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12
- 帖子
- 2369
- 获得点赞
- 52
- 声望
- 48
本帖最后由 养生达人 于 2014-7-3 10:21 编辑
我会偶尔发一些病例,有的人两三分钟就说出用某某方。其实,我是想让大家好好用老师的教的知识,一是可以更快学会诊断,而是可以对老师教的方法更加有信心。有时候 看到一些很热心的同学,一听到别人报出“一两个症状的时候,就能给出方子”!不得不佩服啊!!!
中医讲究整体观,要着眼全局。也就是平常讲的四诊和参。老师多次强调“有是证,用是药”因为中药吃下去不治病,就是致病。更多时候,中药就如“温水煮青蛙”。所以也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治病无功”为什么呢?因为人参是补药啊,大黄是泻药呀。龙儿朋友的小孩吃了几天高丽参,腹胀入鼓,后来龙儿帮治好了。 有个同学的朋友,吃了一段时间的人参,导致“阳强不倒”!。
废话这么多,就希望大家在辩证准确的基础上,再进行用药。老师也说了,对于初学者和爱好者而言,先从单方,验方着手,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不良后果,二来可以提高自信,自我价值感。因此说,学好辩证还是非常关键。就好像,你在河南,要去广西,得往南边走,要去北京,就得朝北走。方向准确了,才可能到达目的地。要不就“南辕北辙”了。用错药了,如果后果很严重,还会带来“牢狱之灾”。亲们!且行且珍惜!!! 附上一下是一则真实例子 我头两天用了当归补血汤。老婆婆风寒感冒,我给发汗后,出现汗出不止的情况,两天后晕倒了
就象我用的当归补血汤,我用挺好,但就不适用我老婆婆那样的阴虚内热体质,不就失眠了吗?
分析过程如下
黄芪比较燥,补气的同时,也伤血。阴虚=(血虚或者津液不足+热像)。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确实是很好的补血汤剂。
但是如果给阴虚的病人用,会更加耗伤病人的血,血为气之母。气无以藏身,使得体内的浊气更多。气有余便是火,浊气必排,加上浊物的外排靠的是浊气的外出。就有了汗。
气是人体发挥功能的物质,气又固摄作用。气虚了,固摄功能下降,导致,“汗流不止。”气虚得厉害,就会出现晕倒。
肝主疏泄,体内浊气过多,肝就要加大疏泄力度,其附带作用就是使得脑骨中的精外出增多,去化合气和营养物质在血中产生神志活动功能。导致失眠。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欢迎您真诚的交流!
我会偶尔发一些病例,有的人两三分钟就说出用某某方。其实,我是想让大家好好用老师的教的知识,一是可以更快学会诊断,而是可以对老师教的方法更加有信心。有时候 看到一些很热心的同学,一听到别人报出“一两个症状的时候,就能给出方子”!不得不佩服啊!!!
中医讲究整体观,要着眼全局。也就是平常讲的四诊和参。老师多次强调“有是证,用是药”因为中药吃下去不治病,就是致病。更多时候,中药就如“温水煮青蛙”。所以也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治病无功”为什么呢?因为人参是补药啊,大黄是泻药呀。龙儿朋友的小孩吃了几天高丽参,腹胀入鼓,后来龙儿帮治好了。 有个同学的朋友,吃了一段时间的人参,导致“阳强不倒”!。
废话这么多,就希望大家在辩证准确的基础上,再进行用药。老师也说了,对于初学者和爱好者而言,先从单方,验方着手,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不良后果,二来可以提高自信,自我价值感。因此说,学好辩证还是非常关键。就好像,你在河南,要去广西,得往南边走,要去北京,就得朝北走。方向准确了,才可能到达目的地。要不就“南辕北辙”了。用错药了,如果后果很严重,还会带来“牢狱之灾”。亲们!且行且珍惜!!! 附上一下是一则真实例子 我头两天用了当归补血汤。老婆婆风寒感冒,我给发汗后,出现汗出不止的情况,两天后晕倒了
就象我用的当归补血汤,我用挺好,但就不适用我老婆婆那样的阴虚内热体质,不就失眠了吗?
分析过程如下
黄芪比较燥,补气的同时,也伤血。阴虚=(血虚或者津液不足+热像)。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确实是很好的补血汤剂。
但是如果给阴虚的病人用,会更加耗伤病人的血,血为气之母。气无以藏身,使得体内的浊气更多。气有余便是火,浊气必排,加上浊物的外排靠的是浊气的外出。就有了汗。
气是人体发挥功能的物质,气又固摄作用。气虚了,固摄功能下降,导致,“汗流不止。”气虚得厉害,就会出现晕倒。
肝主疏泄,体内浊气过多,肝就要加大疏泄力度,其附带作用就是使得脑骨中的精外出增多,去化合气和营养物质在血中产生神志活动功能。导致失眠。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欢迎您真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