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babazyg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8/06 帖子 2826 获得点赞 145 声望 48 2014/06/24 #21 居安思危 说: 比个比喻确实很好,给了我非常多的理解,但是还要问,人体是笛子吗。 点击展开... 人体不是笛子,古人善于取象比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fubabazyg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8/06 帖子 2826 获得点赞 145 声望 48 2014/06/24 #22 kabasky 说: 这个比喻极其传神,佩服。 点击展开... 郑兄此言……
吃喝拉撒学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9 帖子 118 获得点赞 2 声望 18 2014/06/24 #23 笛子的比喻太妙了,都是一根管子,因为按的位置不同,传达出来的信息也就千变万化。
天雪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5/31 帖子 134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4/06/24 #24 关于寸口分属的道理,是很严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华夏中医论坛的老师们理应给后学耐心指导一下。 关于寸口分属的问题,不光后学有此疑问,古代也是众说纷纭,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只不过是孙思邈的分法,与内经、脉经、诊家枢要、频湖脉学的分法各有出人。
关于寸口分属的道理,是很严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华夏中医论坛的老师们理应给后学耐心指导一下。 关于寸口分属的问题,不光后学有此疑问,古代也是众说纷纭,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只不过是孙思邈的分法,与内经、脉经、诊家枢要、频湖脉学的分法各有出人。
S seanix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2 帖子 48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4/06/24 #25 天雪 说: 关于寸口分属的道理,是很严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华夏中医论坛的老师们理应给后学耐心指导一下。 关于 点击展开... 中医界里我看绝大部分人都是瞎子摸象,否则中医不会沦落至此今日之境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2014/06/25 #27 天雪 说: 关于寸口分属的道理,是很严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华夏中医论坛的老师们理应给后学耐心指导一下。 关于 点击展开... 内经怎么分的,以下字数为凑数。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2014/06/25 #28 吃喝拉撒学 说: 笛子的比喻太妙了,都是一根管子,因为按的位置不同,传达出来的信息也就千变万化。 点击展开... 这个比喻确实秒,确实给我非常多的理解。
天雪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5/31 帖子 134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4/06/26 #29 居安思危 说: 内经怎么分的,以下字数为凑数。 点击展开... 内经的分法:左寸对应心和膻中,左关对应肝膈,左尺肾腹;右寸肺与胸中,右关脾胃,右尺胃腹。 《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居安思危 说: 内经怎么分的,以下字数为凑数。 点击展开... 内经的分法:左寸对应心和膻中,左关对应肝膈,左尺肾腹;右寸肺与胸中,右关脾胃,右尺胃腹。 《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ctcmy101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6 帖子 2456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2014/06/26 #30 seanix 说: 中医界里我看绝大部分人都是瞎子摸象,否则中医不会沦落至此今日之境 点击展开... 怎么才能避免盲人摸象呢? 纳闷,象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刘国栋 不私聊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12/15 帖子 2857 获得点赞 869 声望 113 年龄 46 所在地 辽宁大连 2014/06/26 #31 不是有许跃远的大医脉神吗?上面对脉的原理有比较好的方向。 脉把的多了,思考多了,自然就对现有的理论能去芜存精了。学脉大医脉神,赵先魁脉学,彭子益,黄元御,王叔和,李时珍都对我有很大影响。我把脉,对所谓的分布也不是很严格。 所谓学习,是吃了别人,熬练他们的本质,以达到完善自己世界观的目的。但,境界差太远,世界观的分歧太大,认同感缺失,就排斥为先了。在我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儿,有可能在别人眼中不可思议。十年前,我看叶天士的书,眉批全是批判。今天的我却把他视为高手中高手。
不是有许跃远的大医脉神吗?上面对脉的原理有比较好的方向。 脉把的多了,思考多了,自然就对现有的理论能去芜存精了。学脉大医脉神,赵先魁脉学,彭子益,黄元御,王叔和,李时珍都对我有很大影响。我把脉,对所谓的分布也不是很严格。 所谓学习,是吃了别人,熬练他们的本质,以达到完善自己世界观的目的。但,境界差太远,世界观的分歧太大,认同感缺失,就排斥为先了。在我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儿,有可能在别人眼中不可思议。十年前,我看叶天士的书,眉批全是批判。今天的我却把他视为高手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