出自论坛老姬老师的《其实中医很简单》
 
怪病多痰,滑主痰饮。小便浑黄,当为小便不利。
五苓散证!

我也觉得是水的分布失常,可以考虑五苓散.而且大便干即头胀也是太阳膀胱经的问题.
 
半边身体的不适,我觉得要找对侧颈椎的问题.酸是肝的味,胀是气形,半身酸胀,这半身肯定是阴虚,五苓散加些或血滋阴的药.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5-28 11:23
我也觉得是水的分布失常,可以考虑五苓散.而且大便干即头胀也是太阳膀胱经的问题.

五苓散证是膀胱气化不利,若尿少黄浊,五苓散牵强了,猪苓汤还说得过去。我想找的是历代成方主治有无与此证很接近的。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5-28 11:38
半边身体的不适,我觉得要找对侧颈椎的问题.酸是肝的味,胀是气形,半身酸胀,这半身肯定是阴虚,五苓散加些或血

酸为肝,所以运动过久,或疲劳,肝气发越太过会筋肉酸痛,但虚实有别。
 
ctcmy101; 说:
ctcmy101 发表于 2014-5-27 22:05
试着考虑一下。
左升右降的气机紊乱了。
右不降,考虑肺和/或大肠问题,或调理中焦,使中焦运转正常。

左升右降气机紊乱,赞
 
杏徒; 说:
杏徒 发表于 2014-5-23 19:57
会不会是血虚水停呢?
左细——血虚,右滑——水饮

如果朝血虚肝旺、水饮初起的方向考虑,貌似也说得通,毕竟早醒头胀与血虚肝旺关系还是满密切的。
 
五苓散证是膀胱气化不利,若尿少黄浊,五苓散牵强了,猪苓汤还说得过去。我想找的是历代成方主治有无与此

这舌象还吃猪苓汤?
不知楼主对五苓散和猪苓汤的区别理解怎样!
浊阴痰湿上犯,什么样的特殊症状都会出现!颠狂,抽搐,酸痛,呕吐,大小便不利。等等等。太多了。
五苓散这个方子本来就是温阳 化气 行水 祛痰的一组方剂。
你遇上的这个病例,就是痰湿阻络,
五苓散基础上再加涤痰,祛瘀,搜剔经络的药!但五苓散是主方其中之药要加倍应用
 
中医那些事; 说:
中医那些事 发表于 2014-5-28 20:35
这舌象还吃猪苓汤?
不知楼主对五苓散和猪苓汤的区别理解怎样!
浊阴痰湿上犯,什么样的特殊症状都会出现

谢谢指点
痰湿在气分,无中焦之症见而直犯头面诸阳,我未曾见过这样的案例。
其次五苓散化气行水而非化痰,水与痰的差异还是大的,且头胀而用桂枝,与法不合。
猪苓汤为育阴利水,有清利湿热作用,其小便黄浊而便烂,为湿热明证,二选其一我肯定选猪苓汤,但实际处方,这两只我都不会选。
 
谢谢指点
痰湿在气分,无中焦之症见而直犯头面诸阳,我未曾见过这样的案例。
其次五苓散化气行水而非化

你对五苓散的理解太偏狭了!
如果拘泥在伤寒的条文里来治病,那伤寒的方子没有几个人能用。因为见不到这样的病例了,伤寒还有用吗?
五苓散治疗水蓄膀胱,人如狂。试问,是什么病机让人如狂?是水还是痰?
如果此方不治痰浊,那为什么要配伍白术和泽泻,且配伍白术的目的楼主理解清楚了吗?
 
谢谢指点
痰湿在气分,无中焦之症见而直犯头面诸阳,我未曾见过这样的案例。
其次五苓散化气行水而非化

还有猪苓汤治的是什么?脱开条文看
看看方中药,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全方为甘淡渗利之品,除了泽泻小有咸味!这方子治的病远比五苓散所主之病重很多,为什么,五苓散只不过是气化出问题了,津液不能化气了。而猪苓汤哪?汤者荡也,剂型上就不一样。主要就是利水,这水还特别重。为了防止利水过重,加了味阿胶,可阿胶也能利水,只不过是守中带攻!临床上可以见到患者舌红苔黄腻,或少苔且有裂纹,还有胖大的舌体!都是津液停滞过重的表现,用猪苓汤才合适!
您这个病例是这样吗?
 
还有猪苓汤治的是什么?脱开条文看
看看方中药,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全方为甘淡渗利之品,除了

我前面说过,五苓散也好、猪苓汤也好,明显都不是此案的合适方剂。
【患者舌红苔黄腻,或少苔且有裂纹,还有胖大的舌体!都是津液停滞过重的表现,用猪苓汤才合适!】
我用这方子不看舌像用得挺好,仲景也没说猪苓汤要这样的舌像才能用。五苓散、猪苓汤我就从气阴两路分就够了。
【五苓散治疗水蓄膀胱,人如狂。试问,是什么病机让人如狂?是水还是痰?】
这个你是不是再翻翻伤寒论?
 
貌似重在手少阴—手太阳这一合,未亲见,妄言见笑了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 白朮(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三分) 桂枝(三分)
右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本帖最后由 小医大道 于 2014-5-30 08:10 编辑

王家祥; 说:
王家祥 发表于 2014-5-29 23:26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

这个好,都兼顾了,主证次证病机都符合,平时忽视了这张好方
 
徐明之; 说:
徐明之 发表于 2014-5-29 22:36
貌似重在手少阴—手太阳这一合,未亲见,妄言见笑了

惊动了徐老师大驾^_^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