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ugan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2/09 帖子 14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4/07/15 #1 伤寒论中的可以理解为六经传遍的过程,很复杂。 出自:《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版 阳气多少顺序:太阳〉阳明〉少阳 但也有人提到,经络,太阳表示阳盛阶段,阳明为阳气极盛,少阳为阳气衰少阶段 上面给出答案相反,太阳与阳明那个阳气多些,谢谢了
伤寒论中的可以理解为六经传遍的过程,很复杂。 出自:《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版 阳气多少顺序:太阳〉阳明〉少阳 但也有人提到,经络,太阳表示阳盛阶段,阳明为阳气极盛,少阳为阳气衰少阶段 上面给出答案相反,太阳与阳明那个阳气多些,谢谢了
全都是自学的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09/23 帖子 1039 获得点赞 47 声望 48 年龄 40 2014/07/15 #2 阳气多少,这个话题是白痴级别的呓语,请放弃该书和该理论。建议阅读内经。
Q qugan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2/09 帖子 14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4/07/16 #3 全都是自学的 说: 阳气多少,这个话题是白痴级别的呓语,请放弃该书和该理论。建议阅读内经。 点击展开... 请楼上解答,互相提高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5 声望 63 2014/07/16 #6 阿孟 说: 阴阳之气多少依次为:阳明太阳少阳 太阴少阴厥阴 点击展开... 你怎么会有这个结论呢?还以为你精研内经呢,让我有点失望.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32 声望 38 年龄 46 2014/07/16 #7 既然探讨伤寒中的六经问题为什么没有引用原著,却引用中医基础理论的?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5 声望 63 2014/07/16 #8 不是这么简单用大于号来表示的。确实教材误人。 《灵枢根结篇》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 《素问血气形志》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按六气来讲:太阳寒水,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
不是这么简单用大于号来表示的。确实教材误人。 《灵枢根结篇》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 《素问血气形志》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按六气来讲:太阳寒水,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
阿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0 帖子 807 获得点赞 16 声望 18 2014/07/16 #9 本帖最后由 阿孟 于 2014-7-16 21:16 编辑 文子医生 说: 经就是这个意思,阳明为诸径之长,人身之气皆来自阳明,其径之气亦最盛 点击展开...
阿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0 帖子 807 获得点赞 16 声望 18 2014/07/16 #10 身半以上手太阴阳明主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主之。皆因太阴阳明集中之人身的大部分气血
全都是自学的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09/23 帖子 1039 获得点赞 47 声望 48 年龄 40 2014/07/16 #12 所以说,其实内经讲的很浅显,只不过你们没认真修习,不追内证,故而浅知而迷深。 明天闲了给你们扫盲吧。这些都是修炼的基本之基本了。连自己身体里面什么结构都搞不明白,一天天扣字眼研究东西,还不如搞雕塑的画家,起码人家知道骨头和肌肉摆哪里呢。 付出才有收货。自己没有亲自去探讨一次,恐怕我明天说了你们也看不懂。管它呢,明天我试试。
所以说,其实内经讲的很浅显,只不过你们没认真修习,不追内证,故而浅知而迷深。 明天闲了给你们扫盲吧。这些都是修炼的基本之基本了。连自己身体里面什么结构都搞不明白,一天天扣字眼研究东西,还不如搞雕塑的画家,起码人家知道骨头和肌肉摆哪里呢。 付出才有收货。自己没有亲自去探讨一次,恐怕我明天说了你们也看不懂。管它呢,明天我试试。
全都是自学的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09/23 帖子 1039 获得点赞 47 声望 48 年龄 40 2014/07/19 #14 文子医生 说: 不是这么简单用大于号来表示的。确实教材误人。 《灵枢根结篇》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 点击展开... 楼主是以伤寒提问,那我用伤害用的比较多的概念六经来解释吧,学疏才浅别拍我砖哦? 内经有气血之说,气多血少,血少气多,就已经是在讨论所谓的“气”在体内分布和流向了。 而六经之说,就是以气血之间的界限,来划分三个阶段,这样方便观察和判断。 三阳气多,三阴血多。 气多之间,也有大小多少,故再分三部,即太阳,阳明,少阳。又因三者在身体所主的脏器不同,又用开合枢三字来描述其所主脏器的功能。 三阳之间的区别,如果粗鄙一点,可以用心律心强及所主脏器距体表的距离来划定。 三阳之间彼此的物理体积大小(非强弱),阳明最大,因其为三阳之主气,阳明少阳皆有偏颇。故而阳明与肉配,与胃气配,又云平人脉。 而平人脉的定义:《平人气象论第十八》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气与血之间的往来,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外界气温,衣服多少,在做什么,九窍之所感,情志等等,并无定式。 三阳之间无有大小之分,三阳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观察指标,其阳盛与平衰,不是简单的文字上的大小,其区别有很复杂的配合方式,或参考内证,或参考王唯工的书能望其鳞爪一二。 三阴同上。 咂一说话,想不起来太多,先写到这里。
文子医生 说: 不是这么简单用大于号来表示的。确实教材误人。 《灵枢根结篇》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 点击展开... 楼主是以伤寒提问,那我用伤害用的比较多的概念六经来解释吧,学疏才浅别拍我砖哦? 内经有气血之说,气多血少,血少气多,就已经是在讨论所谓的“气”在体内分布和流向了。 而六经之说,就是以气血之间的界限,来划分三个阶段,这样方便观察和判断。 三阳气多,三阴血多。 气多之间,也有大小多少,故再分三部,即太阳,阳明,少阳。又因三者在身体所主的脏器不同,又用开合枢三字来描述其所主脏器的功能。 三阳之间的区别,如果粗鄙一点,可以用心律心强及所主脏器距体表的距离来划定。 三阳之间彼此的物理体积大小(非强弱),阳明最大,因其为三阳之主气,阳明少阳皆有偏颇。故而阳明与肉配,与胃气配,又云平人脉。 而平人脉的定义:《平人气象论第十八》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气与血之间的往来,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外界气温,衣服多少,在做什么,九窍之所感,情志等等,并无定式。 三阳之间无有大小之分,三阳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观察指标,其阳盛与平衰,不是简单的文字上的大小,其区别有很复杂的配合方式,或参考内证,或参考王唯工的书能望其鳞爪一二。 三阴同上。 咂一说话,想不起来太多,先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