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我用药非常纠结,处于一种跟着感觉吃的状态,另外,一代药一吃就没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2
声望
0
我想搞点健脾的药,后来又想加点凉肝的药,本来想配一天的量,随便一抓就一塑料袋。

架不住样数多,结果一天吃不完,只能分几天吃,又结果每天吃的某一味药的量低了。

每次都是这样,随便一抓,就抓进去N多味,导致降低了主要的药量,导致药效不明显。

都抓成习惯了,以抓就多。


茯苓,山药,白芍,黄芪,大黄,栀子,女贞子,陈皮,旱莲草,草豆蔻,板蓝根,桑葚子。

这药打出来非常香,吃有成了问题,

水煮吧,感觉会降低药效,生吃吧,还没办法做成丸,后来干脆就吃粉吧。

这让我想起来有点像喂鸡的感觉,,,,,服了。



没办法,只能这样了。
 
一袋药,二斤,一吃就没,感觉太不禁吃了,不行就得买一大袋的。

其实我后来用这些,多数还是偏向于补,补的东西吗,就应该常吃。

不能说吃一回管一辈子,那就不是补药了,那是仙药了。
 
煮水怕降低药效,做丸嫌费劲,最后只能干吃,服了都。
 
汇报一下疗效吧,整体来说,身体状态还是非常好的。

我用药,基本可以达到随心所欲,按临时的状态来调节。

随手抓了,就可以打成粉,两分钟之后就可以吃到肚里了。

皮肤非常柔嫩,非常滋润,一格褶都没有,一个纹都没有。

我弟弟,二十三四岁眼角就全是纹,但是他比我白。

不过对于爷们,皮肤好赖也不重要,但是至少体现身体健康状态。



我现在终于懂了,为什么有些相书相面看人的耳垂,这个地方是身体的末梢,

如果这个地方都长得丰润圆厚,那证明这个人的精气十分充足,健康状态十分良好。

色泽明润,柔软,丰厚,证明此人精微长期比较丰盈,身体健康协调程度非常高。



我是有亲身感受的。

我健康状态不好的时候,耳垂就出现过蜕皮的现象,干吧,蜕皮,变薄。

健康状态好了,就会变厚,红润,粉红,证明人体的精气十分充足。

古代相面往往通过这个判断人的富贵,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果耳朵明显变黑,干吧,有很多褶皱,这种就是典型的阴虚,阳不足,精气匮乏的表现,其人健康程度必低下。

有的人耳朵上会出现白色的小疙瘩,像粉刺,这样的人湿热必重。
 
我有时候脸上出的青春痘那种白色的,就比较多,皮肤比较松。

当我学会用药之后,这个白色的东西就极少出现了,其实这种东西就是湿热,

当清热,补充滋阴类物质之后,这个东西就可以和滋阴类物质相互中和,变成人体的肉,

缺乏滋阴类物质,他就无法转化成肉,而外溢出来。他属于脂类。

既有脂类,又有滋阴类物质的时候,就看不见白色的脂栓,反而,皮肉非常紧实、。

一旦滋阴类物质匮乏了,脂类没有了配合的对象,就只能从皮肤中溢出来。

脸会显得油腻,这种人会偏瘦,偏黄,为湿热所害。
 
买药吧,一袋太贵,即使是批发也贵。几天就吃完了。

所以最好找一些,野外有的,市场食物的,代替一下。

我认为很多东西都可以起到某个病症的目标效果,只是人们没有用精而已。
 
我认为,任何人,都要防止腑凉经热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常见的现象。

这个腑凉经热的问题拖久了,人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比如,脾虚,比如血热,上火,下肢肢冷。

任何人都要在日常生活在防止腑凉经热的问题。
 
经热和脏热,是一回事,经脏本为一体,而脏和腑分的就非常开,

经和腑分的也非常开,容易导致一个凉,一个热。

这一凉一热,是人体万病的根源,这有点像李东垣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我以前体色比较黑,比较黄,用了这些药之后,明显转过来,

除了胳膊太阳晒的之外,肩膀等晒不到的部位,明显已经白过来了。

肚皮也白了,而且也长肉了,我这辈子都没长过肉,一直就瘦,长肉我就非常高兴。



总体看用药是比较成功的,稍微不如意的地方就是,脾湿了。

这家伙,连汤带水的没少喝,他能不湿么,

所以我考虑,以健脾为主,附带清热。重用芳香之物,入腑化湿理气。

多用入脾胃的芳香之物,甚至包括烤肉,都同样可以健脾。



如果体内没有湿邪,烤肉吃多了,人就会上火。

贵在平衡吗。
 
以前我头顶,脸上,后脑,发际,就非常爱长痘。长期性的长痘。

长了不爱好,长期不断,旧的没好,新的又出。

自从喝了寒药之后,就再也没长过一个痘。

这十分明显是邪火上扰造成的,但是,没学中医,连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啊。

彻底的束手无策。偶尔找个方法搞一搞,也是杯水车薪。

因为我这个热,不是来自太阴肺,而是来自厥阴肝,热十分重,出的痘也非常深。

都把我郁闷完了,现在终于,摆脱这些痘了。

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你不懂就彻底没招,

所以说吗,知识就是力量。
 
侧柏我也经常吃,感觉还是不错,比较平和。

以前我也吃过桧柏,那个太刺激,味太重,燥湿太烈。

而且性温,伤阴。

吃阴重的东西,就伤脾,吃阳重的东西就伤肝,这俩就一对矛盾。

很难平横,但是也得力求平衡。

只能从,温腑,化湿,理气的角度,寒药还得吃,不能停,直到我侧地把这个肝热清干净为止,这是一个,基本可以认为是很长期的过程。

一般人不用这么清热,有一周足够了,千万不要像我这么吃,到时候连肝脾一起都伤了。

人吗,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脾到底是实还是虚,主要看哪里长肉,如果四肢长肉,这个脾,必定实,我说的是长期。

如果是肚皮长肉,这脾谈不到实,是虚的表现。

如果哪都不长肉,那百分之百是虚,是很虚。

看来我开有很长的路要走,是个持久战。
 
以前我眼睛干,珍珠明目神马的,都成条的买。

点完了,根本都不顶事,几天就一瓶眼药水。

后来,我吃了寒药,就再也没点过眼药水,他不干我点他干什么,

眼药水放哪我都找不到了。

这都是实在的功效,可不是吹出来的。
 
头发白什么的,都不说了,说好几次了。

偶见心悸,尤其是站起来,心脏会剧烈跳动几下,会头晕。

这要是不知道原因,乱治起来,就没有头了,但是现在好了。

我也没治心悸,他自己就好了。再也没出过。

最严重的时候,胸口像压一块石头,喘气得特意使劲,不使劲感觉上不来气。

诶,这都是命,不叫这些问题,我也不可能学会中医。

这在中医看来,就是邪火亢盛,伤了阴血,正气无源,全是邪火了。

此火发于肝内,巡于周身,所到之处,无不为害。

余得中医乃知清肝邪火之重于泰山。
 
另外,性能力有极大提升,我从来没温过肾阳,呵呵。
 
另外,性能力有极大提升,我从来没温过肾阳,呵呵。
 
所以很多药主要成份都是淀粉。就是怕你不够吃准备的。下次50克药对500克淀粉,搓成丸子试试。一定能吃饱
 
楼主不当药罐子誓不罢休!呵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