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4/20
- 帖子
- 624
- 获得点赞
- 7
- 声望
- 0
上午有个中年男子,五十来岁,进来就叫把脉。我说不带这样看病的,他执意,我切过脉,说上腹不舒,轻按好点,重按痛点,应是老病号,还有腰酸,夜里嘴巴干。
他很讶异,说切脉能这么准吗?我说:”你懂一点不?“他笑笑:”同样吃这碗饭,两辈人了,儿子不想学,就算了。“”我也会把脉,只能分浮沉迟数,弦滑分不清,复杂点的更不行。“
我说:”把脉,感觉在指头,明了在心里,脉诀要熟。你的脉,整体细小,尺部沉涩,却右关有力不能长久,右寸浮促有燥气。脉沉有寒,细就有虚,涩是脉道不利,要么瘀血,要么津液不足,看你唇皮发紫,应是瘀血。右关应脾胃,细又有力,虚中见实,上腹应该会胀。虚人喜欢抚摸,按重了,影响到血脉,就痛了。“
”那我夜里口干呢?“
”一则是肾虚,气化不足,肾水上潮无力,二则是夜来机体运行减慢,淤血比白天重,阻碍经脉的原因。“
”噢,是这样,我自己,我老子,还有中医院的两个医师,都看过,时好时坏,就不彻底。“
”你记得几付?“ ”平胃,疏肝,四逆,香苏,丹参(饮),翻来复去差不多都是这些,有时配点六味。“
”我开的方,不合常理,你敢用不?“”你开吧。试几付再说。“
我写道,党参白术各20,生地15,黄精9陈皮枳壳厚朴苍术各9,川芎元胡各7,红花肉桂各3,炙甘草9,鸡内金10。
他看得愣愣的,已经胀了,还用这么多党参白术甘草,不更胀吗?以前也用参,都是一点,比行气药少多了。
我说他本病是虚,标病是实,治病求本,所以重用参术益中气,气足才理得开,其余的不用说了,你懂的。
他很讶异,说切脉能这么准吗?我说:”你懂一点不?“他笑笑:”同样吃这碗饭,两辈人了,儿子不想学,就算了。“”我也会把脉,只能分浮沉迟数,弦滑分不清,复杂点的更不行。“
我说:”把脉,感觉在指头,明了在心里,脉诀要熟。你的脉,整体细小,尺部沉涩,却右关有力不能长久,右寸浮促有燥气。脉沉有寒,细就有虚,涩是脉道不利,要么瘀血,要么津液不足,看你唇皮发紫,应是瘀血。右关应脾胃,细又有力,虚中见实,上腹应该会胀。虚人喜欢抚摸,按重了,影响到血脉,就痛了。“
”那我夜里口干呢?“
”一则是肾虚,气化不足,肾水上潮无力,二则是夜来机体运行减慢,淤血比白天重,阻碍经脉的原因。“
”噢,是这样,我自己,我老子,还有中医院的两个医师,都看过,时好时坏,就不彻底。“
”你记得几付?“ ”平胃,疏肝,四逆,香苏,丹参(饮),翻来复去差不多都是这些,有时配点六味。“
”我开的方,不合常理,你敢用不?“”你开吧。试几付再说。“
我写道,党参白术各20,生地15,黄精9陈皮枳壳厚朴苍术各9,川芎元胡各7,红花肉桂各3,炙甘草9,鸡内金10。
他看得愣愣的,已经胀了,还用这么多党参白术甘草,不更胀吗?以前也用参,都是一点,比行气药少多了。
我说他本病是虚,标病是实,治病求本,所以重用参术益中气,气足才理得开,其余的不用说了,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