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三张冷门经方取效记

小医大道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6
帖子
1538
获得点赞
13
声望
38
本帖最后由 小医大道 于 2014-6-28 23:17 编辑

一 泽漆汤
患者女,55,咳嗽咳痰3月余,痰清稀,刺激性咳嗽,便烂面白脉细舌淡脉细弱,稍恶寒,纳少。肺ct提示右肺胸膜腔下多发小结节,边界清。
辨证:肺脾虚寒,痰饮阻滞
治法:温脾散寒,化痰散结
处方:党参20 干姜10 茯苓20 炒白术20 淮山30 泽漆10 白前10 细辛6 生麻黄6 杏仁12 苏子15 白芥子10 石见穿30 僵蚕10 炒甘草6 七剂咳止痰少纳增便干脉显,继予原方加蜂房3 减去麻黄加桂枝6,一月后复查ct。
按:泽漆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文用治“咳而脉沉者”,因其描述过于简略,被后世渐渐忽略,实则是治疗肺结节、肺癌、胸水等肺部疾患的良方。此案以理中汤温脾散寒,加淮山以培土生金,泽漆配茯苓去肺中饮邪,配石见穿、白僵蚕、苏子、白前、白芥子下气化痰散结,三拗汤加细辛宣肺化饮散寒止咳。二诊咳虽止,痰仍未罢,故去麻黄之散,加桂枝温通散寒,蜂房解毒散结。泽漆汤中紫参一味考证不明,有学者认为石见穿即是紫参的可能性较大,现代药理研究也认为泽漆、石见穿均有散结抗癌作用,临床我常用石见穿代替紫参。

二 侯氏黑散
男,50,高血压史,自服降压药,近日时有头痛,活动后胀痛较显,血压偏高,便稀苔白舌淡脉弦细,左大右弱,右眼周围时有麻木抽搐,手指麻木时作。告知中风旋踵而至。
辨证:脾虚肝亢,气血不足,风中经络
处方:菊花30 牡蛎 45 党参 20 茯苓20 白术20 干姜6 桔梗10 白矾3 当归15 川芎15 防风8 桂枝6 细辛 6
七剂诸证罢,血压正常,神采奕奕。
按:此方用之得当,如神。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近年多有学者研究应用于高血压病、中风病的治疗。以方测证,此方病机实为脾虚肝亢,气血不足,风中经络。此案正是如此,所以用之良效。白矾为有毒药物,需小量应用,中病即止。

三 升麻鳖甲汤
女,62岁,带状泡疹后遗症,左胁肋皮肤痛甚,夜不能寐,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肝阴不足,肝络失养,正虚邪恋
治法:滋肝清热,通络祛邪
处方:升麻 10 鳖甲15(先煎) 瓜蒌仁15 瓜蒌皮30 夜交藤40 元胡索20 当归20 生地20 枸杞15 北沙参20 麦冬15 川楝子10
一周后复诊,痛止。
按:升麻鳖甲汤亦是出自《金匮要略》,主治阴阳毒。有和血通络、解毒祛邪之功。用其治疗带状疱疹余邪未尽,甚为合拍。本案痛在胁肋,为肝经循行区域,为肝络失养之象,故合入一贯煎滋养肝阴,并以瓜蒌仁、瓜蒌皮清泻肝火、梳理肝络,元胡索、夜交藤行气通络、安神止痛。
 
本帖最后由 小医大道 于 2014-6-28 23:17 编辑

编辑 ……
 
还真没看出来是什么冷门经方,,,请教!
 
侯氏黑散用的白矾是同入煎?
 
白术; 说:
白术 发表于 2014-6-26 21:45
侯氏黑散用的白矾是同入煎?

是的,暂时没发现不对的,有一例出现味觉减退。痰多3 ,痰少1 或直接改枳实配桔梗(五积散用法),虽然确实属有毒性药物,毕竟大家油条吃了那么多年也没怎么样,中病即止。
 
学习了!这些方学生都还不懂的用哦
 
彭氏医家; 说:
彭氏医家 发表于 2014-6-26 23:32
学习了!这些方学生都还不懂的用哦

侯氏黑散我也是近两月才开始用
 
整理:
经方医案三则
小医大道

一 泽漆汤
患者女,55岁,咳嗽咳痰3月余,痰清稀,刺激性咳嗽,便烂,面白,舌淡,脉细弱,稍恶寒,纳少。肺ct提示右肺胸膜腔下多发小结节,边界清。
辨证:肺脾虚寒,痰饮阻滞
治法:温脾散寒,化痰散结
处方:党参20g 干姜10g 茯苓20g 炒白术20g 淮山30g 泽漆10g 白前10g 细辛6g 生麻黄6g 杏仁12g 苏子15g 白芥子10g 石见穿30g 僵蚕10g 炒甘草6g 七剂咳止痰少纳增便干脉显,继予原方加蜂房3g 减去麻黄加桂枝6g,一月后复查ct。
按:泽漆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文用治“咳而脉沉者”,因其描述过于简略,被后世渐渐忽略,实则是治疗肺结节、肺癌、胸水等肺部疾患的良方。此案以理中汤温脾散寒,加淮山以培土生金,泽漆配茯苓去肺中饮邪,配石见穿、白僵蚕、苏子、白前、白芥子下气化痰散结,三拗汤加细辛宣肺化饮散寒止咳。二诊咳虽止,痰仍未罢,故去麻黄之散,加桂枝温通散寒,蜂房解毒散结。泽漆汤中紫参一味考证不明,有学者认为石见穿即是紫参的可能性较大,现代药理研究也认为泽漆、石见穿均有散结抗癌作用,临床我常用石见穿代替紫参。

二 侯氏黑散
男,50岁,高血压史,自服降压药,近日时有头痛,活动后胀痛较显,血压偏高,便稀,苔白舌淡,脉弦细,左大右弱,右眼周围时有麻木抽搐,手指麻木时作。告知此为中风将旋踵而至的征兆。
辨证:脾虚肝亢,气血不足,风中经络
处方:菊花30g 牡蛎 45g 党参 20g 茯苓20g 白术20g 干姜6g 桔梗10g 白矾3g 当归15g 川芎15g 防风8g 桂枝6g 细辛 6g
七剂诸证罢,血压正常,神采奕奕。
按:此方用之得当,如神。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近年多有学者研究应用于高血压病、中风病的治疗。以方测证,此方病机实为脾虚肝亢,气血不足,风中经络。此案正是如此,所以用之良效。白矾为有毒药物,需小量应用,中病即止。

三 升麻鳖甲汤
女,62岁,带状泡疹后遗症,左胁肋皮肤痛甚,夜不能寐,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肝阴不足,肝络失养,正虚邪恋
治法:滋肝清热,通络祛邪
处方:升麻 10g 鳖甲15g(先煎) 瓜蒌仁15g 瓜蒌皮30g 夜交藤40g 元胡索20g 当归20g 生地20g 枸杞15g 北沙参20g 麦冬15g 川楝子10g
一周后复诊,痛止。
按:升麻鳖甲汤亦是出自《金匮要略》,主治阴阳毒。有和血通络、解毒祛邪之功。用其治疗带状疱疹余邪未尽,甚为合拍。本案痛在胁肋,为肝经循行区域,为肝络失养之象,故合入一贯煎滋养肝阴,并以瓜蒌仁、瓜蒌皮清泻肝火、梳理肝络,元胡索、夜交藤行气通络、安神止痛。
 
第一案 一月后复查ct。 结果如何?
 
第一方案以理中汤为主。
说用泽漆汤,有些牵强。
 
白术; 说:
白术 发表于 2014-6-29 10:28
第一案 一月后复查ct。 结果如何?

下周才复查,按平时治疗情况,结节消除可能性很大,泽漆汤以前的治愈案例不少。
 
薛东庆; 说:
薛东庆 发表于 2014-6-29 11:57
第一方案以理中汤为主。
说用泽漆汤,有些牵强。

本案是泽漆汤去半夏黄芩的加减,方子里药物都有了。比如小柴胡汤去了半夏黄芩应该还是小柴胡汤的应用。
 
本帖最后由 小医大道 于 2014-7-17 16:55 编辑

案例一患者复查后结果不错,修改并补充如下:

一 泽漆汤
患者女,55岁,咳嗽咳痰3月余,痰清稀,刺激性咳嗽,便烂,面白,舌淡,脉细弱,稍恶寒,纳少。肺ct提示右肺胸膜腔下多发小结节,边界清。
辨证:肺脾虚寒,痰饮阻滞
治法:温脾散寒,化痰散结
处方:党参20g 干姜10g 茯苓20g 炒白术20g 淮山30g 泽漆10g 白前10g 细辛6g 生麻黄6g 杏仁12g 苏子15g 白芥子10g 石见穿30g 僵蚕10g 炒甘草6g 七剂咳止痰少纳增便干脉显,继予原方加蜂房3g 减去麻黄加桂枝6g,一月后复查ct肺部无明显异常。

附ct报告
 
不是泼冷水,而是只看文字报告是要不得的,必须亲自读片确认才行,否则……
 
本帖最后由 小医大道 于 2014-7-17 17:58 编辑

难得认真二字
满足你
其实这个案,重点还是症状解决了,3个月的咳嗽,人家也不是没看过医生,仔细看看,片子里面气管、支气管影也明显清晰了。
手机直接拍电脑屏幕,效果很差,将就能看清了。
 
好案,学习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