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寒凉的药几乎都被我买绝了,吃了这么久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3
声望
0
这个论坛上图比较费劲,我就不上了。还是来一张吧。
 
我开始是纯粹的寒凉,后来又加入气路,走理气的路。

后来又加入活血。

所以,主导是寒凉,辅助是理气,活血,消食,皆用三分力左右。

还有滋阴,但是滋阴这个不能多用,我多用过,很不好,所以我认为,宜少不宜多。慢补,少补。

主导寒凉,辅助理气,解郁,活血,消食,滋阴。

也有少量的性温,平。


中医的寒药几乎都让我吃遍了,当然了,最终决定,走心肺胃的不要,主要走肝肾。

单纯利水的不要,因为上述寒药,往往本身就利水。
 
对于石膏,我想说,这个东西真没啥用,后来不吃了,就算有用,他主要走肺胃,对我也没用。

芒硝这个东西,买了,一直没吃,他主要泻下,刺激肠道,所以一直没吃,有机会试试。

龟板这个东西,我以前不懂中医的时候觉得没啥用,骨头吗,能煮出来什么呢我用过几次龟板,有次放在碗里,有少量的水,泡时间长了,居然变臭了,这让我意识到,龟板里面是有可溶解的有机物的,从此我对龟板就有了肯定的评价但是比较贵。

我用的这些,都是比较便宜,贵的药,以后再说,便宜的先来。

我对百合的偏见,极其深,百合远不像书上写的那样,我认为百合最大的功效,最本质的功效是化痰。至于他其他功效,都是化痰的延伸效果。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我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本医书,论述百合,多用亦伤肺气,这就是我的感受。

枸杞滋阴,但是一定要寓于汤水,否则上火。

各类滋阴的药,宜少不宜多,多了,量大了,即使放在汤水里面,一样上火,这是我的感受。而且药效还浪费掉了,因为他变成了火,所以我说他要宜少不宜多,宜慢不宜快。
 
看看我买了哪些寒凉药,也有少数温的。

石膏,芒硝,石决明,水牛角,

旱莲草,夏枯草,谷精草,这是我最早用的三草,印象很好。

大黄,板蓝根,女贞子,青葙子,桑叶,菊花,薄荷,大青叶,绞股蓝,青皮,决明子,

白芍,栀子,玄参,白茅根,刺蒺藜,

神曲,鸡内金,山楂,莱菔子,大腹皮。

郁金,香附,丹参,红花,鸡血藤,柴胡。

生地,熟地,

沙参,百合,枸杞,淮山,熟地,天冬,黑芝麻,龟板,葛根,

泽兰,山萸肉,功劳叶,黄芪。

好几年前买过一点西藏红景天,没吃,那时候不懂中医。红景天益气,不适合我。



还有不少准备买,

知母,天花粉,蒲公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龙胆草,丹皮,赤芍,佛手,玫瑰,月季,

麦芽,小蓟,槐花,旋复花,牡蛎壳,羚羊角,天麻,乌梅,松子仁,芦荟。
 
突然想买个中药打粉的机器,感觉煮了,药性总是出不来,会有一部分浪费掉。

往往煮第二次,药性是最强的。

打粉的话,应该一次都出来了,用量好掌握。

我见过卖药的人用那个打粉的机器,很喜欢,呵呵。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附件

  • 9.6 KB 查看: 23
中医讲究,一阴一阳谓之道,纯寒凉药的方子,并不多,一开必一合,一热必一凉,有补就有泻
 
看你所说的寒凉药,个人感觉都不是大寒药。
栀子你用的是生的不?我用生栀子5-10克左右,几天内感觉还是有寒性,舌下生津,或者说口水多,后减量又无任何反应。

记得大学时吃寒凉药,夏天都穿着秋裤,感觉是骨子里冷。感觉主要药物是黄柏、丹皮、地骨皮、知母起的作用,当然小剂量肯定反应不大。

喜欢楼主作风,我也是过来人。建议试药有目的性,安全性,从单味试。
 
居安思危; 说:
居安思危 发表于 2014-5-30 07:12
对于石膏,我想说,这个东西真没啥用,后来不吃了,就算有用,他主要走肺胃,对我也没用。

芒硝这个东西

中医几千年积累的经验不能废弃,应多向古人学习,向名家学习,以客观规律为准,看待学习中医,上数语和楼主共勉。
 
楼主敢于尝试的精神不错,以后肯定可以步入中医之门。
 
久病成医者,以身试药,深谙药性,遂造福于人,大善也!
 
用药贵在对证,不能舍病论药,药配成方而用,方剂不是药味的机械叠加,方剂不是作用于病证,而是作用于人,中医诊治方法很多,有超出于医药之外者,传统文化有厚厚的理论积淀,建议以理论为指导较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