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经方治人病(胆囊炎,糖尿病,淋巴结炎等)

青龙三现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5/21
帖子
612
获得点赞
33
声望
28
年龄
48
本帖最后由 青龙三现 于 2014-6-12 09:55 编辑

患者女28岁,主诉:胆绞痛三天,糖尿病五六年
2014年五月十八初诊: 旅游劳累导致旧疾胆囊炎发作,住院输液,三天未曾止住痛,曾肌注杜冷丁也效果不佳。遂出院坐飞机回家,就诊余(网诊)。
寒热往来,体温38度。右肋胆囊不时剧痛,颈淋巴结也肿痛,恶心,呕吐,口干口渴,喜凉饮,血糖自测14.5,舌淡白满布裂纹,大便二天未见小便黄。






柴胡30黄芩15半夏15人参15桂枝6干姜6天花粉15牡蛎20川楝子10元胡10白芍30甘草10大枣3枚两剂水煎服

二诊:疼痛减轻,其他如前 ,又出现咳嗽,口干口渴喜饮凉水。

柴胡30黄芩15姜半夏15太子参25桂枝10白芍20天花粉15牡蛎20生石膏30杏仁15川楝子10元胡10枇杷叶15甘草10生姜10大枣3枚
两剂水煎服

三诊:五月二十三日
肋痛减轻,剧痛已经未再发作,寒热往来消失,淋巴结痛减轻,咳嗽愈。饮水较多,喜凉饮,食欲不振,夜间失眠,疲乏无力,舌底於络,裂纹舌淡白。血糖较高13.3。
柴胡20黄芩6半夏10人参15桂枝6干姜6天花粉15牡蛎20酸枣仁30知母10川芎10丹皮10桃仁10白芍15茯苓15甘草6大枣3枚。3剂水煎服

四诊:五月二十四日:肋痛明显好转。乏力,胸闷气短,食欲严重不振,有时恶心,口干口渴喜冰,失眠通宵达旦,有酮体,西医要求住院血糖13.3。舌淡白苔少,裂纹严重如上图。小便黄,大便可。自己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调整处方:人参15克,麦冬30克,石膏30克,天花粉20克,姜半夏10克,肉桂2克,山药60克,竹叶10克,黄连15克,黄芩10克,阿胶10克,生地30克,白芍15克,丹皮10克,鸡子黄两枚冲服。

五诊:五月二十六日早:食欲恢复一些,一顿吃了四个饺子,昨夜九点入睡,今早四点醒来。血糖10.3.十一点结果出来了,酮体也消失了。失眠两剂见效,效果极佳,我让患者守方再服两剂观察。

六诊:糖尿病史,目前治疗中。2014年6月6日:
午后突然发热,口渴喜凉饮,口腔溃疡痛,多汗乏力,小便白,脉无力舌淡白有裂纹。血糖餐前8.5,餐后14.5。
辩证:起病即属阳明,口渴饮冷乏力,脉弱,阳明虚热,竹叶石膏汤证。
竹叶30克,石膏60克,麦门冬45克,白人参15克,半夏10克,甘草10。一剂水煎服
次日复诊热退,乏力,口渴减轻。阳明太阴合病方证王孟英清暑益气汤加减
西洋参10麦冬30石斛15竹叶15知母10石膏30半夏10山药30黄连10甘草6。两剂水煎服
七诊:6月10日:月经以往量多,大血块。今天月经第二天,量多。目前浑身无力,心慌,口渴口干喜凉,口腔溃疡愈合。食欲旺盛,月经量大老出虚汗,小便黄,大便偏希,淋巴结疼。
西洋参10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半夏6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甘草6克,艾叶炭6克,阿胶10克(烊化),当归10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炒山药15克。云南白药加服。2剂水煎服。
6月12日询问患者诸证缓解,月经平稳血糖也稳定下降至餐后8.5.
 
惜无脉像记载,网诊之故把
 
大柴胡汤条文中有心下急,心下痞鞭,热结在里。“右肋胆囊不时剧痛,颈淋巴结也肿痛”是否一诊时用大柴胡加减?
 
医路西行; 说:
医路西行 发表于 2014-6-12 17:23
大柴胡汤条文中有心下急,心下痞鞭,热结在里。“右肋胆囊不时剧痛,颈淋巴结也肿痛”是否一诊时用大柴胡加

舌淡白你还敢大柴胡吗?不置可否再议?!
 
用大柴胡汤是看中“心下急"“心下痞鞭”。本案中患者,一诊时尿黄,二诊口干喜冷饮,尽管舌苔白,也说明“热结在里”,不是阳明胃热,属于肝胆实热。所以一诊用大柴胡汤加减是可以的。

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都可治疗柴胡证,但大柴胡汤体现在“热”“疼”"服小柴胡后,心烦吐利不止"。
 
医路西行; 说:
医路西行 发表于 2014-6-13 07:32
用大柴胡汤是看中“心下急"“心下痞鞭”。本案中患者,一诊时尿黄,二诊口干喜冷饮,尽管舌苔白,也说明“热

从仲景柴胡类方来看,刘渡舟刘老曾说:大柴胡和柴胡桂枝干姜汤一阳一阴,相互发明。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疗误下误汗后邪微结的要方。就是因为舌淡白当初我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而非大柴胡汤(本证当初认为实乃寒热错杂)。现在事后诸葛,讨论一下未尝不可,假如大柴胡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变证,坏病呢!?讨论毕竟是纸上谈兵,临床效果来说也可以的。因此不能说就是大柴胡。
 
我现在看伤寒论卡壳了。总停滞不前,
说说我的学习方法,您给点建议。
我最开始就是读伤寒原文,一遍一遍的看,现在闭眼可以背诵大部分条文。
后来看了郝万山教授的《伤寒论讲义》电子版,
现在还在看,也做了些笔记,但近一个多月感觉进步不大,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下步要看谁的书?是不是测重下药性的学习,有点茫然。
 
医路西行; 说:
医路西行 发表于 2014-6-13 09:12
我现在看伤寒论卡壳了。总停滞不前,
说说我的学习方法,您给点建议。
我最开始就是读伤寒原文,一遍一遍

能背也不行,滚瓜烂熟的有不少。我背不下几条来,我照样会用。不是炫耀什么,脑子好使还是背下来比较好,不用翻书!呵呵。关键理解对比吧!建议读读医宗金鉴他对比条文不少。
 
医宗金鉴没有看过,有机会一定看看,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