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气血,是人体最为活化的,最具能量的,普适通用的精华物质。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我这不是随声附和。



全身哪用,气血就往那走。

一个经络,是实还是虚,主要看里面气血的量。

这是可以观察和计算的哈,

日本人就发明了一个方法,来观察这个条经络是实还是虚,

他用一个燃烧的线绳,熏烤经络的末端,一般是该经的井穴部位,观察反应来判断精气是实还是虚。

这玩意靠不靠谱,我也不知道,反正有资料是这么说的。




人在某个时间,一般有一个到两个主要活动的部位,气血就着重充实到这个部位。

比如,长期看电脑,气血就充实到眼睛,眼睛虽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量不算太大,但是也不算少,累积起来,也很可观。

如果你这条经络不是很通畅,过一会之后,上来的气血量就明显供不应求了,眼睛就开始干涩,视网膜开始劳累,模糊。

视网膜长期处于这种气血不够他的需求量的时候,他是会病变的,精微运不进来,产生的热运不出去,最终烧坏。



长期走了,气血就充实到下肢,上身就会空虚。当然,如果你整体的气血总量够,那么,还勉强,如果总量少,

上身就会立刻虚起来,现象呢,胸闷,气喘,头晕,



如果正在吃饭,气血就会大量充实到胃部,增加胃的蠕动,如果这个时候,你在看东西,在思考东西,在说话,气血就会分散开一部分,充实到,眼睛,大脑,声带,都会导致胃部的气血量,不足,影响消化能力。所以古人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


如果,刚好想起性活动,气血就会充实到性器,很多人性起不来,是他压根气血就不足,根本就没有那余量,往里充,这种药补充总量,有的人是局部热结,於住了,想充充不进去,这种应该通络,有些人是肾阳不行,有那想法,但是没反应,这种应该温阳有的人是两者兼有,有的是三者兼有,所以万万不可单纯温阳。一定要辩证,区别对待。



人睡觉的时候,气血就充入肝脏,存起来。提高肝里的储存总量,这个总量用来提高肝血强度,肝血强度有什么用呢,我也论述过,但凡肝血强度不足,人就立刻没精神头,立刻就犯困,全身的精神立刻就呆滞下来。



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大脑得血而能思考,肌肉得血而能走动。

气是血的更上一层的建筑,是血所化,所以中医有,

血能化气,血能载气,气能推血,气能摄血。一般人初学很难把这句话理解透彻,包括我。

逐步体会,越体会越深刻。其实内经讲这个事,讲的并不清楚,给人的感觉是,这四个过程同时发生,在一个地方发生,其实不然,他们是先后发生,不同地方发生的。


血在什么地方化气,血只有在阴经向阳经过度的地方,才能化气,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各经井穴,比如心包经,冠状动脉血管的末端。

气血只有入络才能化气,只有入孙才能化气,他是不会在经络的主干里面化气的,一旦在经的主干部位化气,那么面临的将是强烈的动风,和强烈的血虚。

那阴经的血是如何走的呢,既然他没有化气,他怎么走的呢,显然,这个血的走,有君主摄动,也就是心的摄动。那么,郡主心的摄动力量是哪来的呢,答案是心包经提供的。

血能载气体现在哪,主要体现在各大阴经,皆能携载大量的精微,输送到全身最需要血的地方,在那里化气,向阳经转化。

气能推血是怎么体现的,主要体现在心阳,能摄动全身百骸,

其实心经,是一个纯阴经,他是不具备化气能力的,他的阳气,主要有心包经提供。心包经也是一个纯阴经,他在冠状动脉末端,向阳经转化的时候,才能给心脏提供动力。这个动力,主要用来推动全身血脉的流转,心脏的动力,并不是心经自己提供的。

气能摄血体现在哪,一切囊状器官,一切腔体器官,都能体现气能摄血,比如什么呢,三焦,就是腔体,三焦里面血的分布,就有气来固摄,分配。

比如,膀胱,子宫,精囊,前列腺炎,这类器官皆有储存一定量的有用物质的能力,一旦气匮乏,这个有用物质就会泄露,外观体现出来的就是,正气不能固摄,而致泄露,这种时候,往往要益气,益气的前提是,你阴血要足,你阴血不足,益气也白扯的事,所以,怎么样,还要差阴血,如果阴血不足,那还得补足。其次,还要查局部的络脉,如果络脉淤塞,那么还要通络,有人一听到通络,那肯定是要活血啊,其实也未必,造成瘀滞的原因,不仅仅是血瘀,有时候更是热结,热把这个地方烧的肿胀了,肿胀之后,就压迫络脉,导致不通,这种情况,你光活血,也没有太好的效果,所以要清热。要清热和活血并用,有的人热更重一些,有的人瘀更重一些,反过来热也会导致淤,所以我一贯认为,热造成瘀滞的比例,要大于单纯的血瘀这不代表清热是万能,有些人,他确实就只有血瘀,这就要看医生的分辨水平了

所以,这一连串,清了热,活血化瘀了,补足阴血了,促进益气了,这个正气才能固摄这是个很复杂的事。往往你只看到一样两样的时候,就开始用药,他效果肯定不好,你辩证的不够全面,治愈的几率就大大降低,其实说白了是在瞎蒙。

必须做到全面辩证,然后在用药,问题是很多医生,他压根就不知道,全面辩证要辩哪些内容,怎么辩,你说他可能全面精确的辩证出来病根所在吗?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医生,他并不想研究这些事,他就研究这个药好,还是那个药好,在我看,这就是玩蒙眼,没有意思有可能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我依旧要这么说。


我觉得,作为一个一般来说能把病看好的医生,应该能做到这些。就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吧。
 
长期走了,气血就充实到下肢,上身就会空虚。当然,如果你整体的气血总量够,那么,还勉强,如果总量少,

上身就会立刻虚起来,现象呢,胸闷,气喘,头晕,


第一句为长期走路,打错了。
 
气血的总量,和气血的活化程度,这两者对人的重要性,可以说大过天。

有人是气血总量很少,这种人,是病都得,你就针对单个症状来治,那根本就没个治好。

中医的精髓在于整体调节,但是今天的人,强调单个病症,强调药吃进去,单个病症治好,这就是好医生。

这和中医是大大违背的,这种治病的思想,连中医精髓的十分之一都未得到。

但是,这个事,也不能怪医生,如果一个医生跟病人说,你这是全身整体的气血总量不足,那病人都会觉得,医生水平不好,不懂治病,病人也觉得,我药吃进去,症状消失,这叫会治病。

那你说能怪病人吗,也不能怪他,他不懂是天经地义的,懂了就不找你看病了。

这是个纠结的事,主要是因为今天人的思想不一样了,他已经不喜欢这种宏观调整的思想了,就要看指标,药吃进去,指标达标,这就是好医生,这就是好药。他是一个思想上的纠结。

对于我自己,我吉布斯医生,也不是患者,我只是一个品位中医的居士,我要按我的思想来调整,而不是按医患,门诊,职称,指标,来调整他们爱真么搞,跟我无关,我也管不着,我也管不起。我也没那闲工夫。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7-19 21:04 编辑

如果一个人一天坐到晚,就搁那一座,你说他这个气血活化程度能不能高,呵呵,稍微想一想就知道,他必然瘀滞,拖得越久,瘀的越重,这种人,什么病都会得。你就单纯拿药治这个一个病症,我告你你很难治好。

我打个比喻,就好比天热,路边的树旱了,你拿桶浇水,浇完了一颗,这棵滋润起来,那其他的呢,还依旧萎靡。那在浇其他的,浇完了一个,再浇一个,回头回来,头上那个又干了。


究其原因,是天气整体干了,燥热,你就挨个浇水,也是一种杯水车薪的感觉,很无力、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调整一下天气整体的大环境,来场大雨,燥热之气尽除,你就不用挨个浇水了。

那肯定有人说,这个天气下不下雨,热还是不热,他是老天爷的事,我们能管得了吗,

确实,我们真管不了老天爷,但是,

我们自己的身体里面,我们自己就是老天爷,就可以管,关键是你去不去管

应该怎么管呢,就我说那两条,一个提高整体的气血总量,一个提高整体的气血活化程度。

其实你,该吃吃,该喝喝,该活动活动,那个也不能少,但是不能乱吃,恶狠狠的吃,这可定健康,

你要是饮食结构很不合理,运动和静止调节的很不合理,这就难以健康。

很多人讲阴阳,但是,他忘了动静,动和静,本身亦属阴阳,阳主动,阴主静,这不用我说的事。

你把动静失调了,和阴阳失调,完全是一回事。

但是很多人只能看见阴阳失调,看不见动静失调,这是他治不好病的重要原因。


其实很多人瘀滞,他活动活动就好了,这家伙,他懒,医生也喜欢卖药,各种药一顿灌,结果惯出来一堆毛病,肝肾皆损呵呵,这种人,我不能说他什么,你要违天道,谁能救得了你。



气血总量,由阴阳寒热来调,气血活化程度,由阴阳动静来调。

你看不到动静,那我告诉你,调起来事倍功半,而且后患无穷。

奇说,我不就是懒吗,不爱动弹吗,我用药活血不就完了,我化瘀不就完了。

我告诉你,动静这个平衡,在人体起到的作用,不可以用任何其他东西来代替,你要代替,我也不管,你爱在咋地,我管不着。
 
受教

氣血為人體之母
 
气血,其实就是阴阳,动静,其实也就是阴阳。

气为阳气,血为阴血,动者为阳,静者为阴。

气血主精微总量,动静主精微活化程度。

这两者皆丰盈,人必健康。

中医治病,就两大根本,一个寒热,一个通畅。

调寒热应气血总量,调通畅应气血活化程度。

寒热失衡,气血总量就会逐渐亏败下去,通畅失衡,气血活化程度就会逐渐低靡下去。百病由生,有问题么。
 
血是个中间层,他向上化气生发,向下化阴成形。

如果你血耗用太多,长期亏败,那么他就会由阴形来反向补充,阴形向上化为血,血向上化为气。

长此下去,人体就耗干了,阴形就耗没了,人就该死得过了。



反之呢,阴血丰盈,他化气充足,也有足够的余量,向下划转为阴形,这种人体态就会丰盈。

那到底是什么决定这个阴血是足还是不足,是向上消耗,还是向下积累呢。

这就看人是否健康了,一个正常的人,只要他健康,他本能的都有长肉的趋势,都有积累阴形的趋势。

白种人,这种积累的趋势,比黑种人要高,黑种人比黄种人要高。

论体质方面,黄种人各方,几乎都是最差的,但是,黄种人智商高,都耗在脑袋上了,进化的程度最高,毛都推掉了么。白人身上全是毛,面部轮廓,接近猴子,有棱角,高鼻深目。

黄种人的面部特征,则更接近人类。

呵呵,这是公认的。
 
血是个中间层,是最活跃的东西,可以向上化气,可以向下化形。

可以入眼得视,入耳得听,入肝得藏,入肾生精,入心养神,入脾化食,入脑聪慧,入骨健壮,入肉得行,入胞宫而有子。
 
明天我论,寒药,热毒,阳气,精微,同入于血,他们在一起到底矛盾不矛盾。
 
厉害,越来越厉害了,继续努力,楼主老师。
 
一个经络,是实还是虚,主要看里面气血的量。有意思。
当患者的血检报告出现胆固醇过高,是实还是虚。闲聊。
 
后退
顶部