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可致肝损伤的常用中草药,其实这个事是很纠结的。

大黄这个药的争议太多,比较官方的观点认为他有毒性,

我这本本草说,大黄泻下,促进胰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抗肝损伤,抗十二指肠溃疡,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止血,降血脂,抗肿瘤,降低血液中尿素氮和肌酐。

泄热通畅,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实热便秘,泻痢不爽,积滞腹痛,目赤,咽肿,痈肿疔疮,淤血经闭,上消化道出血,外治水火烫伤,跌扑损伤。

也有研究说大黄致dna损伤,致基因突变。致癌,当然也有说抗癌我觉得这两者也不矛盾。

大黄我考虑还是会用的,但是慎用,少用。
 
如此介绍中药是不公平的。西药处方药都有毒,用错剂量就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非处方药也存在同样问题。但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偏信,不盲从,不主观,不乐观,不悲观,重在客观。
 
大黄,你吃一次,和你常年吃,能一样吗

我不知道医生是不是给别人吃就无所忌惮,如果他自己吃,他怎么想?

我的目的是长期吃,所以我必须足够清楚的他的利弊,

孔子说,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但是你绝对不能不查,绝对不能情绪用事,绝对不能主观偏好用事。

否则最终肯定受患,医生给自己吃药,也不查吗?
 
丹参,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1《本经》:"主心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熬膏涂,或煎水熏洗。


【别名】
郄蝉草、赤参、木羊乳、逐马、奔马草、山参、紫丹参、红根、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精选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蜂糖罐、红丹参
【药用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

【成份】
根主含二萜醌类色素,丹参酮(tanshinone)I,ⅡA, ⅡB,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丹参酮(isotanshinones)I,Ⅱ,异隐丹参酮(1socryptotanshinone),丹参新酮(miltirone), 丹参酸甲酯(methyl tanshinonate), 羟基丹参酮ⅡA(hydroxytanshinone), 二氢丹参酮I(dihydrotanshinone I),丹参新醌甲、乙、丙,次甲丹参醌(methylenetanshinquinone)和鼠尾草酚(salviol)。另报道合铁锈醇(ferruginol)、Δl-丹参新酮(Δl-dehydromiltirone)、Δl-丹参酮ⅡA(Δl-dehydrotanshinone IIA)、丹参新醌丁(danshenxinkun D)和1,⒉二氢丹参醌等。

除二萜醌类化合物外,尚含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β-谷甾醇和D(+)β-(3,4一二羟基苯基)乳酸(即丹参素,丹参酸甲),以及缩羧酸化合物(salvianolic acids)A,E等。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1《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2《吴普本草》:"治心腹痛。"

3《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4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

5《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

6《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7《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

8《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9《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熬膏涂,或煎水熏洗。
 
从上面看,丹参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活血,逐瘀,通络。


其实吧,大凡活血的药,都伤血,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
 
丹参,强心,降血压,扩张血管,抑制血酸形成,改善微循环,抗动脉粥硬化,降血脂,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抑菌,抗肝损伤,抗炎。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症瘕集聚,疮痈肿毒,肝脾肿大,心烦不眠,心绞痛

其实,在我认为,丹参这些作用在于化无形之痰,化痰之后,血液自然通畅,通则不痛。

肝脾肿大,其本质原因就在于炎性的血瘀,水肿,肝血流量降低,导致血液集存在脾,导致脾大。



所以用丹参这个药,在于无瘀则止,否则过量则伤。

在我认为,还要考察病情是否有热集,活血和除热相互配合,如果无热,只用丹参即可。

热和毒,和无形之痰,往往是造成瘀滞的重要原因,
 
活血往往还要和益肾气相结合,因为血中毒素要靠肾来排除,如果肾气不佳,功能有恙,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利水往往有利于毒素的排除,但是利水的时候也要注意养肾,其实利水这个事,是劳肾的,肾如果劳伤,排除毒素的能力就会降低,你即使活血了,那毒素仍然存留在血液中,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说一千到一万,人体就是一个整体,牵一发动全身。哪个脏腑虚弱,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整体身体功能的不利。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是二者三者叠加,你单纯针对其中一个,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反而会耗伤其他器官。

所以这个辩证,对医家要求就更高了。
 
根据我查的资料来看,丹参应该判定为是安全的。

其实用丹参关键在于,无瘀则止,多用伤血。
 
所以综上来看,

合欢皮在于,无痰不能用,用则伤心肺之阴。

栀子在于,无实热不能用,用药强度不可高,长期用要慎重。

丹参在于,无瘀则止,过则伤血。

大黄在于,短期无妨,长期慎重,即使量小亦要慎重。
 
仲景用柴胡麻黄,皆用其速效攻邪,然未可图补。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这些基本用不到。
 
居安思危; 说:
居安思危 发表于 2014-6-1 21:05
大黄,你吃一次,和你常年吃,能一样吗

我不知道医生是不是给别人吃就无所忌惮,如果他自己吃,他

“大黄,你吃一次,和你常年吃,能一样吗

我不知道医生是不是给别人吃就无所忌惮,如果他自己吃,他怎么想?

我的目的是长期吃,所以我必须足够清楚的他的利弊 ” ,请问楼主,你的意思是说你长期吃大黄吗?楼主的身体真的太好了,大黄也可以用来长期吃。我在书上见李静老师说过,偶尔吃些大黄,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但从来没见过长期吃大黄的,可能我孤陋寡闻了!?
 
“大黄,你吃一次,和你常年吃,能一样吗

我不知道医生是不是给别人吃就无所忌惮,如果他自己吃

尝试。大黄主要用来速攻,少有慢补。



只是尝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