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针灸心得 针灸的误区(3)——穴位

哎,先生还是教我如何学习针灸基础理论吧,肚里没货,无法沟通

你总是客气的,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互通有无,
 
你总是客气的,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互通有无,

针灸交流我这里只有“无”,钟老师推荐一本理论书籍我先学学吧。
除了知道书本上的十二经循行部位,对针灸我九窍才通了八窍。
 
你总是客气的,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互通有无,

超版也别客气了,指给大家一些如何学好针灸的门道。呵呵。
 
针灸交流我这里只有“无”,钟老师推荐一本理论书籍我先学学吧。
除了知道书本上的十二经循行部位,对针

先生有着深厚的内科理论知识,学针灸很快的,但初接触仍是有点困惑,
如果想接触一些针灸知识,莫过于兴趣和爱好。高树中《一针疗法》。理用俱茂,看后多能自针自疗。
 
超版也别客气了,指给大家一些如何学好针灸的门道。呵呵。

呵呵,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大家同参与,思路更多。误区能减少的
 
先生有着深厚的内科理论知识,学针灸很快的,但初接触仍是有点困惑,
如果想接触一些针灸知识,莫过于兴

谢谢过了,我找找,看完再回话,晚安。
 
谢谢过了,我找找,看完再回话,晚安。

先找网络版看了几天,于针灸于汤药,大开眼界,拓展思路。
已经买回了一本,再次感谢先生指点。
 
先找网络版看了几天,于针灸于汤药,大开眼界,拓展思路。
已经买回了一本,再次感谢先生指点。

多多指教,多多交流,谢谢你的信任。
 
本帖最后由 cd小草 于 2014-8-1 14:39 编辑

破皮不痛有两个法门
1,使用套管进针
2,针扎矿泉水瓶。能扎破,几乎无坚不摧了
 
本帖最后由 丌山乙丁 于 2014-8-1 10:25 编辑

“穴位是针灸人士必须要掌握的最基础知识。”说说而已吧
穴什么样?

宁失其穴,莫失其经。
 
呵呵,先生何不跟我们扫盲一下。穴位是怎样的。谢谢。
 
去读《内经》,经中写得很清楚

呵呵,先生原来是个太极高手。佩服了
不过我水平层次很低,也就很少涉及内经。谢谢你的交流
 
手机看贴,看到老师的贴子,特意开电脑上来回复。
首先感谢老师无私传授您的经验和理论。这个时代您的胸怀同您的学识一样另我钦佩。
相信老师开贴的目的也是希望后学能有所精进。

我做为从初学的小菜鸟到今日的老菜鸟对于初学的种种迷惑体会颇多。
希望在老师以后的贴子能看到您的理论和经验,往往您不经意的一句就能让初学者受益匪浅。

现在论坛的老师们很有水平这是肯定的,但是可能并不知道对于初学的迷茫在哪里。就像上学时老师会问“你哪里不会?“其实是因为老师以他的眼光看来这很简单。对于学生其实——哪里都不会。

我这个老菜鸟就来谈谈作为初学者的种种迷茫。

一 穴位,每一个初学者都几乎必有的第一个坎
这个穴为我是不是找对了?针尖应该像哪个方向?某些穴位要怎么样去刺?
举例个子,太渊,我至今没刺过,因为我用一只手拔不开自己的动脉。刺别人?(自己都没有给自己扎过怎么有脸去刺别人,当时同学对练的时候也没有同学愿意让别人拿自己练。毕竟一个不小心怕刺进动脉)
这究竟要怎么去练习,相信每个学针的人,既不怕苦也不怕疼,但是,是真真的没有一套系统的练习方法。

二,补泄 这是妥妥的第二个坎,
到了这步还没放弃的同学,都是有毅力和耐心的。但是面对补泄,真的蒙了。各家补泄的方法各不相同。
教科书上顺时针补,逆时针泄。
有的阳经和阴经的补泄捻针方向是反的。
有的手足补泄是反的。
有的则不论阴阳左右是相反的。
对于初学者,深深的体会到了”不得师传枉费心“这句话了。

何时当补,何时当泄。
有人直接回,虚则补之,实则泄之。
说实话,这话乍一听很有道理,其实呢,没多少营养。(至少对于初学者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便溏,舌淡苔腻,有齿痕,脉弦滑有力。

那么,作为一个初学者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痰湿困脾?哦哦,书上说除湿首选阴陵泉,那么是补阴陵泉补土制水呢?还是泄阴陵以泄脾经湿气呢?哦痰,对了,丰隆穴化痰妙穴,那么是补丰隆还是泄丰隆呢?
看起来很可笑是吗?但是对于初学者确是苦苦困扰的问题,因为书上只说某某可以怎么样怎么样,并没有说补还是泄。

三,选穴
以上还是比较直观的,就是说一下就能想到的,阴陵除湿,丰隆化痰几乎人人皆知了。那么想不到的呢?
再举个例子:阴囊潮湿,几乎大部书上,(或是教材,或是其它人出版的书)都会说,湿热下注,湿热结于肝经(肝经走那里嘛)那么问题 来了,对于初学者一下头就大了,除湿?好吧,除湿知道脾经嘛,阴陵嘛,虽然阴陵除湿到底用补法还是泄法还不知道,好歹知道个地方,那么这个湿热结于肝经,是当泄肝吧?泄哪里呢?泄井穴?井穴泄热嘛。哦不对不对,湿嘛当用土来制泄太冲,这个属土嘛。不对啊,都把土泄走了怎么制湿呢,火生土,别忘了还有热啊实则泄其子嘛,泄土!于是乎,这木火土金水就开始在脑子里转啊转啊,也弄不清到底应该选哪里。

四 辨病
走到这里,经历过前面几关的种种心碎,到这里可以说这心碎了一地啊,前面是坎的话,这里就是岭啊。
针灸古籍本就不多,而且偏偏几乎所有的古籍都是一个调调,有时候怀疑这是不是一个人写的啊,比如: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妇人月事常改自有地机血海。 有时不得不感慨这古人是真心省笔墨啊,你倒是说清楚为什么这么用啊,说清楚到底是补是泄,你说清楚后辈学子自然举一反三,下次就会用在别的地方了啊,这点就不如方剂来的直观。
所以针灸的路数大多情况有两种:
一 某种情况用某穴,比如前文说的化痰用丰隆,几乎定论啊,可是,这是为什么咧?
二 类似方剂似的辨证,比如:伤寒当发汗,补合谷,泄复溜。月事不利,当活血通经。
那么回到主旋律上来,举个例子:耳鸣,伴随阴囊潮湿,早泄,舌淡苔腻,脉弦滑有力,右更胜于左。
完了,撤底不会了。泄肝胆,补脾胃,补肾气。咦,好像哪里不对,土制水啊,本来就有湿气要不要补肾?肾开窍于耳,泄肝胆是不是会顺路连累肾呢?水生木嘛?对于一个初学者且不说选穴,就是在治则上也左右不定。这个治则究竟要怎么定,相信无数初学者伤透了脑筯。那么,初学者会不会这样选穴呢——三里,丰隆,阴陵,太冲,太溪,复溜,丘墟,耳门,听宫,听会。很全面,也很无奈,这种情况,我经历过,所以我一看到人家选出十几二十几个甚至三四十穴位来,往往会心一笑。心里暗道:得,又一个和我一样的苦命的娃。 当然,我举这例子可能片面,但绝对不是钻牛角尖,因为我都没好意思举子宫肌瘤,我相信如果初学遇见子宫肌瘤当时就不知道怎么选穴了吧。

回复就写到这里,大菜鸟的水平也有限,举的例子也肯定有局限性。不过这些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和我的同学们学习的路上,他们有的放弃,有的安于现状。看着一个个同道从此离开,于心不忍,却又无可奈何。一颗颗炙热的心慢慢冷却,说不出的心痛和惋惜。看到一本书,讲的挺好,某穴主什么,泄会怎么样,补会怎么。比如三阴穴,主血,泄能活血,补能补血止血。如果针灸典籍真的都这样,至少在辨证论治的时候不会选不出穴了,不会依着前人的顺口溜选穴了。
今天看到老师您的 贴子,心里这些话再也忍不住。
真心希望,老师能就以上几个方面发贴,帮助那些热爱却又得不师传的后学们,因为他们真的不再”枉费心“下去了。
还有建议老师出书,把自己的理论心得用针方法以及医案写进去,为后学照亮前进的道路。
或者在论坛上组强学习,如果那样的话,我第一个报名。我愿意交学费。

深夜发贴可能语言多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海涵,念在后辈学子一片拳拳之心希望老师能多发贴。
 
手机看贴,看到老师的贴子,特意开电脑上来回复。
首先感谢老师无私传授您的经验和理论。这个时代您的胸怀


我模糊知道你是谁。无论如何谢谢你一路来的热心支持和关心爱护。一直热心支持针灸板块,在这里向你鞠躬敬意
 
手机看贴,看到老师的贴子,特意开电脑上来回复。
首先感谢老师无私传授您的经验和理论。这个时代您的胸怀

感谢分享老师您说的很详细,就是有这些疑惑。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一些似懂非懂
 
治病,有局部,循经,整体
而循经与整体又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但过于在乎局部也是不行的,局部与整体有时息息相关的。

临床就是消费平时学习所得知识。没有临床,一切医学知识都是玄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